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在长期照护患者过程中常出现心理压力,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有效的干预措施或可改善照护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目的 探讨关爱帮扶综合干预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护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无锡市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锡山区、惠山区选取已同意纳入社区管理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40、42、36、38、44例,共计200例,以每例患者的1例主要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采取关爱帮扶综合干预模式,干预时间均为1年。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对家庭照护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家庭照护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庭照护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家庭照护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家庭照护者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家庭照护者WHOQOL-BRI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庭照护者WHOQOL-BRI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家庭照护者生理领域得分,观察组干预后家庭照护者WHOQOL-BRI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关爱帮扶综合干预模式,可以缓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程式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程式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防残,康复的作用.方法: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训练组患者进行程式训练,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精神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用BPRS量表评价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用SDSS量表评价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复发情况及(再)就业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12个月训练组病人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训练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训练组的病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训练组的再就业率高于对照组,1年后两组间SDSS第1、5、6、9、10项及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程式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疗效,减少复发,有效延缓社会功能缺陷,尽早重返社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疗效及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无锡市重性精神病管理网络中,筛选出有危险评估等级2级及以上记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治疗,2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入组前、随访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比较1年内2组患者的复发住院率、不同危险等级人数和累计暴力行为发生次数。结果:随访1年末,2组患者2级及以上危险等级人数及暴力行为发生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1年内复发率相当,研究组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末,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及家属FIS、SAS、S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同时能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4.
杜亚丽  张紫娟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58-2459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程序(PDCA)对接受长时间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压疮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PDC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PDCA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压疮发生风险、压红、压疮及皮肤溃烂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PDCA组压疮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03,P<0.05);PDCA组皮肤溃烂、压疮及压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9、6.078、11.034,P<0.05);PDCA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6,P<0.05).结论:PDCA模式护理可降低长时间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压疮、压红及皮肤溃烂的发生率,改善压疮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能力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影响。方法:病例取自4个街道中病程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3例。随机分配到药物处置能力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组”)50例和对照组63例。对训练组进行药物处置能力训练4周,随访1年。疗效评定包括服药依从性、住院次数、肇事次数、精神症状缓解程度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大体评定量表。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研究进入结果分析。①训练组在经过药物处置能力训练后一年内的药物依从性是对照组的1.53倍(P=0.001),而对照组则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函训练组在训练后住院率、住院天数和肇事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③训练组的精神症状改善以阴性症状更为明显(P=0.004)。④训练组大体评定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3)。结论:药物处置能力训练能够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社交技能。  相似文献   
4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道症状、感觉症  相似文献   
47.
畅雪丽  彭蓉  张紫娟 《华西医学》2009,(10):2804-2806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是目前帕金森病治疗的重点,但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引起广大医生的关注。体重下降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之一。帕金森病患者体重下降的发生可能和机体能量代谢失衡?疾病本身?吞咽困难?药物治疗?嗅觉下降?痴呆?瘦素?性别等因素有关。下丘脑广泛的神经元变性可能是导致体重下降的原因。本文就影响PD患者体重改变的有关因素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疗效的影响。方法4个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行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年。两组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完成研究的有效人数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GQOL I-74总分、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健康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能够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代币激励法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将8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在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中给予恰当的鼓励、表扬。实验组授课中予以口头表扬及社会性支持语言,授课结束时予以代币激励法以示鼓励。在实验结束时,同步对两组患者进行上课率、作业完成率、知识掌握率进行测评。随访实验结束3个月、6个月的药物依从性和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作业完成率、知识掌握率、上课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χ2=8.66,6.77,15.36;P<0.01)。实验结束后3个月、6个月的药物依从性和药物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χ2=7.17,6.67,7.82,7.92;P<0.01)。结论代币激励法能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的作业完成率、上课率、知识掌握率,能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药物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