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所致智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对1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定(21.5分为评分界限),并将其分为两组,以自编调查表对每位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并对照比较其结果,旨在分析智能损害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文脑梗死患者中,智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5.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的数量、体积大小等与智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女性患者、高龄、文化水平低、卒中危险因素多;脑梗死数量多、体积大均是梗死的智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梗死后智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了解青岛市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估其健康风险,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 18204.3—2013)于2018—2021年对宾馆酒店、候车室、商场超市、健身房开展夏季和(或)冬季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与真菌总数的监测。结果 共监测173家次公共场所、451个监测点,真菌总数的合格率(77.6%)低于细菌总数的合格率(91.4%);不同类别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结果显示,宾馆酒店的合格率最低(68.7%);季度比较显示,夏季的合格率(69.7%)低于冬季(76.7%);年度比较显示,2019年合格率最低(54.5%),2021年最高(81.2%);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宾馆酒店结果显示,三星以下宾馆酒店微生物合格率最低(60.7%);夏季的合格率(61.7%)低于冬季(74.1%);2019年合格率最低(53.8%),2020年最高(76.6%);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岛市公共场所细菌总数与真菌总数均有一定的超标现象,存在健康风险。需重点关注酒店、夏季、真菌的微生物超标问题,需采取措施降低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浓度。  相似文献   
163.
输液因为直接进入血液,起效迅速,在临床治疗、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其直接进入血液,所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此类药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保证临床应用安全。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静脉输液制品往往被作为静脉治疗药物的溶媒和载体应用,由于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品性质及质量要求知之较少,有时只注意药品的药理作用,而忽视了因联合用药引起静脉输液药品理化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4.
手术室护理查房对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房对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调查本院50名外科手术医生和5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了解手术室护士在开展护理查房后对提高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开展护理查房后,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综合能力评价,均明显高于护理查房前(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查房是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探讨微小血栓形成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肺癌手术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细小动脉内微小血栓形成,计数微血栓形成的血管数目,分析微血栓形成与肺癌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肺癌手术患者中,35例发现微小血栓形成,其中腺癌28例,低分化癌29例;Ⅰ期2例,Ⅱ期18例,Ⅲ期15例,Ⅰ~Ⅲ期肺癌中有微小血栓形成的血管根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微血栓在腺癌及低分化癌中明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5年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肺癌手术患者存在微小血栓,微小血栓的形成不利于肺癌术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一种能降低母儿血中抗体效价,预防和治疗胎儿宫内溶血、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及核黄疸,对母儿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10年8月10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抗溶血丸治疗母儿血型不合使孕期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极大的预防宫内胎儿溶血、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生,降低了剖官产率,对母婴安全有效,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人工流产钳刮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深度、对患者一般情况的影响和术后机体恢复状况。方法选择孕13~14周行人工钳刮流产手术的门诊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B组只用芬太尼。术前、术后均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卫生指导。结果 A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A组镇痛镇静优良率100%,心血管反应A、B两组无差异,子宫收缩情况两组无差异。结论通过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钳刮流产手术,术中勿需追加异丙酚用量,费用低廉,疗效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愈率为73.33%,对照组治愈率为34.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9.
极低体重儿的重症监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教花  张秀芹 《护理研究》2004,18(6):510-511
极低体重儿 (VLBWI)通常指出生体重低于 15 0 0g的新生儿[1] 。自 2 0世纪 70年代始 ,即对这一部分高危儿注重管理。但由于我们的技术水平所限 ,VLBWI病死率很高。据我院1999年— 2 0 0 0年的数据统计 ,VIBWI病死率达 62 .5 %。因此针对VIBWI死亡原因 ,建立NICU加强管理 ,以提高VIBWI存活率。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2 0 0 2年共监护 3 2例VLBWI ,其中男 17例 ,女 15例。治愈 2 6例 ,占 81.2 5 % ,死亡 4例 ( 12 .5 9% ) ,放弃治疗 2例( 6.2 5 % )。体重 10 0 0g以下 3例 ,治愈 3例 ;10 5 0 g~ 14 5 0 g17例 ,死亡 3例 …  相似文献   
170.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活性.因此直接检测血清中HDV一DNA是比HBsAg、HBeAs更直接、更敏感的指标.这项指标对评估乙型肝炎诊断及临床观察抗病毒治疗效果有较大的价值。本文应用斑点杂交技术对101例乙型肝炎病人、6例健“康献血员血清HBV—DNA进行检测,并与HBV血清免疫学标志进行了比较。工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取自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乙型肝炎病人1.2HBV-DNA斑点杂交试验采用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Bi。一HBV-DNA分子杂交试剂盒。HBV—DNA探针用生物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