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将7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CRRT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CR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CRRT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6.85±2.01)分、(11.52 ±1.8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6,P<0.05);CRP水平分别为(23.77±4.15) mg/L、(11.98±2.04) 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P<0.01);对照组、CRRT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9.92 ±2.28)d、(12.73±1.9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3,P<0.05);对照组病死率为45.1%,高于CRRT组的14.3%(x2=7.000,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行CRRT治疗,能降低SAP患者的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肥胖与重症哮喘严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正常体质量指数(BMI)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动脉血气、肺功能、生命体征及随访期间住院和死亡情况。结果肥胖组和超重组动脉氧分压(PaO2)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低于正常BMI组(均<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率和呼吸频率高于正常BMI组(均<0.05);平均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次数及死亡患者比例均高于正常BMI组(均<0.05)。结论肥胖的重症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症状严重,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单独应用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且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氯己定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0.12%氯己定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入院48、72h的CPIS为(5.4±0.8)、(5.6±0.6)分,氯己定组分别为(4.9±0.7)、(5.0±1.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时对照组与氯己定组患者CP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单独应用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TM、TM mRNA的变化机制及参附的干预作用的研究。方法SD大鼠分成:假休克组,休克组,林格液复苏组,参附复苏组。休克及复苏2h后,处死大鼠取出肝脏,Westem blotting法测TM变化,用RT—PCR法测TM mRNA的变化。结果假休克组有TM、TM mRNA表达。休克组、林格液复苏组TM表达下降,TM mRNA表达上调,与假休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参附复苏组TM表达上调,TM mRNA表达显著下调恢复,与假休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休克组、林格液复苏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失血性休克TM蛋白表达下降,TM mRNA表达上调,与休克损伤有关。林格液对蛋白C激活系统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参附通过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具有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45.
参附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肾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肾组织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血栓调节蛋白(TM)的mRNA表达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休克组、林格液组、参附液组,每组10只.采用放血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林格液组和参附液组于制模后分别用林格液或参附注射液(10 ml/kg)加林格液复苏.制模各组于复苏后2 h、对照组于置管后3 h取肾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F、TM的mRNA表达.结果 休克组TF、TM的mRNA表达较其他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而对照组则较其他组均显著降低(P均<0.01).参附液组TF mRNA表达较休克组和林格液组均显著下降(P<0.01和P<0.05),而TM mRNA表达则显著高于林格液组(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后存在肾组织及内皮细胞损伤;参附注射液从促凝与抗凝两个方面保护肾组织,从而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6.
人住ICU的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病死率较高达43%~88%。而人住ICU其它患者的ARF发病率1%~25%。文献报道ARF发病率差异大和病死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对ARF大家都认可的定义和早期诊断标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急性。肾损伤(AKI)的概念,目的是早期诊断ARF,从而对其进行及早干预。因此,确定早期诊断AKI的生物学标志物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血清cystatin C可作为轻至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GFR的内源性标志物。本研究探讨成人心脏术后血清cystatin C对AKI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干扰素-(IFN-)及白介素-4(IL-4)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和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TNF-组、IL-1组、IFN-组及IL-4组培养的EPCR mRNA、蛋白及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TNF-组、IL-1组EPCR mRNA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IL-1组、TNF-组EPCR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或P〈0.05)。TNF-组、IL-1组磷酸化P38蛋白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IL-1可以从基因、蛋白水平减少HUVEC上EPCR的表达,其调节机制可能是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8.
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出现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需要寻找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指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似乎是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指标,它是否能够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已经做了广泛的报道。本文综述了已有研究证明它是否能够早期诊断急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比较钢丝加强型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0 例入急诊室需要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钢丝加强型导管组(A组)和普通导管组(B组),每组50例,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鼻出例数明显降低(P<0.01)、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鼻气管插管时,应用钢丝加强型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可明显提高一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同时减少鼻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比较分别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3、15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急诊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B组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IMV),分别在改良GCS评分≥13、15分稳定3 h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INV)。分别于拔管前及NIV后3 h记录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两组IMV时间、再次插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结果 A组与B组拔管前、INV后3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拔管前与NIV后3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V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B组,VAP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以改良GCS评分≥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缩短IMV时间、住院总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