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峰  张琨  吴晓刚  宋昕恬  张晶莹 《职业与健康》2011,27(17):2019-2020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增塑剂,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制品中。在塑料加工过程中,DEHP与塑料基质间是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相连接,因此可不断地从塑料中释放出,挥发至大气、土壤、水域中,造成对环境、生物、食品等的污染,并经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进入机体,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作者就DEHP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张琨  高峰  张晶莹  宋昕恬  昊晓刚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94-2095
目的研究长期每日给予正常大鼠一定剂量人参粉对其脂代谢有否影响。方法分别以4、6、8 g/(kg.d)3个剂量人参粉掺入基础饲料喂饲大鼠180 d,另设基础饲料组;于试验45、90、180 d动物空腹取血,测定血清TC、TG、G lU指标,比较不同试验期各组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时间段各剂量组与基础饲料组比较,大鼠血清TC,TG、G lU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长期喂养大鼠人参粉,对其脂代谢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3.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学、行为学、社会经济学、遗传易感性等方面.随着宫颈癌诊断和筛查技术的发展,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要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还需要做好一级预防.本文就宫颈癌危险因素以及一级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不同路径及其在HBV感染慢性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9例慢性HBV携带者(ASC组),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24例肝硬化(LC组)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NC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凋亡相关基因(FAS、CASP8、CYCS、CASP9、CASP3)进行检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的凋亡相关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CHB组和ASC组PBMC中凋亡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较NC组和LC组明显升高(P<0.05),CHB组和AS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高于NC组(P<0.05); CHB组和ASC组血浆中凋亡相关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较NC组和LC组明显升高(P<0.008 3),CHB组和AS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LC组表达量较NC组升高(P<0.008 3)。 结论 HBV感染可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内源性路径和外源性路径均参与其中,PBMC的凋亡在HBV感染慢性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Storz电视纵隔镜和自组配电视纵隔镜系统行纵隔镜检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为纵隔镜设备缺少的情况下,集合现有微创资源,顺利开展纵隔镜手术提供借鉴。方法 总结分析2007-11~2015-01 151例纵隔镜检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情况及体会,其中运用自组配电视纵隔镜系统完成69例,Storz电视纵隔镜完成82例。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喉返神经损伤2例,出血3例(填塞压迫止血1例,开胸止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50例,确诊率99.3%。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微创、安全,可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是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肺癌分期的可靠方法。运用现有的设备和器械自行组配的电视纵隔镜系统安全可靠,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充分的术前准备、专业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后精心养护器械的前提下,自组配电视纵隔镜系统可用于纵隔疑难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6.
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对牙颌作用的三维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琨  王春玲  朱秀娟  苏盈盈  李红 《口腔医学》2009,29(10):528-531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反在三维方向上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反患者,应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和石膏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并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反作用为:①水平方向上增加上颌牙弓宽度;②矢状方向上上颌突度的增加是上前牙唇倾,上颌骨向前生长的结果;下颌突度的减小是下颌后下旋转和髁突在关节窝内移位共同作用的结果;③垂直方向的变化与水平和矢状方向的变化密切相关,面下高度增加,下颌平面角增大。结论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可有效矫正替牙期骨性Ⅲ类反,但使牙颌结构在三维方向上都产生极其复杂的不同的变化,应根据错的特点调整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使在各个方向上增加有利的变化,避免或减少不利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对胸部手术后创口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PCA止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4 h起行针刺治疗,治疗时间点分别为术后4 h、8 h、24 h、48 h,针刺间隔期使用穴位贴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法(VAS)和简化的Mc 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估疼痛,并于治疗前后检查患者周围血中5-羟色胺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VAS、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间VAS、SF-MPQ评分下降趋势不同(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患者术后的创口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SPIO-PLL复合物与培养基混合,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和检测细胞活力.应用1.5T MR仪,以T1WI和T2WI行磁标记干细胞成像.结果: SPIO可有效标记MSCs,标记后的铁颗粒位于细胞质内.SPIO标记的MSCs可引起T2WI信号降低,50、100、150较25μg Fe /ml的信号强度降低明显.结论: SPIO可以简便标记MSCs,并在适当浓度下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此技术为干细胞移植的MR活体内示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巩伟  刘忠良  赵庆华  文凤娥  李鹏  张琨  赵梅 《骨科》2015,34(6):791-795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R,S)-告依春的含量并讨论含量限度。 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7:93),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5 nm,自动进样器进样,进样量10 μL。分别依照转移率、测定结果 统计数据讨论含量限度。结果 (R,S)-告依春在0.058 7~150.349 5 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7),低、中、高加入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2%,98.40%,98.60%,RSD分别为1.84%,0.50%,1.82%。依照转移率、测定结果 统计数据确定含量限度存在问题。结论 该法操作方便、结果 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控制;(R,S)-告依春的含量限度应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数据确定。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中耳炎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每次5.7mg·kg^-1,每日2次,对照组90例,口服阿莫两林干混悬剂,每次5mg·kg^-1,每日2次,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89/90),显著高于对照组90%(81/90)(P〈0.05),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