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建立UPLC-MS-MS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小檗碱、柚皮苷、橙皮苷与新橙皮苷,测定SD大鼠ig小檗碱和枳实提取物后血药浓度及相关药动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以UPLC Acquity BEH C18 (50 mm×2.1 mm,1.7μm)为色谱柱,含0.05%甲酸2 mmol/L甲酸铵水(水相A)-含0.05%甲酸乙腈(有机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SD大鼠分为ig小檗碱组、枳实提取物组、小檗碱和枳实提取物配伍组。结果 UPLC-MS/MS可快速分析血浆样品中小檗碱、柚皮苷、橙皮苷与新橙皮苷,方法学验证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要求;SD大鼠ig小檗碱与枳实提取物配伍后,小檗碱血药浓度较单给小檗碱组明显提高,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同时大鼠血浆中可检测到柚皮苷与新橙皮苷。结论 SD大鼠给药小檗碱后,枳实黄酮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提示小檗碱与枳实黄酮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2.
薄荷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薄荷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薄荷为原料,以芦丁为标准品,以乙醇为溶剂,通过正交实验对薄荷黄酮的提取进行研究,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影响薄荷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结论: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固液比1:15,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80℃。  相似文献   
63.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疗养院发展的根本依靠,是提高疗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我们通过统计分析数据、科室座谈、电话咨询等方式,对3  相似文献   
64.
目的:提取纯化丹参中水溶性酚酸类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以HPLC检测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丹参水溶性成分,并对丹参及其提取物的水溶性成分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制定相应质量标准.结果: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主要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提取转移率达85%,提取纯化物中含丹酚酸B>65%,其他丹酚酸12%;相应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有效分析和鉴别主要水溶性成分的特征峰.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分离纯化丹参水溶性成分,得到较高纯度的丹参总酚酸;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血管新生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颅结扎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中、小剂量组、尼莫地平组,给药14 d后,免疫组化方法测定MCAO大鼠微血管密度(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ELISA放射免疫方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VEGF、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尼莫地平组CD31蛋白阳性分布密集且着色明显,均强于模型组;通心络大剂量组VEGF表达明显加强,优于模型组。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明显提高优于模型组(P<0.05,P<0.01),且通心络大剂量组优于通心络中剂量组(P<0.05);通心络大剂量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明显提高优于模型组(P<0.01),通心络大剂量组优于通心络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能够明显增加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密度,促进血管生长因子VEGF、NO表达,具有促进微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应用"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大黄及其提取物和制剂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DAD测定并计算5种蒽醌类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为内参物,计算大黄及其制剂中其余4种成分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该药材及制剂中5种成分的含量,与"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测多评"法含量计算结果(Wf)和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Ws)的相对误差,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并采用相对保留值方法对5种成分色谱峰准确定位。结果:以大黄素为内参物时,不同批次大黄药材的相对误差为-3.91%~4.06%;提取物中间体的相对误差-3.22%~3.27%,均<±5%;大黄制剂的相对误差范围在-5.39%~7.00%,相对保留值的RSD 3.87%~9.92%,说明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结论:"一测多评"法可作为一个新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大黄及其制剂中蒽醌类成分的质量评价,具有快速、准确、廉价、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7.
薄荷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薄荷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薄荷为原料,以芦丁为标准品,以乙醇为溶剂,通过正交实验对薄荷黄酮的提取进行研究,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影响薄荷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结论: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固液比1:15,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80℃。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三七不同部位及总皂苷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主根、筋条、剪口、叶、花)和不同规格(20~100头)及总皂苷提取物采用甲醇提取,RP-HPLC/UV法测定,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和水(v/v)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20μL。结果:在三七的色谱图中共确定了17个特征峰,主要峰分离良好,经对照品和HPLC/MS判定峰4~11的归属。以峰4三七皂苷R1为参照峰(S),计算17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各峰精密度、稳定性和测定重现性RSD均小于6.47%。通过相似度软件评价,不同规格三七根(20~100头)和剪口、筋条的指纹图谱近似,相似度大于0.971,但三七根和根茎与花和叶差异很大,相似度分别为0.596和0.564。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因药用部位及生产工艺不同,其主要特征峰的峰面积及比例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准确分辨三七不同药用部位及其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考察3种定痫胶囊加服维生素组合(受试药物Ⅰ,Ⅲ,Ⅴ)与含维生素组合的定痫胶囊(受试药物Ⅱ、Ⅳ、Ⅵ)的抗癫痫作用并对药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昆明种小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2组。癫痫大发作4组:戊四氮组、苯巴比妥钠组、受试药物Ⅰ组、受试药物Ⅱ组;癫痫小发作4组:戊四氮组、丙戊酸钠组、受试药物Ⅲ组、受试药物Ⅳ组;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4组:匹鲁卡品组、苯巴比妥钠组、受试药物Ⅴ组、受试药物Ⅵ组,每组10只,分别经戊四氮ip和sc、匹鲁卡品ip制备癫痫大发作、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模型,观察并记录给药后30 min内小鼠的惊厥潜伏期、惊厥次数及死亡时间。结果:Ⅰ与Ⅱ均显著延长癫痫大发作小鼠的死亡时间(P<0.01);Ⅱ能显著延长癫痫大发作小鼠惊厥潜伏期(P<0.01)。Ⅲ与Ⅳ均显著减少癫痫小发作小鼠的惊厥次数(P<0.01);显著延长癫痫小发作小鼠的死亡时间(P<0.01),Ⅳ降低小鼠死亡率(P<0.01)。Ⅴ与Ⅵ均显著长精神运动性癫痫小鼠的死亡时间(P<0.05)。结论:6种受试药物分别能显著治疗由戊四氮、匹鲁卡品诱发的癫痫大发作、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在治疗癫痫小发作时,含维生素组合的菖连定痫胶囊作用优于菖连定痫胶囊+维生素组合。  相似文献   
70.
便捷舒适、富于品位、充满关怀的人文环境使患者得以身心放松,安心养病,职工的潜能得到有效释放,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新形势下医患关系更高层次的融洽,体现了医院“一切为了患者”的管理理念,对医院的快速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