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7篇
  3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毕华强  李晓武  刘辉  张曦 《重庆医学》2017,(36):5044-5046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构建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恢复灌注后12 h,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表达情况,并检测肝脏活性氧、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及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变化,评估肝功能情况.另一方面,构建PGC-1α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前转染,于缺血再灌注后,再以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表达,肝脏活性氧、ATP水平和血肝酶活性变化,评估PGC-1α表达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再灌注肝脏PGC-1α表达较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未手术)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肝脏活性氧族水平及ALT活性显著升高,而肝ATP产生减少(均P<0.05).PGC-1α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显著上调缺血再灌注肝脏PGC-1α表达,同时肝脏活性氧族水平及ALT活性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而肝ATP产生增加(均P<0.05).结论 PGC-1α表达有利于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92.
李志芳  张曦 《安徽医学》2017,38(1):38-4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胎盘组织瘦素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Q-PCR)法检测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30例ICP孕妇和12例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瘦素mRNA表达水平,其中ICP患者按不同临床分度、不同孕周分类。结果①瘦素mRNA在42例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②15例轻度ICP组瘦素mRNA水平(0.2206±0.1701)U/μL、15例重度ICP组(0.1769±0.1470)U/μL及12例正常妊娠组的瘦素mRNA水平(0.1545±0.1773)U/μ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13例ICP足月产组瘦素mRNA水平(0.2855±0.1734)U/μL、17例ICP早产组为(0.1325±0.1087)U/μL、正常妊娠组为(0.1545±0.1773)U/μ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1,P=0.024),但两两比较, ICP早产组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瘦素在足月产ICP患者中呈高表达趋势,缺氧可能是主要原因,胎盘组织中瘦素mRNA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胎盘功能,可能参与ICP发病。  相似文献   
993.
产科分娩镇痛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为一复杂的生理过程,产程中强烈的疼痛不仅可导致产妇焦虑烦躁,全身衰竭,而且可使宫缩不协调,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母儿酸碱平衡失调等。因此,有效控制分娩疼痛是十分必要的。分娩镇痛有多种方法,归纳起来有2大类:非药物分娩镇痛法和药物分娩镇痛法,分述如下。1 非药物分娩镇痛法即精神预防性分娩镇痛法,早在1933年Read[1]就提出“自然分娩法”照顾支持产妇,消除恐惧,以后又出现按摩法,催眠术等。目前国际上推荐回归自然的Doula[2]陪伴分娩,即产前开始宣教,在分娩过程中给予生理上、感情上、心理上的支持,在全身放松的情…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氧化亚氮吸人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地选择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氧化亚氮吸人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观察组的痛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其他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氧化亚氮吸人镇痛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异氟醚吸入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异氟醚吸入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75例产妇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5例 ,于分娩活跃期分别吸入体积分数为 0 2 0 %~ 0 75 %异氟醚 (A组 ) ,体积分数为 30 %~ 5 0 %笑气 (B组 )和空气 (C组 ) ,用视觉模拟 (VAS)评分观察镇痛效果 ,记录各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以及胎心率的变化 ,羊水粪染率 ,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分析。A、C组分别于用药前及分娩后取母静脉血和脐血测定血清中氟离子浓度 ,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疼痛分数明显下降 ,低于B ,C组 (P <0 0 5 ) ;宫缩应激试验 (CST)评分 ,羊水粪染率 ,Apgar评分 ,分娩各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 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组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分娩后母血氟离子浓度与用药前及C组比较 ,无明显增高 (P >0 0 5 ) ;脐血氟离子浓度平均为 (4 47± 1 2 1) μmol L ,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远达不到毒性阈值。分娩后A、C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 :吸入异氟醚分娩镇痛效果显著 ,优于吸入笑气镇痛 ,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状况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综合性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性分娩镇痛法即精神预防加药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 738例进入不同产程阶段的产妇根据产程进展的程度及产妇对镇痛的要求不同 ,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和精神预防法分娩镇痛 ,即实验组 ,并将 6 0 0例进入产程而未实施药物镇痛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实验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 10 0 % ,满意率为 70 %以上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 ,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 (P <0 0 5 ) ,对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综合性分娩镇痛法安全、有效、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对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住院时间超过48 h的全部住院患者.根据住院记录、护理记录和医院感染登记报告系统采集患者相关的临床、护理操作和医院感染相关资料.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风险关联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患者共7 381例,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771例,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484例.对全部7 381例患者和其中6 026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分析结果十分接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心静脉置管使医院感染风险显著增加(OR全部=6.66,95% CI:5.45~8.16;OR肿瘤=5.67,95% CI:4.59~6.99),但经多因素校正后关联均不显著(OR全部=1.14,OR肿瘤=1.16).但在住院时间较长(≥28 d)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心静脉置管显著增加了医院感染风险(OR=1.60,95% CI:1.04 ~2.45),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方式(OR=1.71,95% CI:1.07 ~ 2.76)和以贵要静脉为穿刺部位时(OR=2.69,95% CI:1.44 ~5.02)均与医院感染有显著关联.住院时间长、粒细胞缺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与医院感染有显著关联.结论 相对于其他危险因素,中心静脉置管使医院感染风险的增加在总体上不明显,但对长时间住院患者而言,中心静脉置管是相对独立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测量乙型肝炎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生命质量效用权重。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地坛医院4种疾病状态下的乙肝患者各60例,采用EQ5D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基于日本的人群偏好积分体系,利用多元广义线性模型评估各状态下患者的生命质量效用权重。结果:在校正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乙肝4个状态下患者的生命质量效用权重值为: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命质量效用权重值为0.818±0.038,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命质量效用权重值为0.802±0.033,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命质量效用权重值为0.632±0.053,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效用权重值为0.406±0.066。结论:患者患病程度越严重,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差,生命质量效用权重越低。  相似文献   
999.
轮状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建立准确 ,快速 ,简便的轮状病毒病原诊断方法 ,以及时明确诊断、有效控制病原的传播和防止滥用抗生素。  [方法 ] 用琼脂糖电泳法和乳胶凝集法 (LAT)进行检测和比较。  [结果 ] 琼脂糖电泳法检测阳性病例为7/2 8,乳胶凝集法检测的阳性病例为 6/2 8。  [结论 ] 电泳法可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乳胶凝集法可作为快速筛选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上海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全国抗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情况下,对上海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作一总结.方法阐述传染病的感染和传播的基本模式,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并对上海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结果、流调程序、流调与临床的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上海市非典的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2003年3月至7月20日,全市19个区县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例、疑似病例82例.留院观察病例1269例.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4165次,参加25888人次,平均对每例临床诊断病人进行流调9.88次,每次参与的流调人员为12人次;疑似和留观病人参加流调数为5.51次数和2.80次数,每次分别为8.10人次和5.87人次.追踪密切接触者33 000余人,其中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者333人,疑似和留观病人密切接触者分别为3237人和29 645人.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和留观病人与密切接触者之比为1:41.6、1:39.5、1:23.4.上海市SARS病人发病至初诊的平均时间为1.3 d,初诊至隔离的平均时间为1.5 d.SARS病例诊断与卫生部诊断标准的基本符合.参考实验室辅助诊断结果,排除SARS的疑似病例中60.98%为确诊肺炎,其次为上感10.98%.留观病人排除后,主要鉴别诊断为肺炎(66.51%),其次为上感(10.90%).支气管炎、军团菌和支原体肺炎感染也占一定比例.结论笔者对SARS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及疫点消毒处置等时效性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防SARS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