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人格特征与行为类型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对158例冠心病患者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和南方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神经质和掩饰性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A型行为类型问卷冠心病患者的TH、CH、TH+CH评分显著高于南方人常模(P<0.05);人格特征与行为类型相关分析冠心病患者的精神质与内外向维度都与竞争敌意感呈正相关;掩饰性与竞争敌意感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即不稳定性,A型行为模式是冠心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对这组患者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加以关注,提供信息支持,从而达到管理和控制冠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血浆白介素-1β水平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入院时血浆白介素-1β(IL-1β)水平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是否具有预测价值.方法 单中心前瞻性连续入选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STEAMI 96例(均为发病12 h以内,均行直接PCI术),稳定性心绞痛(SAP)271例以及正常冠脉对照组148例.以ELISA法分别检测其血浆IL-1β水平.然后对所有STEAMI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STEAMI患者血浆IL-1β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及冠脉正常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共32例STEAMI患者发生MACE(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75.44±13.45)岁.非参数分析显示PCI术后发生MACE的患者其IL-1β水平显著高于无MACE的患者(中位数[范围]26.52[12.01~155.244]pg/mL vs.2.157[0.433~83.021]pg/mL,P<0.01).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IL-1β与肌钙蛋白Ⅰ峰值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3,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IL-1β≥20 pg/mL是STE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2.05,95%CI 4.28~240.15,P=0.001).结论 本研究表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浆IL-1β水平升高,而且血浆IL-1β水平是行PCI治疗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63.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需要迅速确诊和治疗的急危症.AAD不同程度的逆行进展,可累及冠状动脉口或分枝,这种情况占全部AAD的7%~13%[1-2],而其中4%~12%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3-4].AAD与AMI两种心血管危重病临床表现相似,一旦同时出现使诊断与治疗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和斑块血管内超声指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9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72例(SA组),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CSA)、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脂核负荷、斑块纤维帽厚度、重构指数、斑块破裂情况、血栓等;应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前体1(proMMP-1)的浓度;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各种血管重建等)的发生情况。结果较之SA组,ACS组患者病变斑块表现为EEMCSA、斑块负荷、脂核负荷更大、正性重构更多以及MLA更小、纤维帽更薄、破裂斑块、易损斑块和血栓更多见(P〈0.05或0.01);而且hs—CRP和proMMP-1水平更高(P〈005或0.01)。hs—CRP与EEMCSA、脂核负荷、斑块负荷、纤维帽厚度、斑块类型均相关(P〈0.05或0.01),ProMMP-1则仅与斑块类型相关(P〈O01);吸烟、HDL—C、hs—CRP、肌钙蛋白I均与MACE独立相关(P〈0.05或0.01)。结论hs—CRP与斑块不稳定性相关,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相关血管内超声指标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组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流行特点。方法:连续入选诊断为ACS住院患者387例,分析MetS及各组分在ACS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其流行特点,同时进行MetS组分在MetS与非MetS组间流行特点比较。结果:387例ACS患者平均年龄(54.21±11.21)岁,228例(占58.9%)为MetS患者,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占52.6%,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占47.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合并MetS人群中最常见的代谢紊乱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占87.1%)和糖代谢异常(占81.2%)。91.3%的患者合并2种或以上的代谢紊乱,仅有8.0%合并1种代谢紊乱。最常见的组合形式为高甘油三酯+低HDL-c+糖代谢异常(占54.7%)和高甘油三酯+腹型肥胖+低HDL-c+高血压(占61.0%)。结论:ACS患者中MetS患病率极高。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低HDL-c均为ACS患者最常见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我国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及改进文献的相关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我国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及改进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利用Excel表格将纳入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地域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基金资助、关键词及研究主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1篇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非DM患者 2 13例 ,PTCA术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疗效。结果 DM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 ,复杂病变多 ,多支病变比率高 (43.3% )、非DM组多支病变比率为 16 .9%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TCA术后 :DM组术前平均狭窄 (91.3± 12 .6 ) % ,显著高于非DM组 (86 .7± 5 .7) % (P <0 .0 1) ,术后残余狭窄DM组为 (15 .7± 9.7) % ,非DM组为 (7.3± 3.1) % ,临床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92 .3%与94 .2 %。结论 PTCA是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即时再通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采用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技术重建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并进行测量,探讨其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CLAA)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AF患者27例,年龄43~80岁,平均(67.3±11.5)岁;非瓣膜性AF 25例,瓣膜性AF 2例.15例完成PCLAA术.术前行心电门控MSCT检查,通过AW4.4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左心耳三维结构,空间向量测量左心耳开口长短径及深度,与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作比较,选择合适尺寸左心耳封堵器及植入位置,植入左心耳颈部.术后3个月TEE复查左心耳和(或)MSCT三维重建.结果 AW4.4后处理工作站重建下,外测法测量左心耳开口长径与封堵器最终选择有显著相关性(r=0.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法与封堵器最终选择有相关性(r=0.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手术患者随访3个月,TEE或CT三维重建复查均未见血流渗漏.结论 心电门控MSCT三维成像技术能够重建AF患者左心耳三维结构,为PCLAA术前提供封堵器植入重要数据,也为术后随访提供可靠依据,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