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荞麦黄酮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荞麦黄酮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ip四氧嘧啶150 mg·kg-1,每隔7 d注射一次,连续3次,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荞麦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1)及厄贝沙坦组(17 mg·kg-1),另设正常组。造模后各组大鼠ig给药1次/d,连续12周。给药前及给药后每隔3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及24 h尿蛋白含量,末次给药后2 h处死大鼠,采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肾组织匀浆测定果糖胺(FTS),糖基化终产物(AGE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和24 h尿蛋白含量持续升高,血清中SCr,BUN,TG,TC水平及肾组织中FTS,AGEs,MDA含量均明显增高,SOD水平下降(P0.05,P0.01),且肾组织形态明显损伤。与模型组比较,荞麦黄酮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且中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荞麦黄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具有降糖、降脂、降低非酶糖基化及氧化应激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2.
彭建霞  王淑玲  武国霞  郝立成 《西部医学》2011,23(12):2377-2379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发生的临床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8例小儿惊厥的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小儿惊厥的发生率为3.92%,小儿惊厥男女比为1.46:1,不同年龄组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0,P=0.899)。小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是代谢紊乱(23.01%)、高热惊厥(22.49%)、癫痫(21.45%)和颅内感染(19.72%),不同年龄组的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205,P=0.001)。结论小儿惊厥病因繁杂,通过对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有助于判断病因,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尽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CSE)的发病年龄与病因的关系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月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与病因特点及其治疗措施和疗效。结果:118例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小儿的病因多样,各年龄组病因有所差异,新生儿期共31例,病因以窒息缺氧、代谢紊乱常见。1岁以下婴儿组共19例,病因以热性惊厥、颅内出血及代谢紊乱多见。1~3岁组共36例,以热性惊厥、颅内感染及代谢紊乱多见。3~7岁组共22例,病因以癫痫、热性惊厥、颅内感染占前3位。7~14岁组共10例,病因以癫痫多见。90例患儿采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联合治疗,并同时予病因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结论: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因与年龄相关,不同年龄组病因不同。地西泮静脉注射与苯巴比妥钠联合应用可作为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止惊的首选治疗,止惊同时给予病因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