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0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56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13篇 |
内科学 | 69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4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6篇 |
综合类 | 221篇 |
预防医学 | 140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9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5篇 |
肿瘤学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 (VitA)、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NRDS患儿,按《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标准分轻中度组(n=73)、重度组(n=31),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与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另所有患儿均严格参照《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共识指南:2016版》规范诊治,将患儿按预后分存活组(治愈、好转出院)、死亡组(院内死亡),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儿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对NRD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两组NRDS患儿24 h血清Vi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4 h血清VitA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0.082,P=0.410);但重度组血清HMGBl、BMP-7水平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MGBl和BMP-7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439、0.746,均P<0.001);②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24 h血清Vi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组血清HMGBl、BMP-7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3.90 pg/mL为BMP-7阈值,其预测NRDS患儿死亡的效能最佳(敏感度70.00%、特异度76.20%),三者联合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57.10%。结论 HMGBl和BMP-7水平与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显著,并可对NRDS预后发挥一定预测效能,联合VitA或能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减少误诊误治率。方法回顾分析63例胰腺癌临床诊治资料。结果63例胰腺癌中49例有误诊史,误诊率高达78%,多数误诊为胃炎、胃溃疡、胆囊炎及肝炎,仅14例初诊明确诊断。63例中外科根治性手术14例,剖腹探查、姑息性手术24例,经门诊筛查不能手术的25例内科化疗或介入治疗。3种疗法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9个月、10个月。结论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B型超声显像及CT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理想的无创伤检查方法,可在术前精确判断肿瘤能否被切除,减少误诊误治率。 相似文献
983.
目的:研究与探讨bcl-2基因与nm23-h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了85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切片中bcl-2和nm23-h1的表达。结果:63.53%(54/85)肿瘤呈bcl-2阳性表达,bcl-2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40%(34/85)肿瘤呈nm23阴性表达,nm23-h1阴性表达与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分别为0.032、0.001、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bcl—2基因与nm23-h1基因表达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OR值分别为6.985、0.014,P〈O.001)。而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未见明显相关(P均〉0.05)。bcl-2基因与nm23-h1基因表达之间呈负相关(0=-0.3849,P〈0.05),在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中起联合作用。结论:bcl-2基因与nm23-h1基因联合测定是判断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倾向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84.
985.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效果及机制。方法噻唑蓝比色分析法 (MTT法)测定EP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同浓度EP加入到胃癌细胞后,实时定量PCR检测蛋白激酶B(Ak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评价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通过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验证以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P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IC50为36.73 mmol/L。EP抑制Akt mRNA的表达及下调Akt、p-Akt、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划痕实验显示EP可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Transwell显示,与对照组(93.33±4.16)相比,EP 10 mmol/L组(75.34±4.73)、EP 20 mmol/L组(61.34±3.06)及EP 40 mmol/L组(39.00±3.00)的侵袭转移细胞数明显减少 (P均<0.001)。免疫组组织化学进一步证实了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结论EP通过下调Akt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对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6.
宫颈癌术后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脾多肽注射液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化疗联合使用脾多肽)及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30例,分别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毒副反应及KPS评分.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KPS评分增加(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化疗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不但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而且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7.
用3,3,3-三氟丙酮酸甲酯为原料,在TiCl<,4>作用下与对甲氧基苯酚等相应试剂经付-克反应,制得2-羟基-2-三氟甲基-2-(2-羟基-5-甲氧基苯基)乙酸甲酯(2a)、2-羟基-2-三氟甲基-2-(2,3-二羟基-5-甲基苯基)乙酸甲酯(2b)、2,7-二(1-羟基-1-甲氧羰基三氟乙基)-3-甲基吲哚(2c),收率分别为45%、73.2%和61.7%. 相似文献
988.
989.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观察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分析42例滋养细胞肿瘤不同的子宫CDFI特征,比较各组间化疗治愈率、疗程数、手术率,以总结经验,为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从我院2001年8月至2004年6月住院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筛选病灶局限于子宫无远处转移的初治病例42例。年龄18~47岁,中位年龄34岁。按照宋鸿钊等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标准,其中侵蚀型葡萄胎27例,绒毛膜癌11例。2.方法:采用Aspen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于化疗前进行检测,依据子…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