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9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肌部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eular septal defect,MVSD)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VSD,后者主要为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室间隔穿孔等[1].外伤性MVSD由于发生的特殊性和极低的发病率,以及伴发的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因素,目前介入治疗缺乏足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2.
肺动脉高压合并小缺损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HD)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病率约为8/1000,而30%未接受手术矫形的CHD患者会出现肺血管疾病,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发展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PAH)。目前随着CHD患者存活到成人的人数增加,成人先心病患者中肺动脉高压患病率约为5%~10%,并呈现随年龄增长的增高趋势,尤其是在房间隔缺损患者中。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及雷米普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时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ACS患者分为对照组、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30d干预后患者血清CRP和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30d后,对照组与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无明显降低(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血脂水平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4组ACS患者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CRP水平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CRP水平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有显著降低(P〈0.05);血清cRP水平与TC、LDL-C水平的变化无相关性。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在ACS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迅速降低血清CRP和血脂水平,且这是一种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波生坦(bosentan,BST)对慢性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右心室肥厚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HPH组、安慰剂组和BST治疗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常压常氧下饲养6周;其他3组大鼠置于低压低氧仓内8h/d,共6周,从第4周开始,每天给BST治疗组大鼠BST(100mg/kg)灌胃,安慰剂组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所有大鼠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收缩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以及右心室肥厚度[如右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室间隔质量),RV/(LV+S)]和右心室质量/体质量(RW/BW)。收集动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容积百分比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blot观察Cx43的变化。结果:BST治疗组大鼠的mPAP、RVSP、RV/(LV+S)、RW/BW及心肌胶原纤维容积百分比均较HPH组显著降低(P0.05),但血浆NO、ET-1的水平和心肌Cx43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BST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同时,还可抑制右心室肥厚和Cx43表达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糖尿病 (DM)对冠状动脉侧支血管(CCVs)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 1995 - 0 8- 0 1/2 0 0 0 -10 - 30做过冠脉造影的 DM患者 (排除冠脉造影正常和狭窄程度 <75 %的病例 ) 2 12例为 DM组 ;另选择同期入院的 2 12例非糖尿病 (NDM)并至少有一支冠脉狭窄≥ 75 %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根据 Rentrop分级方法对患者的侧支循环进行评分 .行左室造影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结果 两组冠脉狭窄程度相似 ,但病变血管数目 DM组 (1.78± 0 .6 0 )个明显高于 NDM组 (1.43± 0 .6 2 ) ,P<0 .0 1.平均侧支评分 DM组为 (2 .32± 2 .11) ,DM组为 (2 .6 8± 2 .2 6 ) ,P<0 .0 1.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DM组为 (4 8± 2 7) %,明显低于 NDM组(6 1± 2 2 ) %,P<0 .0 1.结论  DM组较 NDM组侧支循环形成不良 ,左室射血分数偏低 ,说明 DM是冠脉侧循环形成的抑制因素 ,并且影响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86.
随着近年来对卵圆孔未闭(PFO)研究的不断深入,PFO相关卒中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其处理策略已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相继制定了PFO相关共识或指南。目前,临床上除对PFO相关卒中患者进行介入封堵PFO外,PFO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接受PFO封堵的数量也快速增长,但PFO相关非卒中性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国内外尚缺乏指导性文件。为了规范PFO介入治疗,结合国内外PFO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多次讨论形成了《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87.
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中的价值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不同大小及不同性质周缘房间隔缺损封堵中的意义。方法53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经食管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或联合球囊充盈测量房缺大小后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20例较硬周缘房缺在超声检测房缺大小(16.8±8.8)mm后直接选择封堵器进行封堵,31例缘较软、摆动的房缺球囊充盈测量房缺伸展径(22.4±6.9)mm后选择封堵器封堵。超声所测房缺大小与所用封堵器大小、球囊实测值及球囊在X线下所测量房缺伸展径值相关良好,分别为r=0.930(P<0.01),r=0.921(P<0.001)及r=0.876(P<0.001)。剔除软缘房缺,则上述相关性更佳,分别为r=0.984(P<0.001),r=0.959(P<0.001)及r=0.948(P<0.001)。结论对于周缘较硬的房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指导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和封堵。而对于房缺缘较软者,应在球囊充盈情况下测量房缺伸展径后选择封堵器。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分析房间隔缺损 (ASD)直径的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测量的最大径与球囊导管测量的 ASD伸展直径 (BSD)的关系 ,探讨在 ASD介入治疗中用超声心动图测量 ASD最大值替代 BSD的可能性。方法 :全组共 5 4例 ,年龄 7.0~ 6 5 (30士 19)岁。按照 ASD边缘状况的不同分为硬缘组 (A组 ) :38例 ,超声显示房缺周缘较长、较硬者或 (和 )边缘为硬缘和极软缘组成 ,而剔除极软缘者 ;软缘组 (B组 ) :16例 ,超声显示房缺缘较软或甚软但较长者。结果 :1TTE和 TEE测量 ASD的最大径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均明显小于 ASD的BSD(P<0 .0 1) ;2 TTE和 TEE测量 ASD的最大径与 BSD显著相关 (r=0 .86 ,0 .83,P<0 .0 1)。 3A组 TTE和TEE测量 ASD的最大径与 BSD非常接近 ,相关程度更好 ;4B组超声房缺测值往往明显小于 BSD,相关较低。结论 :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仍应作为选择封堵器的“金标准”。对于房缺周缘为硬缘者 ,TTE能较准确地独立估测ASD直径并可代替球囊测量 ;对于房缺周缘为软缘者 ,则仍需应用球囊测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 1 b/Cd1 8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3 2例和正常人 2 0例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 1 b/CD1 8表达。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 1 b/CD1 8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 (P<0 .0 1) ;且 CD1 1 b/CD1 8表达的增加与心绞痛的发作有关 ,而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无关。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 1 b/CD1 8表达明显增加 ,其增加程度与心绞痛的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