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之“五十肩”。许多患者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笔者采用壮骨祛风合剂治疗肩周炎74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伸筋丹治疗的5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中国20个省、区、市动物莱姆病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目的:广泛调查我国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结果:1987~1997年间,牛、羊、狗、野兔和8种野鼠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其中牛、羊、狗和野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2%~61.21%、38.5%~60.00%和41.18%~86.05%;从黑线姬鼠和白腹巨鼠的胎鼠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证实莱姆病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9种蜱的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带菌率以全沟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高,分别为20.00%~45.00%、16.00%~40.00%和24.00%。从华南兔、8种野鼠和8种蜱分离出128株莱姆病螺旋体。证实黑线姬鼠和棕背是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多种蜱的中肠内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是全沟硬蜱,南方林区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结论:我国动物莱姆病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53.
54.
清除莱姆病螺旋体培养物中杂菌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抗血清法、药物法、稀释法、微孔滤膜自动过滤法和动物接种法对从蜱分离的伴有较多杂菌的H11和H20莱姆病螺旋体培养物和从病人分离的伴有少量杂菌的R9莱姆病螺旋体培养物进行了纯化。抗血清法对污染严重的培养物可除去大部分杂菌,达到初步纯化。初步纯化的莱姆病螺旋体培养物和伴有少量杂菌的莱姆病螺旋体培养物,用滤膜过滤法或药物法或稀释法或动物接种法均可达到纯化目的。但过滤法最简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5.
从四川东部林区二棘血蜱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5~6月,我们在四川省南川县对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媒介昆虫进行了调查。棘血蜱(Haemaphysalis bispinosa)是当地蜱类优势种。用6月上旬采集的50只二棘血蜱中肠涂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20只为阳性;从10组(50只)二棘血蜱分离出8株螺旋体;用单克降抗体对8个新分离株(SH_1、SH_2、SH_3、SH_4、SH_5、SH_6、SH_7,SH_(10))进行鉴定,与美国B_(31)菌株反应基本相似,但不完全一致。二棘血蜱在传播莱姆病螺旋体上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高危险因素,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早期诊断防治。方法对52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急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高于急性髓性白血病,高危险型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远高于标危型成人白血病,成人急性白血病初发时即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较文献报道有所增加。结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白血病类型、病程、初发时体内肿瘤负荷大小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方法有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早期诊断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7.
牡丹江林区莱姆病分布的地理特点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在牡丹江林区对4个不同地理地貌的林场进行了莱姆病的调查。在访问和检查的2 718人中,发现74例患者,其中54例是慢性游走性红斑,12例是神经系统损伤,8例是关节炎。从深山区到丘陵地均有莱姆病患者存在和发生。4个林场的患病率分布在11.6~45‰,深山区莱姆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丘陵地带。
从1例精神紊乱病人血液中分离到1株莱姆病螺旋体。
全沟硬蜱季节消长曲线和慢性游走性红斑病例曲线相一致,确证全沟硬蜱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58.
为探明莱姆病传播媒介及自然疫源地的存在状况,1991年5月中旬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东南、西北、西南、东北4个方位随机选取4个调查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媒介种类北大河、甘河、得耳布尔为全钧以蜱和少量森林草蜱,阿龙山、绰尔和库都尔均为全钩硬蜱。蜱的伯氏疏螺旋体检测结果用直接荧光法检测全钩硬蜱121只,检出50株伯氏疏螺旋  相似文献   
59.
目的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CR)后处理方法,提高床旁胸片图像质量。方法使用FujiCR机,随机选取床旁胸片20例,设定为第1组,调整后处理参数灰阶(GS)和对比度(CS),测量调整前后同一床旁胸片6个区的密度值,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变化情况:使用Konica CR机.再随机选取床旁胸片20例,设定为第2组,用与第1组相同的方法调整GS和CS.测量调整前后同一床旁胸片6个区的密度值.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调整后第1组5个区的P〈0.01.1个区的P〈0.05。第2组5个区的P〉0.05.1个区的P〈0.05。图像密度和CS增加.图像质量提高。结论应用CR后处理.调整后处理参数GS和CS.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0.
张金声  张兆星 《医药导报》2004,23(3):0175-0175
概述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并对肾实质性高血压中两大阶段的药物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