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男,29岁.咽部异物感9个月,加重伴吞咽困难1个月,于2009年10月23日就住我院.患者9岁时不慎吸入气球膜出现憋气,至当地医院检查未发现异物,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入院后,临床检查:咽腔狭窄,咽部黏膜慢性充血.  相似文献   
12.
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表现。男18例,女48例,年龄18-21岁。其中55例为参加入伍基础训练的新兵,11例为参加高强度正步训练的老兵。结果 单纯耻骨下支骨折62例,其中右侧26例、左侧30例、双侧6例,同侧耻骨上下支双骨折4例。3例发病2周内X线检查为阴性;66例4周至8个月X线检查有明显的透亮骨折线(34例)或(和)致密骨痂(65例)。结论 X线检查是本病首选的影像手段,大多数病例根据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3D重建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3D重建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脊柱侧弯的患者,在磁共振扫描中,采用自旋回波T1WI及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扫描完成后,将各序列分别进行3D重建,在1幅图像上显示整个脊柱及椎管内脊髓全貌。结果:16例均可在1幅图像上完整显示扭曲的脊柱及椎管内脊髓全貌,了解脊柱侧弯的程度,椎管内脊髓受压变形改变及脊髓内的病变和其完整的范围。结论:磁共振3D重建技术的应用,准确直观的诊断了脊柱畸形病变,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比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面积烧伤患者通常合并吸入性肺损伤,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救治关键。现将我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28例烧伤患者连续胸部X线动态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将t-PA应用于急性脑醒塞的治疗尚少文献报道。我科近3年应用t-PA做项内动脉插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取得显著效果,并设尿激酶同等方法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1。由于插管介入性溶栓治疗使t-PA的用量大大减少,使价格昂贵的t-PA在我国能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 29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1年,复发10天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以下午明显,体温波动于38.5~39.5℃,最高达40.2℃,未服退烧药体温可逐渐降至正常,伴咳嗽、咳白色粘痰,约30口/日,曾间断静滴抗生素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约3个月后,患者转为持续发热历时5个月,曾在外院诊断为中叶综合征,给予氧哌嗪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红霉素、泰能、利复星等静滴,患者仍有发热.  相似文献   
18.
病例 男, 22岁,反复咳嗽,咯白色粘痰,并有盗汗乏力 14个月,加重伴痰中带血 1月。查体:体温 36. 3℃,脉搏 84次 /分,呼吸 20次 /分,血 18/12kPa。一般情况好,胸腹无异常。胸片检查:左下肺透光度高,下叶后基底段见小结节影,心脏及两膈未见异常 (图 1)。 CT检查: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粗大迂曲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晰,整个后基底段透光度高,肺纹理稀少,小叶间隔变薄且消失 (图 2, 3)。 DSA检查:肺动脉造影见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形态及走行正常,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分支缺如 (图 4)。支气管动脉造影见双侧支气管动脉显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化疗方案:2HRZE(S)/4HR。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1月后复查胸部X线及B超,6个月后再次复查上述指标。结果1个月后治疗组胸液控制率95%,显效50例(83.3%),有效7例(11.7%),无效3例(5%),6个月总有效率98.3%。对照组胸液控制率75%,显效11例(18.3%),有效34例(56.7%),无效15例(25%),6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能有效提高胸液控制率,减少胸膜肥厚与粘连。  相似文献   
20.
结核性胸膜炎是我国最常见的胸腔积液,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用药方法欠妥、不及时抽液、发现晚等因素,形成胸膜粘连肥厚,房隔及包裹的发生率达到30%[1],影响肺功能,可形成结核性脓胸。2002年3月—2006年3月我科对经确诊的66例结核性胸膜炎伴肥厚黏连房隔形成的患者,通过胸腔细管引流并腔内注射异烟肼及尿激酶的疗效进行观察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