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ViewRay磁共振引导放疗系统不但解决了成像剂量的问题,还能根据MRI进行精准摆位、在线自适应放疗以及门控照射。该系统的发展为精准放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ViewRay系统的主要结构,并综述质量控制体系、剂量学比较、呼吸运动管理、在线自适应放疗以及初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2.
近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中和术后用15~30Gy剂量的腔内近距离照射能使再狭窄发生率降低。剂量点核函数的解析方法被用来计算冠状动脉及其周围组织的剂量分布。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文献发表的主要剂量点核函数算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淮安市医用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职业性照射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医用X射线工作者肿瘤队列研究中淮安市队列的6次随访资料,分析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结果 队列共随访321人,其中放射组199人,对照组122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总体观察人年数为13 674人年,其中64人患恶性肿瘤,放射组与对照组恶性肿瘤患病率分别为21.1%、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504),放射组和对照组恶性肿瘤发病密度分别为0.005/人年、0.004/人年,与对照组相比,放射组罹患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显著提高(RR=1.402,95%CI:1.293~1.519)。结论 医用X射线工作者罹患恶性肿瘤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74.
刘荣  徐志勇  翁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34-1637,164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依托咪酯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者12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羟考酮低、中、高剂量组,各30例.芬太尼组和羟考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和羟考酮0.05、0.1、0.15 mg/kg,5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待受试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手术.比较各组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各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和羟考酮中、高剂量组依托咪酯追加次数均明显少于羟考酮低剂量组(P<0.01).给予依托咪酯前至完全清醒各时点,4组受试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氧饱和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中、高剂量组完全苏醒即刻及苏醒后30 min、2 h的宫缩痛评分均明显低于羟考酮低剂量组(P<0.01);羟考酮高剂量组完全苏醒即刻及羟考酮中、高剂量组苏醒后30 min、2 h的宫缩痛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P<0.01).4组发生头晕、呼吸抑制、恶心和呕吐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中、高剂量组肌阵挛发生例数均少于芬太尼组和羟考酮低剂量组(P<0.05~P<0.01).结论:0.1 mg/kg羟考酮联合依托咪酯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效果较好,且具有可减轻宫缩痛、减少肌阵挛发生的优点.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和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组(A组)。医用生物蛋白胶(B组),生理盐水组(C组)。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分别涂抹0.5ml 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医用生物蛋白胶和生理盐水,于术前、术后1,3.5,7,10,14,2id分别测定术侧后肢机械触诱发病和温度触诱发痛阈值。结果 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各时点机械触诱发痛和温度触诱发痛阈值降低(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A组术后机械触诱发痛和温度触诱发痛阀值降低(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应用于神经周围可致机械触诱发痛和温度触诱发痛闻值降低。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观察含吡那尔的血液超极化停跳液对体外循环下缺血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18条10-15kg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温血液超极化组(B组)、低温血液超极化组(C组),每组6条。对照组以4℃标准St.Thomas液(K^ 16mmol/L)为心脏停跳液,常温血液超极化组和低温血液超级化组分别以37℃/4℃吡那地尔50μmol/L的含血St.Thomas液(K^ 5mmol/L,含血比例1:1)为心脏停跳液。体外循环期间,A组和C组血液温度保持在26℃-28℃,B组保持在35℃-37℃。体外循环(CPB)期间,全心缺血60min,恢复灌注30min。对比观察心脏停复跳情况及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低温血液超极化组心脏复跳较快;2、低温血液超极化组电镜摄片观察未见严重的心肌损害,而对照组和常温超级化组均恢复较差。结论:含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KCOs)吡那地尔的低温血液停跳液诱导的超极化停跳,其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高钾去极化停跳,也优于常温血液超极化停跳。  相似文献   
78.
灯盏细辛胶囊PVA薄膜包衣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流化床喷雾干燥制粒机进行PVA薄膜包衣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经PVA包衣的灯盏细辛胶囊的颗粒溶出速度不受影响,容易装胶囊。而其稳定性则大幅度提高,从而基本上解决了低温真空干燥后浸膏极易吸剂,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也保证和提高了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离体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损伤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依达拉奉的神经保护。 方法 离体培养Sprague-Dawley乳鼠小胶质细胞,将细胞接种于细胞培养板随机分为3组(ni=20):正常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谷氨酸组(Glu组)给予含有1 mmol/L的Glu的培养基孵育30 min建立小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损伤模型;依达拉奉组(Eda组)于细胞建立损伤模型后换成含有100 μmol/L的Eda培养基孵育24 h;Glu损伤后24 h通过CCK-8测细胞存活率,Real-Time PCR检测JAK2、STAT3的mRNA水平;用ELASA法测定TNF-α和IL-2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与C组比较,Glu组细胞存活率降低,JAK2和STAT3的mRNA表达增加,细胞上清液的TNF-α和IL-2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Glu组比较,Eda组细胞存活率增加,JAK2和STAT3的mRNA表达减少,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2浓度降低,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 结论 依达拉奉减少了大鼠小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和IL-2表达,JAK2/STAT3信号通路部分参与了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0.
外科修复耳、鼻和眶部缺损仍是一棘手的问题。既往对拒绝手术修复或身体状况不适于手术的病人多采用粘接假体的方法,但皮肤潮湿影响粘接,粘接后假体容易移位,反复粘接常导致皮炎,且使假体边缘迅速毁损。用钛植入体固定假体可避免粘接引起的不适,佩戴方便,并可延长假体的寿命。该作者对6例患者行耳廓修复手术,2例行一期手术,4例行二期手术。2例为先天性小耳/外耳道闭锁;4例耳廓因癌症切除,其中有2例曾接受5940cGy的乳突区放疗。病人在切除病耳之前最好先向假体修复专家咨询,留取印模和术前照片,以便构建手术模板和假体。模板有助于钛植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