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微血管和微循环对缺氧十分敏感。球结膜微循环能观察到机体微循环的全部流程,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基本能反映全身一般微循环的变化。球结膜的血液供应大部分来源于颈内动脉的分枝,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颅内血管的状态,观察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对研究高原低氧引起心脑血管功能的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m和5270m对某高原适应性训练部队检测了运动前后结膜微循环的变化,观测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某高原适应性训练部队486人中随机挑选陆军不同兵种30名士兵为观测对象,年龄18~21岁,入伍前生活在平原地区,均为初次上高原,上高原前体检确认健康。采用徐州光学仪器总厂生产的WX-6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仪,室温保持在16~18℃。受检者取仰卧位,观测其右眼颞侧结膜微循环,用田氏积分法对所观测的指标逐项记录分析。第1次检测,部队由平原(海拔1400m)乘车进入海拔3700m第14d,已习服高原环境,在5km跑步越野(以下称运动)前安静状态和运动后10min内观测其结膜微循环。第2次,部队在海拔3700m适应性训练40d后快速(4h)进入海拔5270m第8d,方法同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吡哌酸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尿中发现吡哌酸结晶是检验书上没有记载的结晶形态。我们遇到因服吡哌酸时间过长,量较大,在尿中出现大量结晶的病例:男,28岁,因患肾盂肾炎而入院。当时查尿蛋白(?),白细胞0~1/HP,红细胞5~8/HP,后因腹泻,口服吡哌酸0.78,tid约一周左右。患者  相似文献   
93.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6.4-10.3MHz高频宽带线阵探头,对13例临床拟诊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并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做时照。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有10例,假阳性3例。诊断准确率为76.9%。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较准确对膝后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4.
应用萃取及柱层析的分离方法将生物质裂解油分离成4种组分:烷烃、芳烃、极性组分和难挥发性组分;并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水相和油相中各分离组分分别分析和鉴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96.
97.
粘附分子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的粘附,对白细胞在炎症时组织浸润及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研究高原肺水肿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对进一步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隔离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而采取隔离预防是控制医院感染尤其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隔离技术的执行与规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现将隔离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一氧化氮(NO)及其NO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4100m高原20天的5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吸入NO组、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吸入)药前后及踏阶运动后分别检测血中NO、NOS含量;结果:5组青年安静时、服(吸入)药前、踏运动后NO和NO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较安静时NO组、NO组NO和NOS均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NOS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NO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OS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NO在吸入NO组和红景天组增高显著(P<0.05),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NO、NOS均降低显著(P<0.05或P<0.01),红景天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红景天组比较,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NOS降低非常显著(P<0.01),NO怃统计学意义(P>0.05);乙酰唑胺组与西氏动时NOS活性,增加血中NO含量,但吸入NO和服用红景天效果更明显,这可能是吸入NO扩张血管作用、增加组织供血量和红景天抗缺氧机制。  相似文献   
100.
为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高原局部战争的需要 ,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的后勤准备 ,研究海拔 5 0 0 0m以上高原低氧对人体的影响 ,以及在高原低氧条件下 ,提高部队快速进入高原的习服能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指战员的战斗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在高原地区开展高原医学科研工作存在的特点、难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谈几点粗浅的见解。1 难点与特点高原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 ,大气物理、地球化学、生态结构与平原不同 ,太阳光、紫外线、电离辐射强 ,化学因素异常 ,只有充分认识高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1 .1 高海拔新疆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