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目的 通过观察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塞大鼠不同脑区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组、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组,采用自身栓子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别给予中药灌胃及尿激酶溶栓,Elisa法检测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塞后6 h,72 h,7 d,14 d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细胞-1β(1L-1β)、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等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能明显抑制TNF-α、1L-1β、ICAM-1蛋白的表达.结论 中药联合溶栓可减少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2.
补肾填精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蕾  张玉莲 《吉林中医药》2010,30(5):394-396
目前,补肾填精中药用治老年性痴呆的研究主要为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表明,应用补肾药物治疗老年痴呆可取得良好效果,基础研究主要从神经干细胞、神经内分泌网等不同作用途径来说明其治疗老年痴呆的作用机理。肾虚髓亏是老年性痴呆的本质特征,补肾填髓是治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23.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大鼠不同脑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组、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组,采用自身栓子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别给予中药灌胃及尿激酶溶栓,Elisa法检测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后6h、72h、7d、14d脑组织PAF、MC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能明显抑制PAF、MCP-1蛋白的表达。[结论]中药联合溶栓可减少溶栓后再梗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AF、MC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4.
郝霞  张玉莲 《北方药学》2014,(11):153-153
目的: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2012~2013年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026例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受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26例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中,总阳性率为42.66%,其中城市汉族受检者的Hp感染率为40.22%、城市蒙古族患者受检者的Hp感染率为43.42%、牧区蒙古族受检者的Hp感染率为50.20%。牧区蒙古族受检者的Hp感染率与城市受检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汉族与城市蒙古族受检者的Hp感染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42.66%,低于全国自然人群平均感染率。其中牧区蒙古族受检者的感染率最高,可能与牧区气候环境和医疗卫生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25.
目的比较使用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和人工心肺复苏的效果以评价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122例院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对照组采用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循环、呼吸恢复情况,复苏成功率及24 h存活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脉搏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1±1.8)min和(15.2±2.3)min,P<0.05〕;试验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70.8%和33.3%,P<0.01);试验组24 h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4%和23.6%,P<0.05)。结论 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在循环、呼吸恢复情况,复苏成功率及24 h存活率方面优于人工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426.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采血器采集血标本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76例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疾病组成等相近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静脉采血方式。观察2组皮肤血管损伤程度、疼痛程度分级、护理满意度。结果:皮肤血管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1%VS 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总体较低,0~1分居多,占78.41%,与对照组(6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分居多(83.75%),显著高于实验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3、4分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前及封管期间采血安全可靠,所得标本不仅不影响化验结果,且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27.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脑中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为益肾化浊方治疗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孕14 d小鼠胚胎NSCs,并以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处理,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基),模型组(5μmol·L-1Aβ25-35),Aβ25-35+益肾化浊方低剂量(0.1 mg·L-1)组,Aβ25-35+益肾化浊方中剂量(1 mg·L-1)组,Aβ25-35+益肾化浊方高剂量(10 mg·L-1)组,共5组,药物在Aβ25-35作用2 h后加入,培养至48 h后,进行检测。采用WST法检测益肾化浊方对NSCs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对NSCs分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GFAP+/DAPI)%比例上升,(Tubulin+/DAPI)%比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化浊方各剂量组均可以提高Aβ25-35损伤NSCs活力,降低(GFAP+/DAPI)%比例,升高(Tubulin+/DAPI)%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低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益肾化浊方可促进Aβ25-35介导的NSCs增殖,诱导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428.
张玉莲  李辉  程伟  王晓阳  封莉  肖慧 《放射学实践》2021,36(10):1283-1287
【摘要】目的:分析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MS)的CT及MRI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ERMS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ERMS患者影像学资料,13例行CT平扫及增强,1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5例ERMS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27岁,3例位于鼻部,5例位于腹盆腔,5例发生于泌尿生殖道(1例原发于宫颈),1例位于肛门,1例位于下肢。病灶最大径11.0cm,最小径3.3cm,平均(6.77±10.53)cm。15例ERMS均为实性为主单发病灶,边界清楚8例,边界不清7例。CT表现为与肌肉组织密度相近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MR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例因出血呈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或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分隔及壁结节强化2例;葡萄样强化6例;环形线样强化5例。2例鼻腔ERMS发生骨转移;9例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结论:ERMS的MRI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病变部位及强化特征、侵犯骨质及淋巴结转移等综合分析助于术前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429.
43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45例乳腺癌患者45个肿瘤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利用时间-强度曲线得到乳腺癌肿瘤中心区域、肿瘤边缘区域、肿瘤周围正常乳腺组织血流灌注参数上升时间( RT)、峰值强度( PI)、达峰时间( TTP)、流入斜率( WIS)以及平均渡越时间( MTT)并进行比较;同时将术后病理标本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MVD;比较不同MVD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和血流灌注参数。结果45个乳腺癌MVD平均(47.6±14.2)个/高倍视野,其中高MVD组(MVD>48个/高倍视野)21个(46.7%),低MVD组(MVD≤48个/高倍视野)24个(53.3%)。45个乳腺癌超声造影后除2个(4.4%)无增强外,其余43个(95.6%)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强。其中25个(55.6%)不均匀增强,27个(60.0%)有血流灌注缺损;37个(82.2%)增强形态不规则;25个(55.6%)向心性增强;32个(71.1%)有穿支血管;34个(75.6%)增强边界不清晰。乳腺癌肿瘤中心区域与肿瘤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相比,RT、TTP均缩短[(9.3±3.3)s vs (11.1±3.7)s,(25.3±5.9)s vs (27.5±6.4) s],PI 增高[(12.1±4.6) dB vs (9.2±2.8) dB],WIS 增大(1.0±0.4 vs 0.8±0.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01、-4.785、6.987、5.438,P均<0.05);肿瘤边缘区域与肿瘤中心区域相比,TTP缩短[(22.2±6.0) s vs (25.3±5.9) s],PI增高[(15.4±5.1)dB vs (12.1±4.6)dB],WIS增大(1.3±0.5 vs 1.0±0.4),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9、3.194、3.151,P均<0.05)。高MVD组乳腺癌不均匀增强、血流灌注缺损发生率均高于低MVD组乳腺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179、7.2024,P均<0.05);两组肿瘤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及穿支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MVD乳腺癌PI高于低MVD组乳腺癌[(18.2±5.6)dB vs (12.9±3.1)dB],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8,P<0.05);而2组RT、TTP及W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具有典型的增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微血管分布特征,有可能作为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