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3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早期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迁移的方式以及与时间的关联性。方法:选用生后1(postnatalday1,P1)、3、10、14、21d的SD大鼠各3只,雌雄不限。常规灌流固定,完整取出脑组织,使用恒冷冰冻切片机切脑片,片厚10μm。脑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结果:(1)SD大鼠生后1~2周,白质区可见圆形、阿米巴样、初级分支状小胶质细胞,数量由少到多,至P10达高峰;灰质区细胞呈多形性改变,以初级分支状细胞为主,数量逐渐增多;(2)小胶质细胞迁移入脑的路径主要有脑室、脑膜和血管路径。迁移方式为"切线式"迁移和"放射状"迁移。结论:(1)SD大鼠生后早期小胶质细胞一直处于连续的、动态的发育过程,至P21接近成熟;(2)在此阶段,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或初级分支小胶质细胞沿白质通路迁移,P10达迁移和增殖的高峰。  相似文献   
52.
从住院病人来源分析探讨我院医疗市场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楠  刘霞  张虎军  蔡锋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55-1257
通过调查医院住院病人来源构成特点、来源方式以及选择我院就医的原因,了解医院服务范围,确定医院服务重心和拓展方向。现将凋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张楠楠  马瑶  邓凯  毛新民  姚蓝 《中药材》2018,(4):949-954
目的:探讨两色金鸡菊黄酮取物对高糖高脂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糖高脂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建立体外糖尿病肾病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两色金鸡菊黄酮提取物进行干预,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合细胞形态学观察确定黄酮提取物的使用浓度后将细胞共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两色金鸡菊黄酮提取物25、50、100μg/mL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因子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分子Smad2、磷酸化Smad2(p-Smad2)、Smad4、NADPH氧化酶4(Nox4)蛋白研究两色金鸡菊黄酮提取物的抗纤维化机制。结果:两色金鸡菊黄酮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高糖高脂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纤维化因子的表达。结论:两色金鸡菊黄酮提取物能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的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_1/Smads/Nox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4.
基于医学工程学的发展历史,从医学设备的研发、管理、维护、质量控制4方面阐述近年来医学工程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向,详述生物医学工程学在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包括设备管理、维护、质量保证和计量4项工作。同时,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如何在医院建设中发挥自身职能进行相关探讨并给以帮助。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上颌前牙两种瓷贴面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不备牙瓷贴面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瓷贴面修复的82颗上颌前牙,其中33颗采用不备牙瓷贴面,49颗为传统备牙瓷贴面。使用改良瑞格(Ryge)标准分别在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随访和评价,综合比较瓷贴面的修复效果。结果不同复查时间两组A级的全冠百分数均在80%以上,A级+B级达100%,两组间临床评价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临床修复效果无差异。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备牙贴面作为临床修复方案的选择之一,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6.
目的:优选生脉分散片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及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壳聚糖絮凝沉降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液浓缩程度、壳聚糖用量、静置时间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人参皂苷Rg1,Re质量分数分别为0.251%,0.074%。最佳纯化工艺为提取液生药质量浓度1 g·mL-1,壳聚糖用量10%,静置时间12 h;人参皂苷Rg1,Re质量分数分别为0.394%,0.116%。结论: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合理,为生脉分散片的剂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围术期外源性褪黑素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和血清S100β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65~7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30)和褪黑素组(M组,n=30)。M组于麻醉前3天晚,术前90 min及术后1天晚分别服用褪黑素6 mg;C组给予服用安慰剂。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6小时(T1)、术后24小时(T2)、术后48小时(T3)、术后72小时(T4)采集右颈内静脉血监测S100β。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记录T0、T2、T3、及T4时点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C组T1-2时点S100β明显升高(P<0.05)。与T0比较,M组T1-4时点S100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M组T1-2时点S100β明显降低(P<0.05)。术后72小时内M组谵妄的发生率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口服褪黑素能够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降低术后血清S100β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对低温等离子辅助下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CAFESS)患者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探讨CAFES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CAFESS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局部变化过程进行6~9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患者鼻塞、头面部胀痛、流脓涕、鼻涕倒流、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并有其他症状的缓解。SNOT-20评分由术前的(22.53±6.26)分减少为术后6个月的(7.80±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41,P<0.05)。Lund-Kennedy评分由术前的(4.30±1.15)分降低为术后6个月的(1.17±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47,P<0.05)。鼻内镜检查:术后第6周,部分患者鼻腔黏膜开始上皮化,直至第12周所有患者鼻腔黏膜完成上皮化。结论:CAFESS是继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项新技术,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尿酸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Bβ链-1420G/A、-993C/T、1689T/G、BsmAIG/C、I6I/D、345C/T和HinfI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Fib和聚合功能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940例,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生化、尿酸、血浆Fib,以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max)和FMPV/Amax等反映Fib聚合功能的指标,并检测Fib Bβ链7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依据尿酸值将人群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11例和正常尿酸组829例,分析尿酸异常与血浆Fib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1420GG型、-993CC型、1689TT型、BsmAIGG型、HinfIAC+CC型人群FMPV/Amax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I6II型、345CC型人群Fib、FMPV、Amax、FMPV/Amax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以尿酸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依次筛选出男性、VLDL-C、肌酐、体质量指数、尿素、血糖、高血压及FMPV/Amax等指标(P<0.05,P<0.01)。结论高尿酸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非仅通过影响血浆Fib系统发挥作用,而可能还与高脂血症、血糖异常以及引发的特殊类型慢性炎性反应共同参与其发病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银屑病相关急性白血病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银屑病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9例银屑病相关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42岁(13~76岁),中位银屑病史10年(1~30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3例(59.0%),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3例(33.3%),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3例(7.7%);复发9例,其中APL 4例,AML 4例,B-ALL 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ML-RARα融合基因异构体类型和银屑病史为APL复发患者的影响因素(均P〈0.05),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均不是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银屑病相关APL和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6%(22/23)、46%(6/13),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6%、44%,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77%、38%。结论 银屑病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以APL居多,预后较好;银屑病相关AML、ALL患者CR率及长期生存率低,后期应考虑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