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6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2篇
  1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比较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经眼动脉灌注化疗(IAC)与静脉化疗联合眼动脉灌注化疗(IV-IAC)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眼内晚期(D/E期)初诊RB患者80例。42例进行经眼动脉灌注化疗,为IAC组;38例行2次静脉化疗后联合经眼动脉灌注化疗,为IV-IAC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结果:(1)保眼与复发转移情况:IAC组42人46只眼球,平均随访20.2个月,39只眼成功保留,总体保眼率为84.7%。1例患者转移并死亡,转移率和死亡率为2.2%;IV-IAC组38人44只眼,平均随访21.4个月,34只眼成功保留,总体保眼率为77.3%,1例转移并死亡,转移率和死亡率为2.3%;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3.0%(6/46)及15.9%(7/44)。两组保眼率、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并发症:IAC组眼球内陷发生率为41.3%(19/46),4例患眼并发白内障,17只患眼眼睑水肿,12只眼睑下垂,1患眼斜视,1患眼玻璃体出血;IV-IAC组眼球内陷发生率为22.7%(10/44),15例眼睑水肿,12例眼睑下垂。IAC组眼球内陷发生率高于IV-IAC组(P=0.007)。 结论:两次静脉化疗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对比单纯动脉化疗可能不会降低患者的总体转移率,但会降低患者眼球内陷和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了解成都市22个区/县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院内感染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结合调查问卷与消毒监测数据统计表,对各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24%的医疗机构没有无菌操作; 17.86%的医疗机构未开展手卫生培训,23.81%的医疗机构未开展手卫生质量检查;26.39%的医疗机构其医疗废物暂存处设施不符合规范。民营医院的总体合格率最低(75.86%),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菌落的合格率最低(97.80%),不同监测项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22个区/县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监测总体情况良好,少部分乡镇卫生院和诊所存在消毒、灭菌操作不规范,医疗废物处置不合理,空气菌落合格率低等问题;院内感染监测需进一步加强,应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43.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动素(MTL)、促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TL、GAS、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IP、SS、CCK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莫沙必利,其可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改善胃肠动力,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编制精神科保护性约束评估量表,并评估其信度与效度,为精神科病房保护性约束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访谈法,结合文献资料建立保护性约束评估量表的基本框架及发展条目池;经专家咨询及预试验,形成量表。对234名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样本测试,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最终形成了“攻击、自杀、自残、外走、跌倒、坠床”等9个评估指标和27个评估条目。量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0.856,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26~0.938;问卷各条目I-CVI的范围为0.80~1.00,S-CVI 为0.98;评定者间信度为0.987。结论:精神科保护性约束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作为精神科护士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测评工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岗前培训对精神科新护士考核成绩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6届入职35名护士进行2周岗前培训。于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理论考核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培训前SCL-90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强迫、人际关系等五项因子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各项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岗前培训可有效提高精神科新护士理论成绩、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联合组织胶硬化栓塞治疗儿童高回流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4年10月全身麻醉下介入硬化剂治疗的339例静脉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对137例高回流静脉畸形患儿施行无水乙醇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硬化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 137例高回流静脉畸形患儿均成功接受无水乙醇联合NBCA胶治疗,其中23例治愈,31例基本治愈,42例有效(好转),总有效率为70%(96/137).1例NBCA胶回流导致异位栓塞,8例皮肤破溃,3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肺动脉高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2/137).结论 无水乙醇联合NBCA胶硬化栓塞治疗儿童高回流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09年2月,对1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该术式的治疗。男性6例,女性4例。骨折节段:T111例,T122例,L13例,L22例,L32例。新鲜骨折7例,陈旧骨折3例。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X线及CT片比较伤椎前缘高度变化及椎管容积变化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脊髓功能除2例完全损伤无恢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12个月时X线及CT片显示减压和复位效果满意。脊柱序列恢复,植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具有骨折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卵巢上皮癌组织内的表达,分析VEGF-C的表达与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抗淋巴管生成治疗肿瘤及评价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人卵巢上皮癌组织蜡块78例和术后卵巢癌组织12例,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VEGF-C在卵巢上皮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C蛋白主要表达于卵巢癌细胞胞浆内,VEGF-C在淋巴结转移组卵巢癌组织内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01)。Western blot结果可见伴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内VEGF-C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表明,VEGF-C表达阴性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高于表达阳性患者。结论 VEGF-C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9.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sub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with localized puncture at the apex of the axilla.Methods 520 adul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pper limb emergency surger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sub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with localized puncture at the apex of the axilla ( experimental group) and block anesthesia with intraclavicular route (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ceived 0.375% ropivacaine, volume (40.0± 2.7)ml.During the 30 minutes after the blockade, the onset and effect of motor and sensory block, the sensory block effect of each nerve branches and integrated effect of nerve block were recorded.The VAS score and acesodyne duration with tournique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2, 4, 6 and 8 hours after the drug had been used for 30 minutes.Results Within 30 minutes after the drug was delivered, the onset of motor and sensory block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evide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duration of motor and sensory block was evidently longer ( P < 0.01).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tor and sensory block score, median nerve block effect and ulnar nerve block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musculocutaneous nerve and radial nerve block effec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After the drug had been used for 30 minutes, VAS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each point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ontrol group ( P <0.01).The analgesia duration of tournique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1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sub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with localized puncture at the apex of the axilla can provide perfect blockade, satisfactory anesthetic effect and higher safety in upper limb surgery.  相似文献   
150.
本文介绍了意大利MECALL SUPERIX 164数字胃肠机两例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