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糖尿病肾病(DN)早期常缺乏明显临床表现。一旦发现,患者肾功能常已进入难以治愈的中晚期,因此DN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早期诊断肾脏疾病通常借助于ALB‘TRF、IgG等尿微量蛋白,以及常规检测,由于敏感性太低,大多数早期肾脏损害(尤其是早期的肾小管损害)往往不能及时作出诊断。同时测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患者的尿视黄结合蛋白(RBP)和N一乙酸卜D一氨基葡萄糖音酶(NAG)来进行早期诊断,预期较好,现报道如下。l材料和方法l.l实验对象1.1.l正常对照组3O例:为我院体检人员,年龄4O~60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52.
郑州市结核病人群中HIV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结核病人群中HIV感染情况,为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和关联保密的方法,对郑州地区7个结防机构2007年8月11日—11月31日就诊的活动性结核病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初筛,初筛阳性者做免疫印迹(western-blot)确认试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新登记结核病1583例,HIV阳性者9例,感染率0.6%; HIV感染病人年龄在13~60岁,男性组HIV感染率0.6%,女性组感染率为0.2%; 不同年龄活动性结核病人中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占88.9%;农村户口结核病人HIV感染率0.6%,城镇户口结核病人HIV感染率0.4%。固定人口HIV感染率0.7%,流动人口HIV感染率0.4%;HIV感染途径,采血浆、输入血液传播4例 (44.4%),异性传播2例(22.2%);HIV阳性以新病人为多。涂片阳性。结论郑州地区结核病人群中HIV感染率0.6%;HIV阳性以新病人为主;结核病人群中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青壮年。  相似文献   
5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与心钠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例正常人和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浓度,结果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ET和A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ET、ANP的浓度与病程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一致性(各组间P<0.01)。ET与ANP浓度变化呈高度负相关(γ=0.987,P<0.01)。提示ET可作为衡量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的一个指标;ANP可能为ET的拮抗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或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河南省结核病疫情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河南省结核病防治策略。方法:在总结阐述结核病疫情形势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河南省结核病防治对策。结果:河南省结核病疫情呈现四高一低特征,即高患病率、高感染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贫困、管理不到位、正规治疗率低、耐药病人增多、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不到位、防病意识缺乏是河南省结核病疫情的影响因素。结论:强化政府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项目带动全面、加强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等策略是河南省结核病疫情的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5.
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蛋白芯片技术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检测 ,并作了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实验组 :15 7例均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其中子宫、卵巢癌 2 1例 ,子宫肌瘤 16例 ;乳腺癌 30例 ,乳腺纤维瘤 2 4例 ;胃癌 36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 30例。以上均经病理诊断证实。1.2 方法  1早上空腹抽血 4 ml,分离血清上机测定。 2蛋白芯片检测法 :用 Ca12 5、Ca15 3、Ca199的单抗结合在固相基质上 ,以酶作标记 ,发光剂为底物 ,通过蛋白探针 ,特异性地捕获样品中的靶蛋白。化学发光法 :用 Ca12 5、Ca15…  相似文献   
56.
将动物肺组织中分离,提取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用于家兔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结果表明:家兔急性肺水肿前或肺水肿后即刻从气管中滴注PS组与对照组相比PaO2、肺水量、存活时间均有显差异(P<0.01);急性肺水肿后即刻从静脉给PS组与对照组相比,PaO2有差异(P<0.05),而肺水量、存活时间的差异无意义(P>0.05)。提示在出现肺水肿前或肺水肿后即刻从气管滴注外源性PS对维持泡稳定性、阻止肺行细血管内体液向肺间质和肺泡内渗出、防止因PS系统紊乱所导致的进行性肺功能恶化等方面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7.
河南省人间布氏菌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布氏菌病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1981~2003年布氏菌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疫情活跃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981~2003年全省检出新发布氏菌病人1895例,年发病率(0.001~0.2)/10万;病例散布在72个县(市、区),其中偶发县有56个,散发县有10个,高发县有6个;80年代病例较少,90年代缓慢增加,2000年以后大幅度增加。发病时间以2.7月较多,发病人群以饲养放牧等农村人口为主。结论 河南省自90年代以来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活跃,疫情回升的原因与有关部门重视不够、财政投人不足、病畜难以淘汰、人群缺乏免疫保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检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1型糖尿病(1-DM)大鼠嗅球、下丘脑弓状核、海马、视上核及胰腺的胰岛素(insulin)、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GADA)含量变化,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在1-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外周关系。方法用STZ制作1-DM大鼠模型,测定正常对照组与1-DM大鼠4周(W)、6W、8W、10W的嗅球、弓状核、海马、视上核及胰腺insulin、GADA的含量变化,并作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大鼠嗅球的insulin含量与弓状核、海马、视上核比较,前者含量显著高于后三者(P<0.01);1-DM大鼠8W组与10W组嗅球insulin含量最低,GADA含量最高;与4W组、6W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鼠嗅球的insulin、GADA含量变化与胰腺有高度正相关(r=0.9932,P<0.01;r=0.9637,P<0.01)。1-DM8W组嗅球、胰腺的insulin及GADA含量与10W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表明:insulin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核,但中枢神经核是否通过insulin信号传导,调控和协同1-DM形成尚待研究。研究中枢insulin、GADA水平的变化及与外周关系,为探讨中枢与外周在1-DM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胰岛素信号及信号传导与反馈等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检测链尿佐菌素(STZ)诱导Ⅰ型糖尿病(1-DM)大鼠嗅球、下丘脑弓状核、海马、杏仁核及胰腺的胰岛素(Ins)、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含量变化,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在1-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外周关系。方法: 用STZ复制1-DM大鼠模型,测定正常对照组与1-DM大鼠4、6、8、10周的嗅球、弓状核、海马、杏仁核及胰腺Ins、GADA的含量变化,并作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大鼠嗅球的Ins含量显著高于弓状核、海马、杏仁核(P<0.01); 1-DM大鼠8周组与10周组嗅球Ins含量最低, GADA含量最高;与4周组、6周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大鼠嗅球的Ins、GADA含量变化与胰腺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32, P<0.01; r=0.9637, P<0.01)。1-DM 8周组嗅球、胰腺的Ins及GADA含量与10周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DM 大鼠嗅球、弓状核、海马、杏仁核的Ins减少与GADA的增加,以嗅球为最显著,其变化与胰腺含量变化呈显著相关,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1-DM的发病有关。嗅球在胰腺产生GADA,胰岛释放Ins减少,胰岛功能衰竭等过程中,可能有中枢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0.
ACL—2000血凝仪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血凝检测法已无法完成血栓和止血的全面研究和快速准确的临床实验诊断。ACL-2000型血凝仪是美国库尔特公司九十年代设计并生产的高技术水平的分析仪器,该机不但能替代手工法及避免手工法导致的不可靠性,而且能完成传统血凝法无法完成的血凝项目,为了全面了解和使用好该仪器,我们进行了有关项目的对比实验,现报道如下。1应用评价1.1线性测试用不同浓度的PT、FIB、APTT标准定值血浆分别测试三次,以。值表明线性关系,标准定值与实际测定值作相关处理,算出r值,结果见表1。1.2精密度测定取同一样本在一天内连续测定2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