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 (MMC)变化 ,并分析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2 0名健康对照者及 17例IBS患者 (8例腹泻型 ,9例便秘型 )禁食 6h以上 ,用瑞典CTD公司生产的灌注式小肠测压管记录至少 2个完整的MMC周期 ,之后给每位受试者服标准餐 ,用餐时间为 15~ 30min ,继续观察餐后波 1~ 2h。结果 腹泻型IBS患者消化间期MMC周期短、Ⅲ相波幅高、时程长 ,便秘型IBS患者MMC周期长、时程短。IBS患者MMCⅡ相小肠离散丛集簇(DCC)波的时程延长 ,但腹泻组与便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IBS腹泻组的Ⅱ、Ⅲ相的运动指数高于便秘组和对照组。进餐后IBS患者小肠运动形式无明显改变。结论 IBS患者消化间期MMC的各相时程及波幅异常与IBS症状密切相关 ,DCC可能与IBS腹泻、便秘症状发生的关系较小 ,IBS患者餐后胃肠运动无明显异常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有待今后增加例数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2.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CTX)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 (HSPN)疗效。方法 选择 40例重症紫癜性肾炎患儿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予CTX 8~ 1 0mg/ (kg·次 ) ,加入生理盐水 1 0 0mL中静滴 ,2d为 1个疗程 ,间隔 30d ,共用 4个疗程。对照组常规采用泼尼松 1 .5~ 2 .0mg/ (kg·d) ,双嘧达莫 1~ 2 g/ (kg·d)治疗。 结果 冲击治疗后 2 4h尿蛋白定量和血尿明显降低 ,冲击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采用小剂量、长间隔CTX冲击方法治疗重症HSPN疗效好 ,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及相互关系,分析HSP的激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78例HSP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HSP患儿因为典型的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而容易诊断,但少数患儿因消化道、肾脏表现先于皮肤紫癜,易被误诊,且治疗困难。结论少数HSP患儿以消化道、肾脏表现为首发,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As2O3对人胃癌移植瘤细胞Flt-1、KDR和VEGFR-3表达的影响,揭示As2O3在肿瘤血管及淋巴道形成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组给予2.5mg/kg和5mg/kg的As2O3治疗;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肿瘤组织Flt-1、KDR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R-3表达,并采用图像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进行图像扫描分析。结果:治疗组Flt-1、KDR和VEGFR-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高剂量组Flt-1、KDR和VEGFR-3的表达明显弱于低剂量组者。图像灰度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s2O3对人胃癌移植瘤细胞Flt-1、KDR及VEGFR-3表达均有抑制作用,提示As2O3可能通过抑制VEGF受体家族Flt-1、KDR及VEGFR-3表达抑制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25.
����̱�������ϲ���ڼ�32���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合并癫疒间的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癫疒间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999年10月至2004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合并癫疒间的脑性瘫痪患儿的癫疒间发生率、临床类型、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抗癫疒间治疗效果。结果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有32例合并癫疒间,占23.0%(32/139);常见的癫疒间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12例(37.5%)和部分性发作6例(18.8%);25例(78.1%)癫疒间首发于1岁前;合并癫疒间脑性瘫痪儿童的头颅影像异常及脑电图异常分别占30例(93.8%)和27例(84.4%);常见的头颅影像异常为脑发育不良11例(36.7%)、脑积水6例(20.0%),余为脑萎缩、缺氧缺血性脑病样改变等13例(43.3%);脑电图异常中局灶性和弥漫性所占比例分别为48.2%(13/27)和51.8%(14/27);癫疒间多发生于痉挛性脑性瘫痪中(68.8%);81.3%(26/32)的癫疒间需要2种及2种以上的抗癫疒间药物治疗。结论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疒间的发生率较高,其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分别以脑发育不良和弥漫性背景活动异常伴疒样波发放为主;脑性瘫痪儿童的癫疒大多为难治性,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26.
母子Rh血型不合与新生儿溶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母子Rh血型不合与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夫妇,母子血型及血型抗体的规律以及母子血型不合与发生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收住的28例母子Rh血型不合进行Rh与ABO血型检测,对其中的2l例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的血型与抗体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中以换血疗法为主)。全部病例均进行光疗、支持、酶诱导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治疗。【结果】28例Rh阴性孕妇中查出Rh血型抗体者21例(抗D抗体16例、抗E抗体3例、抗DE抗体1例、抗C抗体1例)。7例母亲孕期均末查出Rh血型抗体,新生儿Rh血型抗体为阴性,7例中有6例母子ABO血型不合;新生儿Rh血型抗体阳性21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3+2减重方案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探索适合国内肥胖儿童的个体化减重方案。方法 以2011年5月-2013年1月在本院小儿内分泌专科门诊诊断的8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干预组,同时期在西安市区中小学采用11配对方法抽取的8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肥胖对照组及8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儿童体重身高随访、监测,并对影响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肥胖干预组6月后体质指数(BMI)较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干预组身高增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的文化程度高、每次运动大于半小时和饮食和运动方案联合执行是有效减重的影响因素。结论 3+2减重方案可有效控制7~18岁肥胖儿童体重增长,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个体化减重方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升高与运动和饮食行为的相关性,旨在探究影响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升高的不良生活因素.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124例肥胖儿童进行高血压的运动和饮食行为的分析.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喜欢吃肉类、甜点、西式快餐、食欲旺盛和学习时间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658、3.579、2.291、0.528和0.830.结论 高脂、高糖饮食,学习时间过长是肥胖儿童早期发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纠正不良饮食、运动行为,可防止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利用脂肪分化细胞模型筛选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差异性表达基因。方法: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以诱导分化后的人前体脂肪细胞系SW872总RNA为Tester,诱导分化前的人前体脂肪细胞系SW872为Driver,将消减杂交获得的DNA片段与pGM-T载体连接,构建cDNA文库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将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获得差异性表达基因。结果:扩增消减cDNA文库获得135个白色克隆,随机挑选64个进行测序,共获得34个阳性克隆基因。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脂肪细胞分化差异性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筛选出了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