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方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治疗的12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依据不同的术后抗骨质疏松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取钙剂+骨化三醇治疗,B组患者采取钙剂+骨化三醇+唑来膦酸治疗,C组患者采取钙剂+骨化三醇+特立帕肽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患者术后1年腰椎、髋部及膝关节假体周围骨密度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年腰椎、髋部及膝关节假体周围骨密度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均高于C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患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A组,HSS评分、ROM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肱骨干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经验与不足,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肱骨干骨折术后感染病例12例,分析其感染与骨折情况,在彻底清除病灶,进行必要的固定方式改变的基础上,单独或联合采用骨段滑移、闭合灌洗等术式进行治疗.结果12例经12~26个月者随访,感染均无复发,骨折不愈合4例,经二次手术治愈.有4例肩关节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结论 对肱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以最大限度满足治疗感染、修复缺损以及早期功能练习的多重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 8例多发性椎间盘突出患者 (胸腰椎间盘突出 13例、胸椎间盘突出 11例、腰椎间盘突出 84例 ) ,从发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术后 8个月~ 12年的随访 ,总优良率达到 93%以上。结论 椎间盘多发性突出临床差异较大 ,其神经根受压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故本病必须认真仔细系统检查结合CT或MRI获得确诊。手术的目的在于突出物摘除、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 ,维持脊柱稳定性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艳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91-192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方法 64例重型肝炎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案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为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时,心理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病情观察以及术后科学处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具体用药情况,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积极影响。方法 10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肝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5%(P<0.05);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仅有2例(3.8%)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不依从治疗,而对照组11例(21.6%)患者不依从治疗,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全面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并有效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以提高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06—2010-06诊治由于THA术后假体松动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31例,探讨THA术后假体松动的诊断、原因和翻修注意事项。结果假体取出后31例中27例关节内出现灰黑色颗粒样物质,27例髋臼假体与31例股骨假体中骨水泥或假体与骨质间形成界膜。31例经全髋关节翻修术后30例疼痛消失,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例翻修术后1周出现脱位,经制动6周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THA术后假体松动与患者自身原因、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操作有密切关系,早期翻修手术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赤丹地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1年5月唐山市眼科医院诊治的急性期VKH患者80例(16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80只眼)。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晨起顿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赤丹地黄汤口服。2组均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中医证候评分,记录数据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1)BCVA: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14 d 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6.811,t对照组=5.943,均P=0.000),2组治疗后6个月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8.500,t对照组=8.005,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 d和6个月BCVA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 d=4.103,t6个月=5.137,P=0.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