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64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618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240篇
  3篇
中国医学   253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讨论白及多糖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疏水性胆甾醇琥珀酰基白及多糖(CHSB)后,以紫杉醇(PTX)为模型药物,采用透析法制备载药纳米粒子,然后在透射电镜(TEM)下观察其形态;用动态光散射仪(DLS)检测其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采用差示量热扫描法(DSC)确证药物在载药纳米粒子中的存在形式;采用MTT法考察纳米粒子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用荧光标记法观察肝癌细胞QGY-7703对纳米粒子的摄取情况。结果 制备的纳米粒呈规则球形,粒度分布均匀,药物包载于纳米粒内部,载药量和包封率在一定范围受CHSB的影响,载药纳米粒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性强于游离药物,在细胞内可观察到罗丹明B标记的纳米粒呈现的荧光。结论 CHSB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此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纳米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99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面颈部、前胸及双手背红褐色斑5年。5年前患者面部及双手背出现淡红色网状斑片,在当地医院考虑"花斑癣",给予抗真菌药物"萘替芬酮康唑"治疗,效果差。2年前颈部、前胸及背部出现红褐色斑片,自诉与日晒、季节无关,且无肌力减退,曾去浙江某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提示:肌酶增高(具体结果不详),诊断"皮肌炎",未治疗。患者反复多次就诊于多家医院,口服多种药物(具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口腔氧气吹拂法预防骨肉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静脉化疗的骨肉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化疗时采用亚叶酸钙漱口,观察组化疗开始时即给予24 h间断口腔氧气吹拂.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化疗后7d内口腔溃疡发生率、口腔溃疡程度分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发生Ⅰ级口腔溃疡5例,Ⅱ级口腔溃疡4例,Ⅲ级口腔溃疡2例,总口腔溃疡发生率为42.31%,观察组发生Ⅰ级口腔溃疡2例,总口腔溃疡发生率为7.6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依从率分别为84.62%、96.15%,低于对照组的38.46%、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氧气吹拂法可预防骨肉瘤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发生,减轻溃疡及疼痛程度,且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针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在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以后的各个时间点含量出现的动态改变情况实施测定,进而严密的分析SP-A含量变化和临床的作用。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复杂畸形先心病患儿,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SP-A水平。结果先心病患儿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其血清中SP-A水平显著升高,且患儿术后的12小时浓度显著的相关于ICU滞留时间,SP-A水平越高患儿ICU滞留的几率会越高。结论在体外循环状态中,予以新生儿实施复杂畸形心脏矫治手术,在手术以后会明显提升SP-A浓度,而且在浓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也是导致ICU滞留的关键性因素,SP-A属于作为新型肺泡毛细血管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具备良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索运用气质理论对学龄前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早期疏导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某幼儿园159名4~6岁学龄前儿童,将其分为疏导组(79例)和对照组(80例),用“家园互动”计划对疏导组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6个月后使用儿童行为量表重新评测两组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疏导组儿童干预后,行为粗分较疏导前降低,干预后疏导组行为粗分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家园互动”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早期疏导,对预防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996.
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结束,总结开展活动以来的经验做法,为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冠心病病人十分常见,但由于其缺乏相应的症状,因而很容易被忽视,正因如此,其预后可能比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更差,对此必须积极治疗。笔者用速效救心丸对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l.工病例选择:冠心病诊断按WhO标准,并除外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肥厚、心瓣膜病及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所致的ST段改变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标准如下:"按美国专门委员会讨论制定的规划",即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O.lmv,持续时间>lmin…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解剖型股骨假体置换治疗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3年9月,48例(51髋)因重度DDH选择解剖型股骨假体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5髋),女43例(46髋);年龄28~67岁,平均51岁。左髋25例,右髋20例;双髋3例。根据Crowe分型标准:Ⅲ型39例(44髋),Ⅳ型9例(7髋)。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5.72±1.84)分,Harris评分为(41.66±4.87)分。术前肢体短缩长度(4.31±0.84)cm。结果手术时间59~110 min,平均78.6 min;住院时间6~20 d,平均12.3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并发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54个月,平均29个月。9例术后早期伴跛行步态,1年内消失;其余患者步态均正常。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46±0.47)分,Harris评分为(88.66±3.48)分,健患侧肢体长度相差(1.15±0.33)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下沉、异位骨化、骨质溶解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解剖型股骨假体置换治疗重度DDH,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肢体短缩,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为天南星族药用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浙江省天南星族药用植物11种6变种1变型共45个样品叶的表面和横切面进行显做观察及其特征比较。结果:这些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栅表比,气孔的类型、分布、气孔指数,叶肉组织中草酸钙结晶体的形状、大小、分布以及针晶囊细胞的形状等特征有较明显的种间区别,且较稳定。文中以表形式描述了这些值物叶的显微特征,并列出显微特征检索表。结论:叶的显微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1)有利于此类植物种类的鉴别;(2)对此族植物分属有重要意义;(3)为此族某些类群植物的合理分类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中医温阳消饮法中药消除水饮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角叉菜胶诱发豚鼠发生胸腔积液后,将其随机分为3组:A温阳消饮组;B模型+生理盐水组;C模型组。并根据造模后1、2、3、5、7天不同时间段将上述各组再分别随机分为5个亚组。以经方苓桂术甘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作为温阳消饮法代表方给动物灌胃给药后,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豚鼠胸膜间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①A5组、A7组的胸液量较B5、C5、B7、C7、A1等组有显著性差异;②A1~A7组胸膜间皮细胞胞浆内的细胞器清晰可见,细胞膜表面的微绒毛随给药天数增加而增多、变长;B1~B7组与C1~C7组的细胞器出现日益严重的炎性变化,其微绒毛由减少至消失。结论:温阳消饮法中药能保护角叉菜胶致豚鼠胸腔积液病变的胸膜间皮细胞,并逐渐减少其胸液量,其作用与给药天数呈正相关;推断温阳消饮法减少胸液量的机理,可能与影响胸膜间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的数量与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