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血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胰腺组织中1CAM-1 mRNA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SAP模型组(B组)及参麦治疗组(C组);其中B组及C组再分为4、8、16、24h4个亚组,各个亚组及A组各12只.对各组大鼠血清中sICAM-1水平及胰腺组织中ICAM-1mRN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B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sICAM-1浓度较A组均显著升高(128.07±15.86比87.31±13.16、142.33±22.61比98.82±11.39、187.45±17.39比129.51±15.61、176.18±19.36比123.57±17.03)(P<0.05);C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sICAM-1浓度较B组均显著降低(92.55±8.09比128.07±15.86、105.28±14.29比142.33±22.61、142.36±18.25比187.45±17.39、131.32±21.83比176.18±19.36)(P<0.05);B组各时间点大鼠胰腺组织内ICAM-1 mRNA表达水平较A组均显著升高(0.97±0.12比0.52±0.11、1.08±0.18比0.61±0.13、1.32±0.18比0.82±0.14、1.23±0.09比0.74±0.13)(P<0.05);C组各时间点大鼠胰腺组织内ICAM-1 mRNA表达水平较B组均显著降低(0.59±0.13比0.97±0.12、0.68±0.09比1.08±0.18、0.96±0.20比1.32±0.18、0.88±0.09比1.23±0.09)(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通过下调SAP大鼠ICAM-1 mRNA及ICAM-1的表达,起到改善SAP大鼠微循环、保护SAP大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讨论右美托咪定镇静对行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组,48例)和B组(咪唑安定组,48例),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比较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 结果 2组间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TNF-α、IL-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第1天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第1天IL-1、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第3天TNF-α、IL-1、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第5天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较低(P<0.05)。2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镇静能降低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和核因子-B(NF-B)的表达,并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在12、24及48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LPS组、参附干预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PCRmRNA、蛋白及NF-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h)组EPCRmRNA、EPCR蛋白表达水平均低(均〈0.01),LPS(48h)组EPCRmRNA、EPCR蛋白表达水平亦均低(均〈0.05);与LPS(24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参附(12h)组EPCRmRNA、EPC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均〈0.01),LPS(12h)组、参附(24、48h)组EPCRmRNA、EPCR蛋白表达水平亦高(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h)组NF-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0.01),LPS(48h)组NF-B蛋白表达水平亦高(〈0.05);与LPS(24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参附(12、48h)组NF-B蛋白表达水平均低(均〈0.01),LPS(12h)组、参附(24h)组NF-B蛋白表达水平亦低(均〈0.05)。结论 LPS可以从基因、蛋白水平减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可能是通过NF-B途径实现的;参附注射液可以调节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的影响,从而对脓毒症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JNK磷酸化表达的变化及红霉素对其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处理组大鼠的PBMCs。分别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4,IL-5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PBMCs JNKmRNA、磷酸化JNK的表达。结果:哮喘组PBMCs JNK磷酸化蛋白、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lt;0.05),红霉素处理组JNK mRNA、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的浓度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lt;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BMCs JNK磷酸化蛋白与细胞上清液中IL-4,IL-5的表达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4和0.66,P均&lt;0.05)。结论:JNK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红霉素可能通过作用于JNK这一靶点发挥其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32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并总结其特点。方法分析2009年9月10日-2010年1月30日,328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分为奥司他韦组281例和中西医结合组47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328例患者高发年龄为18~64岁;多发症状为发热308例(93.9%)、咳嗽298例(90.9%)和咽痛219例(66.8%);常见阳性体征为咽部充血299例(91.2%)和扁桃体肿大75例(22.9%);与奥司他韦治疗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亦缩短。结论中国目前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非输入性病例为主;其性别及年龄构成与国外相似,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类似;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优于单用奥司他韦胶囊。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是否可通过JNK信号通路调节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表达.方法 分别检测用胎牛血清、TNF-α、IL-1β、IFN-γ及IL-4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PCR mRNA、蛋白及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IL-1β组的EPCR mRNA含量均显著下降(均P<0.01),且IL-1β组EPCR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1);TNF-α组EPCR蛋白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TNF-α组、IL-1β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 细胞因子TNF-α、IL-1β可从基因、蛋白水平减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其调节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JNK MAPK实现的.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哮喘大鼠磷酸化P38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处理组大鼠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s P38mRNA、P38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组PB-MCs P38mRNA、P38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红霉素处理组P38 mRNA、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浓度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 .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BMCs P38磷酸化蛋白与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表达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 .75、0 .82、0 .70 ,P均〈0 .05)。结论:P38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红霉素可能通过作用于P38这一靶点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9.
红霉素对哮喘大鼠核因子NF-KB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哮喘大鼠NF-kB、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处理组大鼠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sNF—xBmR—NA、NF.KB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组PBMCsmR.NA、NF—kB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红霉素处理组NF-kB mRNA、NF—kB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浓度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BMCsNF—kB蛋白与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表达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8、0.86、0.71,P均〈0.05)。结论:NF—kB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红霉素可能通过作用于NF—kB这一靶点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0.
RIFLE标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RIFLE标准分级的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最佳时机的选择,同时评价RIFLE分级和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7年以来103例入住ICU行CRRT治疗的ARF患者.结果 患者30 d总病死率45.6%.按RIFLE标准分级,危险性、损伤、衰竭各级30 d病死率分别为25.0%、20.0%、57.3%.结论 按RIFLE标准,衰竭之前行CRRT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RIFLE-F组30 d病死率明显高于RIFLE-R组和RIFLE-I组.RIFLE标准适合作为ARF的定义和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