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报告了六岁男性童尸的双上腔静脉,并伴有双奇静脉一例。左、右上腔静脉之间无交通支。根据Mc-cotter氏的分类是最多的一类。按Donadio氏的分型则属于Ⅲ型或Nandy and Blair氏的Ⅳ型。兼有卵圆孔开放畸形。  相似文献   
22.
1.切断大白鼠坐骨神经后,相应的脊髓前角细胞的尼氏体溶解于术后第10天最显著,以后逐渐下降;核偏位在术后2—10天逐渐增加,至第10天出现最多,15天以后的核偏位不仅少于第10天,也少于第2天和第5天;细胞肿胀主要出现于术后10天以前阶段,15天后不明显;胶质细胞在15天后逐渐有明显的增多。由此可认为术后第10天以前阶段是急性反应期,10日后便进入恢复期; 2.切断大白鼠坐骨神经后,其相应的脊神经节细胞发生逆行清变。变化于术后2—10天急剧上升,至10—30天最明显(第10天后达高峰),第30天后即进入恢复期状态。变化细胞以小型细胞为最多,大型细胞最少,但各型病变细胞占各该型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却大致相同。各型细胞的急性反应期和恢复期的时间相差不明显。 3.脊神经节内变性细胞的恢复期较变性的前角细胞的恢复期出现得晚,变化持续时间较长。 4.在恢复期的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中都能看到浓染型细胞。 5.实验动物的健侧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也发生轻度变化。  相似文献   
23.
<正> 椎基底动脉系发支布于大脑后部、小脑和脑干,其缺血的主要表现是小脑和脑干的受累症状。患者出现体征的多样性和严重程度、脑血管造影及手术治疗等通常与血管的解剖学密切相关,故熟悉椎基底动脉系的形态对基础和临床医学均有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量已有不少报道,但有些资料尚嫌不足,为此,作者做了这方面的专题观察。  相似文献   
24.
长期接触三硝基甲苯(TNT)可引起晶状体混浊和周边视野损害。为研究这两种变化的关系,我们对某生产民用炸药的化工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铺药棉灸配合梅花针叩刺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西药组,每组60例。综合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病灶区、相应夹脊穴、曲池、外关、足三里、太冲等,叩刺后行铺药棉灸。西药组采用阿昔洛韦膏外用和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维生素B1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取效时间、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48/60)和98.3%(59/60),显著优于西药组的45.0%(27/60)和71.7%(43/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皮损情况、睡眠积分等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P<0.05),综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P<0.05);综合治疗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西药组(P<0.01,P<0.05);综合组随访复发1例(1.6%),西药组复发8例(13.3%),西药组有6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铺药棉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明显优于阿昔洛韦膏外用和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维生素B1,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6.
大脑后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脑后动脉分支及走行。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放大4—60倍,观察58例116侧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结果:大脑后动脉P1段左侧稍粗于右侧,P2、P3段管径左右变化较大,主要与后交通动脉的管径有关。大脑后动脉皮质支可分为:单干型、双干型、三干型、四干型和五干型。颞下前动脉和颞下中动脉合干起于颈内动脉尚属首见。结论:大脑后动脉供应枕叶的大部分和颞叶的底面,以及参与形成第三脑室的脉络丛。  相似文献   
27.
<正> 听神经瘤的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5—10%,其中位于小脑脑桥角者占71%。当经枕下入路进入小脑脑桥角时,术者将可遇到Ⅴ—Ⅺ对脑神经以及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和小脑上动脉。这些血管和神经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常有变异,故了解它们的局部显微解剖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国外已有报道,而在国内则较少系统记载。本文试图充实有关数据,提供解剖学和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8.
小脑下后动脉多数为每侧一支,仅有二侧为二支,起始部位如下:椎动脉167支,占81.87%可称为正常型;基底动脉4支,占1.96%;与小脑下前动脉共干19支,占9.31%;右小脑下后动脉10支,占4.90%,左小脑下后动脉4支,占1.96%。在异常型中,小脑下后动脉不仅可与小脑下前动脉共干,而且还有较  相似文献   
29.
中国人脊髓各段与脊柱位置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0具胎儿乃至成人的尸体上,观察了脊髓各段与脊柱的关系。一、第四颈段下界的位置:最高平C_2中1/3,最低平C_(4-5)椎间盘,不同年龄各组的平均高度,大多组在C_3中1/3处,只三岁及成人组的稍低,在平C_3下1/3处。二、第八颈段下界的位置:最高平C_(5-6)椎间盘,最低平C_7—Th_1间的椎间盘,各组的平均高度在C_(6-7)椎简盘处,只胎儿及一岁组的较高,在平C_6下1/3处。与国外资料相比,可见中国人脊髓颈部下界的位置比日本人及欧美人的稍高。三、第六胸段下界的位置:最高平Th_(3-4)椎间盘,最低平Th_(6-7)椎间盘,各组以平Th_5上1//3者较多。第六胸段下界的位置,显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如胎儿的平均高度在Th_(4-5)椎间盘处,成人的则在Th_5下1/3处。四、第十二胸段下界的位置:最高平Th_9上1/3,最低平Th_(11-12)椎间盘,胎儿乃至儿童以平Th_(9-10)椎间盘至Th_(10-11)椎间盘之间者较多,成人则以平Th_(11)者较多,故亦有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移的趋势。与国外资料相比,中国成人脊髓胸部下界的位置比日本人与欧美人的稍低一些。五、第五腰段下界的位置:最高平Th_(11)中1/3,最低平L_(1-2)椎间盘,胎儿的位置较低,以平L_1者较多,一岁乃至成人以平Th_(12)中1/3—L_1上1/5之间者较多,说明一岁以后,脊髓腰部下界的位置已无显著变化。与国外资料比较,可见中国人、日本人及欧美人之间无何显著差异存在。六、脊髓下端的位置:显然随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如胎儿以平L_2中1/3—L_3上1/3之间者较多,成人则以平L_1中1/3—L_2上1/3之间者较多。本文结果与上海第二医学院报导的结果一致。与国外资料比较,可见中国人脊髓下界的位置比日本人及欧美人高一些。七、颈膨大的位置:上界以平C_1下1/3—C_2上1/3之间者较多,下界以平C_7—Th_1间的椎间盘至Th_1中1/3之间者较多,最膨大处以平C_4下1/3—C_5中1/3之间者较多。中国人颈膨大最宽处的位置,与日本人的一致,而稍比欧美人的高。八、腰膨大的位置:上界的位置随年龄的增长逐步下移,如胎儿乃至一岁小儿以平Th_9中1/3—Th_(10)中1/3之间者较多,成人则以平Th_(10-11)椎间盘者较多。腰膨大的下界(即膨大最宽处),胎儿较低,新生儿乃至成人基本一致,平均高度在Th_(11-12)椎间盘—Th_(12)中1/3处。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0.
1.在140具尸体(280侧上肢)上观察了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吻合的有26例,占9.3%。依平泽氏分类法分为三型:第一型占19.3%;第二型65.3%;第三型15.4%。其中男性有19例(73%),女性有7例(27%)。左侧占12例(46%),右侧占14例(54%)。可以初步认为男性大于女性,右侧多于左则。 2.正中神经叉分为三类:单叉者有214例(87.1%);双叉者为33例(11.78%);三叉者为3例(1.12%)。 3.正中神经与旋前圆肌的关系,在288例上肢中,正中神经经过两个头之间下降有268例(95.7%);正中神经贯过肱头者有3例(1.07%);正中神经在肱头之下,缺少尺夫者有6例(2.14%);正中神经在肱尺头下方通过者有2例(0.73%);正中神经贯过额外头有1例(0.36%)。 4.对于旋前圆肌所出现的变异也进行了观察,旋前圆肌只有胧头,缺少尺头者有6例(2.1%);旋前圆肌有第三头(额外头)者有2例(0.75%);旋前圆肌尺头非常细小成为尺头痕迹者有4例(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