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患者男,35岁。因左手拇指黄色结节1年,于2017年6月15日至我院就诊。患者于3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左手拇指伸侧出现一针头大丘疹,未予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大成结节,无瘙痒和疼痛等。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  相似文献   
102.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心肌毒性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心肌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和雷公藤甲素组,连续灌胃7周后断头处死,用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法,从形态学方面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心肌的病理损害和毒性机制。结果光镜下可见雷公藤甲素组大鼠左心室心肌间质扩张充血,有灶性出血;电镜下可见雷公藤甲素组心肌有水肿,少数线粒体肿胀,嵴突破坏,肌质网扩张。结论心肌对雷公藤甲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较长期服用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心肌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背景:髓内钉、钢板和外固定支架在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上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效果以及生物力学特点。 方法: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45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在治疗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评估患者的治疗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股骨骨折治疗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点,并与髓内钉和接骨板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手术时间1.0-2.5 h,平均1.5 h;出血量100-400 mL,平均出血量200 mL;骨折愈合时间4.0-6.0个月,平均4.5个月。手术后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肢体功能评价,优40例,良2例,中3例,优良率为93.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符合骨折生物力学内固定的特性,是集锁定钢板、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优势为一体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股骨骨折的治疗上具备操作简单、适应证广、临床疗效满意的特点,是股骨干粉碎骨折治疗的一种新选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排石利胆汤治疗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排石利胆汤,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排石利胆汤治疗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科室2012年7月~2013年8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共29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估骨折复位效果及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29例患者,手术时间70~180min,出血量200~1200ml.随访4~1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医源性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发生.按Matta标准,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均为优.肢体功能评估依据Majeed评分标准,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于骨盆骨折具有操作灵活、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早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远期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06.
肝硬化与胆石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永红  夏培君  张武 《山东医药》2001,41(14):11-12
采用B超观察416例肝硬化患者及390例无肝病对照组的肝胆系统影像学改变。结果表明:肝硬化胆结石发生率为35.6%(148/416),明显高于对照组11.0%(43/390);胆管为结石最好发部位,年龄越大、肝硬化越亚重、血清胆红素(BIL)越高者胆结石发生率越高,未发现胆硬化病因、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氮酰转酞酶(γ-GT)、碱性磷到酶(AKP)、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对胆结石发生率有影响。认为肝硬化患者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与年龄、肝功能降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超声鉴别方法及其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普外科住院拟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06例患者行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确认腹壁下动脉与腹股沟疝的关系,凡疝囊自腹壁下动脉外侧、前方通过者诊断为斜疝,而疝囊自腹壁下动脉内侧通过、将其向外前方推挤者诊断为直疝。超声诊断与腹腔镜疝修补术结果比较。结果腹股沟疝患者共106例。其中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94例,直疝12例,纠正术前临床误诊3例。术前超声诊断明确,106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有效指导腹腔镜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8.
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尖锐湿疣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并与醋酸白试验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生于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形成的病因极其复杂 ,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但疗效多不巩固、复发率高。笔者自 1995 -0 2~ 2 0 0 0 -0 2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98例 ,疗效满意 ,复发率低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0例均是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均为按疗程用药系统治疗 ,1年后随访的病人 ,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98例 ,男 69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大者 63岁 ,最小者 12岁 ,病程最长者 35年、最短者10d ,其中胃溃疡 30例 ,十二指肠溃疡 61例 ,复合溃疡 …  相似文献   
110.
张武  徐如平 《陕西中医》2001,22(6):375-376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多年,依照“辨证论治”原则,以易黄汤加减变化,治疗带下病收效显著,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脾虚型 临床表现为:带色白如涕,绵绵不断,无臭,面色失华,精神疲倦,四肢不温等。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止带。方药:易黄汤加减:山药(炒)、芡实(炒)各30g,黄芪20g,党参15g,白术(炒)12g,白果(打碎)、车前子(酒炒)、陈皮各10g,砂仁(后下)6g,甘草(蜜炙)8g。若兼有恶寒,周身酸楚的表证者加荆芥、防风、白芷;若兼有院腹胀,肠鸣,便溏,中焦寒湿者加肉桂、干姜、木香温中行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