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3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当今生物化学越来越多的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它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该学科各章节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概念多而且抽象,学生普遍感到这门学科既难学又难记.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记忆能力问题,从剖析知识、联系临床、利用教具、改进方法等方面谈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了用IFAT和ELISA方法对马来丝虫病基本消灭后期人群微丝蚴率由1990年的0.72%(9/1284)降至1994年的0.08%(1/1182);血清学检测,1990、1991、1994年IFAT阳性率分别为26.92%、20.19%和8.96%,ELISA则分别为23.50%、30.70%和14.20%,均呈下降趋势。微丝蚴血症者及原微丝蚴血症者同年检测,抗体阳性率及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人群抗体阳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0岁以下组儿童最低。两种方法应用比较,结果的符合率为70.9~84.6%,不符者中呈互补性;对个体多次检测的结果仍有波动。表明两者均可作为丝虫病后期流行病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3.
虽然恶性疟原虫疫苗抗原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制备出许多恶性疟原虫期特异性抗原[1],但间日疟原虫的研究因不能体外培养而受限制。本文将主要描述至今已特征化了的两种间日疟原虫候选疫苗抗原:环子孢子蛋白和裂殖子表面抗原-1。为了资料的完整性和选择性,本...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索有效地控制嗜人按蚊密度和降低疟疾发病率的措施。方法 选择自然条件、疟疾发病率、人口数基本相同的3个区。各区在控制传染源的基础上,其中一区连续两年采用2.5%溴氰菊酯(15mg/m2)浸帐灭蚊;另一区在浸帐同时对畜房、人群活动场所采用5%氯氰菊酯(25mg/m2)滞留喷洒灭蚊。各区观察病原学和昆虫学各项指标。结果 浸帐喷洒区人房、室外人帐诱、牛栏、猪栏等嗜人按蚊密度年平均分别下降100.00%、71.96%、94.01%、67.42%;单—浸帐区除室外人诱密度上升12.38%外,其他场所依次下降99.63%、18.71%、69.44%。嗜人按蚊叮人率浸帐喷洒区为0.1111,浸帐区为0.2222,对照区为1.1688。浸帐喷洒区、单一浸帐区、对照区疟疾发病率年平均分别下降73.12%、57.71%、65.71%。结论 单一浸帐和浸帐喷洒灭蚊均能降低人房内嗜人按蚊密度,后者各场所密度比前者降低的快。  相似文献   
55.
低疟区疟疾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多年的大规模防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继续铅用现代的疟疾监测方法,即对所有的发热病人采血镜检,基创性检出率已非常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低疟区临床被诊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疟原虫阳性检出率为万分之0.6,感冒病人的阳性检出为万之分0.1,因此,在低疟区可以放弃对两类发热病人进行血检,重点血检临床诊断为疟疾的疑似疟疾的病人,以提高血检效率。采用这种简化的疟疾监测措施,可以巩固疟  相似文献   
56.
收集湖北省间日疟现症病人、无症状病人及复发病人滤纸血,按ELISA法检测抗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Ⅰ型(GDRADGQPA)、Ⅱ型(ANGAGNQPG)和Ⅲ型(“P.vivax-like”)(APGANQEGGAA)重复体抗体。结果发现83例受检血样中有32例至少存在1型抗体,其中有Ⅰ型抗体的27例、Ⅱ型抗体的5例、Ⅲ型抗体的16例,包括两型混合感染的10例和三型混合感染的4例。但只有Ⅰ型能被PCR-探针确认。所收集的4份湖北间日疟病人全血中,虽然无1例检测到抗重复体抗体,但有3例被PCR-探针确定为I型CSP间日疟原虫单纯感染。本文还首次注意到间日疟原虫复发与Ⅰ型抗CSP重复体IgG抗体水平相关,并认为是休眠体刺激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在经防治后以中华接蚊为媒介的低微丝蚴率和低密度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三个村.进行了丝虫病传播状况观察。观察期间,每年对试点村人群进行血检.检出的微丝蚴血症者仅用维生素C安慰治疗,同时收集蚊媒各项有关参数,计算年叮人率和年传播潜势。结果显示:微丝蚴率低于1.55%、微丝蚴密度小于15条/12μl,不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丝虫病传播已停止;微丝蚴率为2.31%,微丝蚴密度大于22条/120μl时,其微丝蚴率仍在原水平徘徊。  相似文献   
58.
湖北省低疟区流行病学特点与疟疾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华按蚊为唯一媒介的低疟区疟疾发病率已降到很低水平 ,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显示出输入病例增多 ,疫点高度分散的发病新特点。 95.38%的病例系在临床诊断为疟疾和疑似疟疾的二热病人血检中查到。因此在低疟区继续沿用现行的疟疾监测方法 ,即对所有发热病人血检已不合时宜 ,应将重点放在血检二热病人上 ,以提高血检效率 ,采用这种简化的疟疾监测措施 ,可以巩固疟防成果 ,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经费。  相似文献   
59.
湖北省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我国丝虫病防治后期传播强度监测研究概述程峰,盛琦,高长兰,段绩辉,张绍清湖北省医学科学院寄研所(武汉430070)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湖南省卫生防疫站(长沙410005)我国丝虫病在实施综合性防治策略几十年之后,到1994年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