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经对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IgM抗体的检测结果证实,1988年元月上海市区爆发的急性肝炎为甲肝。配对的病例-对照调查表明其直接发病原因为居民生食不洁毛蚶。经均衡可能混杂因素的成组分层分析得到的食用毛蚶比不食毛蚶罹患甲肝的相对危险度高62.4倍。  相似文献   
62.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预防乙型肝炎和肝癌效果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出生队列调查、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乙肝发病和肝癌死亡监测,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婴儿乙肝疫苗普种后14年,接种人群HBsAg阳性率为0.7%~2.9%(平均为1.5%),保护率为83.5%~96.6%;HBV感染率为1.1%~5.1%(平均为2.2%),保护率为93.5%~98.4%。乙肝疫苗普种后15年,1~14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为1.4/10万,下降92.4%;0~19岁组肝癌死亡率为0.17/10万,下降19.23倍。结论 婴儿乙肝疫苗普种可降低急性乙肝发病率和肝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远期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 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一次,抽血检测HBsAg、抗- HBc 和抗- HBs。在第5 年,对同年出生但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邻近行政区儿童进行调查,以此作为外对照计算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结果 11 年HBsAg 阳性率在0 .46 % ~0.98 % 之间,平均0.70 % (25/3 578) ,大大低于免前本底对照和外对照,而且没有随免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同外对照相比首针接种后5 年的保护效果为85 .42 % (95% 可信区间:70 .11 % ~100% )。结论 新生儿首针接种后11 年内无加强免疫的必要,是否或何时加强,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4.
艾草素有草中钻石的美誉,中医认为其具有温经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而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癌等药理作用。所以,近年来人们对艾草的关注度日益增高。因此,对于研究艾草的主要物质活性,挥发油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总结了艾草的主要物质活性,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以及在临床,饲用,食用,生活日用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为艾草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5.
以ELISA 方法检测152例临床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为13%(20/152)。其中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HBsAg 阳性者和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抗-HCV 阳性率分别为10%、18%、16%、和11%。抗-HCV 阳性患者中HEsAg 阳性率显著高于抗HAV-IgM 阳性者(58.33% vs 15.91%)HBsAg 阳性和阴性组抗-HCV 无明显区别(16.92% vs 10.34%)。证实HCV 和HBV 的重叠感染率高于HAV 和HBV 的重叠感染,同时提示抗-HCV 和HBsAg 系两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66.
患者男,52岁。因持续高热1周伴皮肤红色皮疹3天于1991年1月15日入院。患者有痛风史4年,时有左足第一历趾、凹趾关节及两踝、膝关节肿痛,发作时关节活动受限。血尿酸594.8~892.3卜mo几(尿酸酶法)。间断应用秋水仙碱及别嫖吟醇治疗。检查: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细小红色丘疹。颈部、两腋下及两侧腹股沟可扣及数个黄豆至蚕豆大的淋巴结,质中,活动,无触痛。肝肋下刚及,脾肋下 0.5 cm。左足第一蹄趾关节处肿胀,可扣及黄豆大的痛风石 1颗。Hb 80g/L,WBC 12X10’/L,N 0.70,L 0.20,嗜酸性粒细胞0.10,血小板数70X10’几。人院2天后病情进行性恶化,全身衰竭,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肝、脾进行性肿大,脾大至肋下4.scm。低蛋白血症,出现胸腹水并进行住增多。黄疽指数 30 U,谷丙转氨酶 200U,白蛋白 24 g/L,球蛋白 19 g/L;Hb 62g/L,WBC 18X 10‘/L,N 0.56,L 0.18,嗜酸性粒细胞 0.24,单核细胞0.02,血小板数50X10’几,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4.8X10’几。胸骨及骼骨穿刺液徐片:骨记增生活跃,原粒IO.01,原粒10.015,早幼粒0.0 2,中性中幼粒口.03,中性晚幼粒0.055,中性带状0.06,中性分叶0.05,嗜酸中幼粒0.025,嗜酸晚幼粒0.075,嗜酸分叶0.065,原红0.005,早幼红0.025,中幼红0.155,晚幼红口.13,单核0.025,浆细胞  相似文献   
67.
本文根据浙江对50,814人的抽样调查,筛选出盲目的情况,得出盲率0.39%,致盲主要原因为白内障,并对降低盲目的发病率、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年令、重点眼病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指标的变化与排斥反应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0例角膜移植病人进行了免疫指标的测定与临床免疫反应的观察。结果发现T4细胞在术后1个月、3个月有明显升高,与手术前测得的T4细胞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这种变化与临床观察到的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显著相关关系。免疫球蛋白则于术后1个月稍微增高,与临床反应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角膜排斥反应以T细胞的改变为主,T细胞的测定能够预测、估计角膜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隆安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989~1992年,在广西肝癌肝炎高发区隆安县开展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规划(EPI)的模式研究,乙肝疫苗纳入EPI每两个月运转一次,不筛检孕妇,全体新生儿接种10μg×3剂量疫苗,首针疫苗室温保存,由接生员注射;第2、3针纳入EPI,与OPV,DPT或MV联合接种。研究结果证明,该免疫模式可提高接种率,1、2、3针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7.9%、96.2%和93.6%,较纳入EPI前的1987年提高15%,大规模免疫后4年,4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平均为1.5%,与免疫前本底对照的11.9%比较,下降88.1%,有效地预防了HBV的感染和慢性携带状态,研究结果还表明乙肝疫苗可直接,灵活纳入EPI,在交通不便和冷藏条件不足的地区,乙肝血源疫苗可室温保存,满足新生儿在家中及时接种。该免疫模式可能是我国乙肝高发区控制乙型肝炎的最有效和易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70.
本文报告用蚀斑形成试验分离虫媒病毒。从643个蚊虫混合标本中分离到乙脑病毒104株,甲病毒1株。经过C6/36白纹伊蚊细胞增殖后,标本阳性率为14.2%,直接从蚊虫混合标本分离的阳性率为13.2%,前者的蚀斑数显著高于后者(P<0.001)。乙脑病毒蚀斑于接种后第4~9天出现,直径约6mm,边缘较模糊。甲病毒蚀斑于接种后第2~3天出现,直径1~2mm,较乙脑病毒小。用蚀斑形成试验分离虫媒病毒的优点是可以根据蚀斑的形态和出现时间,初步区别分离物是甲病毒属或黄病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