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63篇 |
内科学 | 4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47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0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特征是恶性增殖的浆细胞侵犯骨骼,产生溶骨性病变。临床上常表现出骨痛、贫血、出血、肾功能受损、反复感染及免疫球蛋白的异常等。由于各症状出现的先后不一,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72.
73.
近年来,由于放化疗的广泛应用,对原发癌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招致第二肿瘤的发生。现将我科收治的7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L)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例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5~62 相似文献
74.
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粘弹性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量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粘弹性,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利用微管吸吮技术(Micropipette aspiration technique),测量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在负压作用下的变形,把成骨细胞简化成为标准粘弹性固体,通过相应的力学计算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获得成骨细胞的粘弹性.结果:人成骨细胞的刚度远大于鼠成骨细胞的刚度,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的刚度则大于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的刚度,但二者属于同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75.
Cyclin E2和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细胞周期蛋白E2(cyclin E2)和存活蛋白(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中基因表达及两者间的相关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84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16例复发患者,60例初治患者和8例持续缓解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cycfin E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①cyclinE2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阳性率(70.24%)高于对照组(0%);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阳性率(72.62%)高于对照组(30%);②在急性白血病中cyclin E2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5;③cyclinE2阳性组缓解率(55.81%)低于cycfin E2阴性组(88.24%),cyclin E2阳性组复发率(41.67%)高于阴性组(20%);复发组cyclin E2表达率在三组中最高。持续缓解组cyclin E2表达率在三组中最低,④cyclin E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表达率(59.32%)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表达率(96%);与发病时白细胞计数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结论:首次证实cyclin E2在急性白血病中有异常表达,且对临床预后有不良影响;cyclin E2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与survivin有正相关,提示cyclin E2在急性白血病中有可能作为一种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6.
1889年Von kecklinghausen首先记载了血色病(Hemochromatosis)这个名称,其后渐有报道,直到1935年才认为本病是铁代谢障碍的结果。目前认为特发性血色病,是由于铁吸收调节缺陷,实质性铁过荷,最后导致脏器损伤及功能障碍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现综述如下。一、临床表现:本病多数病人起病隐匿,发病与年龄及性别有密切关系,20岁以前非常罕见,常在50岁达高峰,中数年龄55.5岁。因妇女在整个月经及妊娠期铁丢失增加,男性较女性多5倍。病情轻重与组织铁过荷程度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