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为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及提高穿刺成功的一些技巧,探索为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最佳方法,以减轻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在为400例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为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静脉穿刺输液法,为200例改进组患者采取改进的静脉穿刺输液法,并根据其不同的血管特点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穿刺方法和心理护理措施.结果与结论:改进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发生疼痛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组患者采取的静脉穿刺输液法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采取的传统静脉穿刺输液法.采取改进的静脉穿刺输液法可提高一针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症状,而且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2.
双种植体支持磨牙单冠修复的5 年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9 例磨牙双种植体支持式单冠修复完成后进行了5 年随访.除1 例在修复第5 年因种植体周围炎导致修复失败,其余病例没有出现不可控制的并发症, 5 年内种植修复成功率达98.6%.双种植体支持磨牙单冠是一种修复长间隙单个磨牙缺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陸啟荣  老如蕭 《药学学报》1963,10(11):650-654
利用硫代水杨酸和它的甲基、丁基、苄基醚、以及双硫代水杨酸为原料,与β-二乙氨基氯乙烷及β-(1-六氢吡啶基)-氯乙烷在异丙醇中起Horenstein与Pahlicke反应,制成六个碱性酯类化合物的盐酸盐.曾由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对这六个化合物进行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动物疗效试验,初步认为对小白鼠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脊椎放线菌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颈胸段脊椎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3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无明显感染证据。3例MRI均显示颈胸段病变,椎体骨质破坏,硬膜外软组织肿块伴脊髓压迫。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3例均为放线菌感染,其中2例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伴微脓肿形成,1例表现为硬膜外脓肿。术后随访,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脊椎放线菌感染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联合脓肿清除、椎管内减压术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对伴有脊髓压迫症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05.
在临床中的大多数患者因病情需要选用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而在应用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前必须先作皮试,皮试方法为在皮下注射经稀释后的青霉素、头孢类皮试液,以观察皮试反应结果,再确定能否使用青霉素、头孢类。但是此皮试方法一是观察时间长;二是有多数患者不能忍受其造成的痛苦而害怕,甚至出现拒绝和晕针的现象,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06.
空军总医院与天坛医院合作从1992年1月开始,用等中心直线加速器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性外科治疗(SRS).到1992年11月底已治疗各类颅内疾病126例,其中3例为脑转移瘤.单次照射肿瘤边缘剂量为28~35cGy,均收到满意近期疗效.CT检查3例转移灶于18周内完全消失,神经系统症状得到迅速改善.其中2例于SRS后5个月和6个月分别死于全身转移,另1例已健康存活13个月.作者在讨论中强调SRS配合全脑常规放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7.
冠心病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以致产生痰、瘀、气滞,影响血脉的运行。以脏腑虚损,气血阴阳失调为本,痰瘀气滞为标。若本虚为主,兼有标实,当以补为主,以通为辅。宜用清养心肺,温阳活血法。心阳不足,痰瘀痹阻,当祛邪为重,以补为辅,宜通阳理气,豁痰宽胸。气滞痰瘀,气机失和,当宜泻火导滞,清热利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外科和介入复合技术(hybrid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ablation,HA)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胸腔镜下外科射频消融(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ic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VATS-RA)。方法 2010年9月至2017年12月,连续7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在阜外医院接受VATS-RA或HA治疗,其中,VATS-RA治疗60例,为单纯外科组,男4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0±7.6)岁;HA治疗19例,为复合组,男14例,女5例,平均年龄(58.0±7.3)岁。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每年进行定期随访。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定义为,随访期间24 h或7 d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并未出现持续时间≥30 s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颤、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结果 78例(98.7%)持续性房颤患者完成随访。尽管复合组术前左房前后径[(49.1±5.3)mm]明显大于单纯外科组[(41.7±6.2)mm,P0.001],但复合组总体窦性心律维持率(94.7%)优于单纯外科组(64.4%,P=0.011),复合组免除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治疗和导管消融窦性心律维持率(84.2%)也优于单纯外科组(50.8%,P=0.010)。结论 HA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优于单纯VATS-RA,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骨骼化与带蒂两种方法获取双侧乳内动脉(BIMA)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早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我科使用BIMA行CABG 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5±6.8)岁。按乳内动脉获取方式分为骨骼化(s-BIMA)组和带蒂(p-BIMA)组。s-BIMA组73例,男6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6±7.0)岁;p-BIMA组79例,男6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3±6.7)岁。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引流量、出院前复查冠状动脉CTA的情况。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乳内动脉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BIMA组胸骨切口并发症1例(1.4%),为严重胸骨切口并发症;p-BIMA组胸骨切口并发症5例(6.3%),包括严重胸骨切口并发症1例(1.3%),轻微胸骨切口并发症4例(5.1%)。s-BIMA组乳糜胸1例(1.4%),p-BIMA组乳糜胸7例(8.9%)。s-BIMA组术后当日及术后3 d引流量均低于p-BIMA组(P=0.000,0.001)。出院前复查冠状动脉CTA无乳内动脉闭塞病例。结论骨骼化获取双侧乳内动脉的安全性、可靠性与传统带蒂获取方法相同。骨骼化获取技术可以减少术后胸骨切口并发症及乳糜胸,减少术后引流量。获取双侧乳内动脉时应首选骨骼化获取技术。  相似文献   
110.
不同探诊深度种植体周龈沟液中3种酶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探诊深度(PD)种植体周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MMP-8)、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分析种植体周PD的变化是否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方法:在种植义齿修复后半年,测量30个Frialit-2种植体周PD,并根据深度分为3组,PD≤2mm组、2mm4mm组,同时选择10颗天然牙齿作对照,检测龈沟液量、MMP-8、ALP、AST、种植体周骨丧失,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PD>4mm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增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种植体周PD过大可能会增加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