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695篇
预防医学   33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75篇
  9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发生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的三维脊柱畸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会引起患者外形改变,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甚至丧失行动能力,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脊柱畸形既会导致患者静态功能改变,如外形改变、平衡障碍;也会导致动态功能改变,如姿势、步态异常。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已有研究提出椎旁肌病变所导致的肌肉不平衡是其中重要因素。因此,准确评价椎旁肌功能变化,对于脊柱侧凸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椎旁肌进行了大量研究,方法包括肌肉组织活检、生化指标检测、影像学分析等。然而,相关文献对于椎旁肌病变是脊柱侧凸的致病因素还是侧凸所导致的继发改变尚无一致定论,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脊柱侧凸椎旁肌的病变机制。肌电信号作为人体神经肌肉活动的反应,其特征代表了肌肉功能状态的变化,可用于分析椎旁肌与脊柱侧凸疾病的相关性。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是指将表面电极粘贴于目标肌肉的皮肤上,在神经肌肉的调控下收集一系列生物电信号,进而分析肌肉活动的兴奋性特征。表面肌电分析手段主要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是以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等对动作过程中主要用力肌群、肌肉贡献率、肌肉之间的协调方式进行研究;频域分析是以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等用于研究肌肉疲劳。表面肌电分析为我们进一步解释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肌病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其作为能够直观反应肌肉功能状态的监测手段,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且相较于以上提及的其他研究手段,具有花费小、无侵入性及放射性、受试者接受度高等优势,该技术有望成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表面肌电技术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疾病中应用的总结性文献。本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特发性脊柱侧弯疾病椎旁肌病变研究方面表面肌电分析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总结其肌电信号特征,阐述了该技术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正>病例介绍患者,男,101岁,因摔伤致左髋部疼痛10 d于2022年2月23日由院外转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后转入创伤医学中心。患者10 d前不慎摔倒致左髋部疼痛,伴左下肢活动受限,无头昏、恶心、呕吐、胸闷、气促等不适,院外予以治疗(具体不详),后考虑患者高龄,病情重,故转诊我院。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以“左侧股骨颈骨折”收入创伤医学中心住院治疗。患者精神可,大小便如常,睡眠欠佳。既往史:一般情况良好,无过敏史;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与碘化铯涂层的常规平板探测器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前者在小儿四肢X线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需行四肢X线摄影的80例小儿患者完全随机分别使用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和碘化铯涂层的常规平板探测器进行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的解剖结构清晰度进行评分。结果2名阅片人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四肢解剖结构的显示清晰度比较,两种成像系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种成像系统的mAs值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应用于小儿四肢X线摄影在合理的检查剂量下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其成像质量和检查剂量近似于碘化铯涂层的常规平板探测器;并使体位摆放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04.
腹腔游离体又称“腹腔鼠”,临床少见,诊断较为困难,常在术中偶然发现。本文分析北京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例术后诊断为腹腔游离体(PLB)的高龄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加以总结。我们通过PubMed和知网数据库检索到了文献报道的PLB案例(含本例)共86例,案例年龄从16岁到8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男性66例(76.7%),女性20例(23.3%);多数患者是无症状或术中偶然发现的,部分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诉就诊,少数可表现为尿频、尿潴留。PLB大多单发存在,占80例(93%),仅6例(7.0%)为多发;术前常误诊断为膀胱结石、胆道结石、畸胎瘤、间质瘤等。术中发现PLB可位于盆腹腔的各种位置,盆腔区最常见为52例(60.5%)。发现PLB时最大径可达20 cm,通常长径大小为1 cm~10 cm。腹部外科相关科室(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应该重视PL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减少因误诊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3年9月对符合重症肝炎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实施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液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存活率为68.6℅;治疗结束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为(39.53±17.43)pg/ml,白介素-6(IL-6)水平为(34.37±13.65)pg/ml,干扰素(IFNγ)水平为(40.79±12.51)pg/m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L-12水平为(300.64±173.82)p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d患者TNFα水平为(68.73±23.54)pg/ml,IL-6水平为(62.79±13.62)pg/ml、IL-10水平为(34.23±17.72)pg/ml、IL-12水平为(126.69±47.59)pg/ml、IFNγ水平为(49.52±17.56)pg/ml,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疗法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炎性介质,同时促进有益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6.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作为腔内泌尿外科尿石症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之一,准确、安全、有效的穿刺通道的建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临床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穿刺通道有经12肋下、11肋间、10肋间三种,引导方式有B超、X线、CT等。本文从解剖学、临床研究、手术并发症等角度就B超引导下经11肋间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7.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现报告1例31岁男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因伴有重度血小板减少并大面积肺栓塞的介入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探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19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16~71岁;左侧30例、右侧15例。均采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术中通过C臂X线机透视观察骨折对位和颧弓弧度情况,以骨折对位良好和颧弓自然弧度恢复、目测最大张口度明显改善为骨折闭合复位满意;术后3~6个月,通过对比手术前后最大张口度的变化和CT测量双侧颧弓突度差值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并结合临床和CT表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5例中,44例经1次复位即获满意效果,另1例经2次复位后满意;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CT复查显示45例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最大张口度术前为(2.76±0.37)cm、术后为(3.91±0.15)cm, CT测量双侧颧弓突度差值术前为(4.43±0.28)mm、术后为(0.47±0.09)mm,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52、93.281, P值均<0.05)。手术疗效评价为Ⅰ级42例,Ⅱ级3例;依视觉模拟量表评估45例患者满意度为99.50%±2.15%。结论 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是一种安全、高效、易于掌握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厄贝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蛋白尿治疗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诊的68例早期蛋白尿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比较观察。其中实验组34例接受常规疗法联合厄贝沙坦用药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2.3%。结论厄贝沙坦在早期蛋白尿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