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启动子区域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期间发生ROP病变的早产儿为病例组,按1∶1的比例选择同期住院追踪至眼底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无ROP病变的早产儿为对照组,抽取血液样本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父母均为广东户籍。采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进行风险估计,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各纳入56例早产儿,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对象中共检测到7种重复序列,(CA)19重复序列最多,占41.1%。携带各种基因型与ROP的风险评估中,携带IGF-1(CA)17、19、21重复序列的OR(95%CI)分别是1.828(0.517-6.457)、1.210(0.678-2.160)、1.251(0.662-2.364),P均〉0.05。携带各种基因型与ROP的直线相关分析rs值0.012,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研究人群的IGF-1(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ROP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一种原代培养大鼠DRG神经元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并提供一种可供客观衡量和评价实验研究结果的稳定、高效的体外原代神经细胞的培养模型。方法采用神经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Neurobasal作为培养介质,用喜树碱纯化DRG神经元培养体系,通过对背根神经节分离、细胞培养以及纯化等多个环节和步骤的比较研究,确定了DRG神经元原代培养和纯化的最佳条件和步骤。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可获得具有良好活性的高纯度原代DRG神经元(>98%)。结论该培养体系稳定可靠、适用于生物学和药理学等相关的体外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检测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微缺失的多重定量荧光PCR体系。方法以5′FAM、JOE和TAMRA荧光基团标记PCR引物,建立包含Y染色体AZF 4个亚区(AZFa~d)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多重定量荧光PCR体系;并对无精子症组、严重少精子症组及精液正常组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多重定量荧光PCR体系;200例男性中检测到Y染色体AZF微缺失16例,其中72例无精子症组7例,缺失率为9.7%,78例严重少精子症组9例,缺失率为15.4%,50例精液正常组未检测到缺失。无精子症组、严重少精子症组缺失率与精液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定量荧光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检测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以病毒、细菌相关分子模式或具有不同证候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为激惹物,通过解表、清热类方剂的含药血清干预,观察哺乳动物巨噬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家族及其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接头蛋白的表达、信号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等的影响,探讨了方剂功能的分类学基础.结果发现,所试解表剂和清热剂作用于不同的TLR亚型;提示能识别病原体分子模式、启动先天性免疫、调节获得性免疫的TLR系统,可能是解表剂和清热剂功能分类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桂枝汤证患者血清导致的TLR表达异常,只有用桂枝汤可完全逆转其异常,也为"方证相应"提供初步的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111例广东省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广东省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高发季节、病原学特点、地域分布、就诊医院等级及病程特点等情况。结果 111例死亡病例中男性占64%,女性占36%,男女之比为1.775∶1。死亡人数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其中1~3岁占73.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高峰位于每年的4-6月,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者明显高于其他病原,占79%。首诊医疗机构约58.7%为镇级及以下医院,而末次就诊医疗机构72.5%为市级及以上医院。死亡病例的病程特点分析显示,发病到出现重症表现平均(2.9±1.7)d,发病到死亡平均(4.2±2.5)d,出现重症表现到死亡平均(1.3±2.1)d,入院到死亡平均(1.2±2.1)d。结论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在发病年龄、病原学及高发季节具有其自身特点,死亡病例病程短、病情进展迅速,各级医疗机构需重视对重症的识别,基层医院需及时转诊。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青蒿提取物有效部位及其主要成分对大鼠的解热作用。方法:采用鲜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的模型,观察青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对大鼠体温的影响。结果:青蒿中的有效部位(BJQH-A)及主要成分(青蒿乙素、青蒿酸、东茛菪内酯)对鲜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结论:青蒿中含有多个具有解热作用的成分,它们的作用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维持时间各有差别,青蒿的解热作用可能是其活性成分群整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