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6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658篇
内科学   373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940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472篇
  8篇
中国医学   475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3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5例,共57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并行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将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DSA)与MSCT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的敏感性为80%以上,特异性可达90%以上,且冠状动脉狭窄的阴性预测值为94%左右,诊断的准确率为81%。结论:MSCTA对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阴性预测值较高,对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基本能够满足冠状动脉疾病初步诊断的影像学需求。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aneous analgesia,PCIA)对学龄前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 (n=20),镇痛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曲马多5 mg/kg+地塞米松5 mg+昂丹司琼4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C组不予术后镇痛;收集术前1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患儿Wong-Baker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资料,并随访分别在T1-T4各时间点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其血浆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结果:2组患儿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Wong-Baker评分在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及分组与时间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儿血浆NE和5-HT水平在不同组别和不同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E、NE、5-HT水平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同一时间点行两两比较,T2-T4时P组患儿Wong-Baker评分和血浆NE、5-HT水平[(3.90±1.65)、(3.10±1.37)、(1.50±1.28)分;(514.13±75.32)、(441.32±69.53)、(364.83±49.33) pg/mL;(262.35±30.31)、(209.38±39.02)、(199.48±30.94) pg/mL]均显著低于C组[(5.30±1.63)、(4.50±1.10)、(2.40±1.23)分;(574.71±100.95)、(483.56±53.47)、(404.61±59.36) pg/mL;(290.81±47.31)、(248.40±48.52)、(232.16±33.75) pg/mL;P<0.05]。2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组患儿术后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C组(P<0.05)。患儿血浆NE、5-HT水平与Wong-Baker评分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38、r2=0.56(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PCIA用于学龄前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镇痛是安全的,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促进其术后恢复,并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3.
94.
<正>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5%,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1,2〕。老年胰腺癌患者体质较差治疗局限性较多,传统疗法多不适用。以往认为该病是对放疗抗拒的肿瘤,而且由于胰腺周围存在放射耐受性差的正常组织(肝脏、肾脏、脊髓、胃等),并不选择放疗。但随着放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及精确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放疗已成为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3〕。对于老年胰腺癌患者,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不良反应尤  相似文献   
95.
目的:在汉族老年群体中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4b/a和T786C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汉族老年患者521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S组266例和对照组255例。分别用PCR和PCR-RFLP方法分析4b/a和T786C多态性的基因型,同时对所有对象检验血脂等危险因素。结果:两个多态性处于连锁不平衡(LD)。两个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CAS组和对照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调整性别和年龄等多个CAS常见危险因素的前后,两个多态性各基因型与CAS的关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体型分析发现,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单体型4a-T与CAS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6,95%CI=1.11~7.40,P=0.030)。结论:在所研究的汉族老年人群中未发现eNOS基因4b/a或T786C多态性单独与CAS相关联,但二者构成的单体型4a-T可能是汉族老年群体发生CAS的独立易感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6.
氯吡格雷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其对血小板的抑制具有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存在抵抗现象而发生临床血栓事件。目前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就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方对外周血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视网膜分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以碘酸钠(NaIO3)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干性ARMD模型。造模后第1d,尾静脉注射3×106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BMS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蒸馏水组(12只,给予蒸馏水灌胃)及补肾益精方组(12只,给予补肾益精方灌胃)。另选12只健康C57BL/6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治疗14d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BMSCs在视网膜的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NT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补肾益精方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高于蒸馏水组(P<0.01);两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特异蛋白65(RPE65)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无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视紫红质(Rhodopsin)与GFP双染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补肾益精方组CNTF的表达高于蒸馏水组(P<0.05)。结论:补肾益精方能够促进外周血BMSCs在视网膜分化为胶质细胞,并促进CNTF的表达,这可能是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ARM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Hybrid技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靶血管及旁路通畅率.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10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165例.研究病例分为两组,Hybrid组和PCI组.入选标准:①合并前降支(LAD)病变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②随访期间无胸痛等不适主诉、无心血管不良事件、无住院治疗、症状药物控制良好的患者;③外科术者和介入术者均为经验丰富的医生.按照上述标准,电话随访同意接受造影复查的患者Hybrid组102例,PCI组157例.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50例Hybrid患者完成造影复查;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的统计方法抽取PCI组患者5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终点是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靶血管通畅率及二次血运重建率.结果 Hybrid组和PCI组各50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8.0±8.0)个月和(19.3±9.1)个月.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ybrid组LIMA-LAD旁路通畅率显著高于PCI组LAD靶血管通畅率(98%比80%,P=0.004);Hybrid组的LIMA旁路二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PCI组LAD靶血管二次血运重建率(2%比20%,P=0.008).结论 "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使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能获得良好的中期靶血管通畅率,其LIMA-LAD旁路通畅率显著优于PCI技术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通畅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膜表面核仁素(nucleiolin,NCL)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启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CL及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中磷酸化EGFR(phosphorylation EGFR,p-EGFR)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TPC-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CL及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56/56)和80.4%(45/56);NCL及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NCL的表达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5,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拮抗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的NCL或EGFR后,其p-EGFR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Transwell小室试验发现,拮抗NCL和EGFR后,可明显减少TPC-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P〈0.01)。结论膜表面NCL可能是EGFR受体信号启动的必要成分,可能通过EGFR参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以NCL为靶点将开拓肿瘤新的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