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胸腰椎模型,比较保留椎弓根下壁截骨术及SRS-Schwab四级截骨术在前屈、后伸、旋转及侧弯时钉棒系统和椎体前缘内植物的应力及整体脊柱力的传导和分布。方法 利用CT数据建立正常男性脊柱T11~L3模型,以L1为拟手术椎体,建立SRS-Schwab四级截骨术式(A术式)、保留1/3椎弓根下壁截骨术式(B1术式)、保留1/2椎弓根下壁截骨术式(B2术式)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钛笼支撑椎体前缘。比较A、B1、B2术式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前屈、后伸、旋转、侧弯时的总应力、各椎间隙的活动度、各内植物的应力情况,以及钛笼植入区域、剩余椎体部分、椎体剩余附属结构及钉棒系统3个部分分别的应力情况。结果 在前屈、后伸、旋转和侧弯时,B2术式的总应力最小(205.6 MPa),其次为B1术式(207.0 MPa),A术式最大(217.0MPa)。3种术式间各椎间隙活动度情况相似。内植物应力分析结果显示,B2术式在前屈、后伸、旋转及侧弯活动时,前路钛笼植入区域和后路椎体剩余附属结构及钉棒系统的应力均最小,分别为22.2、187.7、105.8、141.6和75.4、168.4、75.9、214.8 MPa;A术式均最大,分别为27.3、241.8、133.4、188.0和97.5、216.4、98.5、243.0 MPa,均远小于钛合金的屈服应力和拉伸极限(分别为760、860 MPa)。结论 保留椎弓根下壁截骨术式(保留1/2椎弓根下壁)在减少手术节段应力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其可以减少内植物的应力,从而降低断钉断棒风险,但在保留椎间隙活动度方面与SRS-Schwab四级截骨术式相似。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探讨创疡贴联合疤痕软膏治疗浅表性瘢痕磨削术后创面及预防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5例皮肤浅表性瘢痕磨削术后创面,采用创疡贴治疗,创面愈合后用疤痕软膏行防疤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6个月后皮肤愈合质量.结果 135例瘢痕磨削术后创面经创疡贴治疗后全部Ⅰ期创合;1次治疗后有130例效果满意,显效率为96 3%,2次治疗显效率为100%.结论 创疡贴联合疤痕软膏治疗浅表性瘢痕磨削术后创面及预防瘢痕增生,方法简便,疗效满意,安全实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以骨量丢失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也愈发威胁着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肥胖会对机体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肠道菌群与脂质代谢及骨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各种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在肥胖和骨量丢失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脂质代谢与骨代谢互相影响,因此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微环境防治肥胖相关骨量丢失是很有前途的治疗策略。该文就肠道菌群与肥胖相关骨量丢失进行综述,以期为肥胖相关骨量丢失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系统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处理急性皮肤软组织创伤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对体表皮肤软组织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清创,根据创面情况选择适当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进行治疗。不伴组织缺损的普通裂伤应用整形外科精细缝合法关闭伤口,伴有组织器官缺损的创面应用组织移植方法进行修复,包括皮片、皮瓣移植等常用的整形外科技术。后期结合功能及形态康复治疗。结果本组共治疗187例患者,229伤口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1年,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不需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系统应用整形外科基本原则和技术治疗各种急性皮肤软组织创伤,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3例患者行保留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A组);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6例患者行Ⅲ度创面切痂至深筋膜植皮治疗(B组)。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植皮成活率及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肢体外形、对称性和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 A组创面愈合后肢体外观、对称性和功能较好,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创面愈合后肢体明显缩小,左右明显不对称,功能较差,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皮片成活率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少(P〈0.01)、外形与功能优良满意(P〈0.01)。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可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疗程,减轻换药痛苦,能更好维护肢体的外观,有助于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VSD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自体大张刃厚皮片修复手背深Ⅱ度烧伤张郑刘桐林郝玉玲于泽秋(附属医院,滨州市256603)关键词自体大张刃厚皮片;手背;深Ⅱ度烧伤我们对28例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42只手,进行早期切削痂,并应用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腋窝皱襞切口直视剪除大汗腺至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年来收治的腋臭患者267例,采用腋窝皱襞切口534个,手术范围超腋毛分布1cm,肿胀麻醉,直视下剪除包含大汗腺的腋部皮下组织5mm左右,直至手术范围皮肤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创面用双极电凝彻底止血,术后引流,加压包扎等措施,9d后拆线,切口愈合。结果臭味标准参考Tung—Chain腋臭疗效评价标准评定。治愈516个腋窝,占96.62%;显效18个腋窝,占3.38%;无效:0个。腋毛变化:明显减少482个,占90.26%;一般减少52个,占9.74%;减少不明显0个。出汗状况:明显减少464个,占86.89%;改善但不明显70个,占13.11%;无变化0个。手术恢复时间平均9d左右。并发症:皮肤边缘坏死8个;切口瘢痕3个;血肿1个;肩关节活动受限0个。结论腋窝皱襞切口直视下清除大汗腺,至腋部皮肤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存在根除腋臭病因的解剖与病理学基础依据,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最大限度符合整形外科原则,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密集式缝合固定法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伤口包扎舒适度的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治疗96例双侧腋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密集缝合组(A组)和“8”字绷带加压组(B组),每组48例,均采用清除汗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A组按原位密集式缝合法固定分离后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B组按常规加压包扎固定分离后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术后观察皮下血肿、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了解包扎的舒适度.术后6个月观察术区瘢痕、异味及腋毛生长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A组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发生率1.04%(1/96)比19.79% (1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包扎舒适度满意率93.75%(45/48),B组舒适度差,满意率仅10.42% (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腋臭异味疗效显著,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 (9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区瘢痕发生率较B组明显少[3.12%(3/96)比21.88%(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区腋毛及出汗均显著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位密集式缝合固定法应用于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对腋窝游离后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固定可靠,皮瓣愈合率高,瘢痕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包扎简单、舒适,生活自如,总体优于“8”字绷带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R)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发病的关系。方法 从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GWAS)中提取了DHA和ADHD的工具变量,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稳定性,ADHD数据集选自两个不同的研究。DHA水平的数据集包括115 006例个体,ADHD1数据集共55 374例个体涵盖20 183例病例和35 191例对照,ADHD2共225 534例个体涵盖38 691例病例和186 843例对照,进行全面MR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分析及加权中位数法(WM)进行MR分析,以优势比(OR)和回归系数(β)作为评价指标,对DHA与ADHD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DHA与ADHD发病存在因果关系(ADHD1的IVW:OR=0.833,95%CI:0.719~0.964,P=0.014;ADHD2的IVW:OR=0.895,95%CI:0.808~0.992,P=0.034)。此外,发现ADHD与DHA存在反向因果关系(IVW:β=-0.073,95%CI:-0.103~-0.043,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