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柿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柿叶味苦、性寒。具有止咳定喘、生津止渴、活血止血、疗疮等功效。主治咳喘、消渴及各种内出血,镰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92.
顾军  韩香  张秋燕  张利平 《华夏医学》2004,17(2):244-245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占据显要位置,是连接药学与有机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桥梁,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现代药学发展对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宽厚的基础知识,很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适应性。在  相似文献   
93.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 2,GLP-2)是一种多肽类胃肠道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理效应。作为外源性药物,GLP-2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结果显示,GLP-2可降低骨吸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但对骨形成没有作用,完整的胃肠道是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GLP-2的合成、分泌、代谢、GLP-2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岗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初步鉴别其种类,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岗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颜色反应初步鉴别其种类;采用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岗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固液比1∶4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h、微波功率640W、微波时间50s,在此条件下,岗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75%。通过颜色反应初步鉴别岗梅提取液中含有异黄酮、查尔酮、橙酮、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黄酮醇等成分。结论:岗梅乙醇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油脂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岗梅黄酮类化合物具良好的抗氧化性,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6.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鼠麴草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当鼠麴草黄酮提取液浓度超过5%时,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逐渐增强,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明显,且与VC、柠檬酸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这说明鼠麴草黄酮类合物抗氧化性明显,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扑热息痛滴鼻剂和口服片剂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比较,评析了该制剂的药动学过程和生物利用度。设两组兔分别给予滴鼻剂和片剂,用2100分光光度讨测定血浆中扑热息痛的含量,采用3P87实用药动学程序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滴鼻剂和片剂的药时曲线呈一室模型,滴鼻剂(片剂)C_(max)=107.78ug·ml~(-1)(32.42μg·ml~(-1),t_(max)=0.747h(2.176h),Auc=270.19μg·h·ml~(-1)(225.16μ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片剂仅为滴鼻剂的41.76%,滴鼻剂的生物利用度远较片剂高、起效快、作用强。  相似文献   
98.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nodosa,PAN),是全身性中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国内儿童发病报道不足10例。本文报告4例中,3例活检确诊,1例死后病理证实。病例报告例1:女,9岁,右侧偏瘫反复发作3年,心跳、气短2年,卫个月来再次偏瘫发作,发热、关节及肌肉痛,近两天出现惊厥、失语、手凉、指痛症状。体检:BP20/14kPa,昏迷,气急,口周发组,心尖部奔马律,右小指发组,渐右上下肢发组,无脉。脑CT示右颞、顶、枕部多发性脑梗塞。尸检结果证实为多发性坏死性动脉炎(主动脉、大脑中动脉、右骼总动脉、骼外动脉)、多发性血栓形…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低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早期诊断及适宜治疗方法以减轻严重骨骼畸形及发育迟缓.方法 以生长发育监测,血尿生化检查,骨骼X线改变及治疗反应综合判断.结果 12例坚持正确治疗,生长发育接近正常;8例未能系统治疗者明显发育落后,留有严重骨骼畸形.结论 成功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长期应用磷酸盐合剂及中等量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