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城市家蝇(Musca domestica)的化学防制多以混配或复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为主,近10年来国内各城市均有家蝇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药性的报道。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主要是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Farnham发现kdr在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三维DSA与二维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比较三维(3D)DSA与二维(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2名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同行3D DSA和2D DSA检查,双盲法诊断3DDSA和2DDSA分别发现的动脉瘤的个数、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的关系是否清楚,动脉瘤囊内有无穿支。结果:发现的30个动脉瘤中3D DSA的假生数和假阴性数均为0;2D DSA的假阳性数和假阴性数均为2个。3D DSA对30个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均显示清楚,发现2个动脉瘤囊内有穿支;2D DSA仅对8个动脉瘤(其中4个后交通动脉瘤,3个前交通动脉瘤和1个颈眼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显示脉瘤(其中4个月后交通动脉瘤,个前交通动脉瘤和1个颈眼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显示脉瘤(其中4个后交通过动脉瘤,3个前交通动脉瘤和1个颈眼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显示清楚,无法证实动脉瘤囊内有无穿支。结论3D 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面明显优越于2D DSA。  相似文献   
73.
颅内动脉瘤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缺点,并探讨不同大小动脉瘤的栓塞技巧。方法:20例动脉瘤患者中,小动脉瘤8例(12mm),大动脉瘤7例(12-25mm),巨大动脉瘤5例(>25mm)。15例患者行动脉瘤腔内直接栓塞治疗,6例行载瘤动脉闭塞。结果:14个采用球囊行瘤腔内栓塞的动脉瘤中,3个月后DSA随访,10个动脉瘤被完全栓塞,4个动脉瘤部分栓塞。6例采用球囊行载瘤动脉闭塞的动脉瘤患者,3个月DSA随访皆未见动脉瘤显影。结论:颅内大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的可脱性球囊瘤腔内直接栓塞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外科不能手术或行瘤腔内直接栓塞治疗难度较大的某些动脉瘤,载瘤动脉的闭塞治疗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CT在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其在外科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的重要性。方法:对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CT检查,分析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与动脉瘤发生部位的定位关系以及CT对动脉瘤钙化和瘤腔内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和基底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在CT图像上可表现为特定部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在CT图像上可表现为特定部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能清楚显示动脉瘤壁和瘤颈的钙化及瘤腔内血栓的大小。结论:在CT图像上可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判断动脉瘤的发病部位,CT对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脑室、骶管持续引流治疗脑出血后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  44例脑出血导致脑室铸型的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2 3例 ,保守组 2 1例 ) ,治疗组在血肿清除的基础上行脑室、骶管持续引流 ,用尿激酶反复冲洗 ,椎管内给地塞米松 ,并用钙离子拮抗剂。保守组控制血压 ,甘露醇、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保守组愈后情况分别为痊愈 4例、0例 ,轻残 8例、 2例 ,重残 3例、 4例 ,植物生存 1例、 0例 ,病死率 3 0 4%、 71 4% ,脑积水 0例、 2例。两组病死率比较 (χ2=7 3 8,P <0 0 1)。结论 脑室、骶管持续引流是治疗脑出血致脑室铸型的有效方法 ,可降低病死率 ,减少肺部感染、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分类的过去和现状作一综述.同时对毛细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动静脉分流类畸形(包括脑/软脑膜动静脉畸形、脑/软脑膜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Galen畸形、髓内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定义、临床、病理生理、组织病理等方面作一概要性阐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骨龄鉴定适用性。方法从法律依据、骨龄鉴定的特点、骨龄鉴定结论适用等3方面,结合案例,论述如何使用骨龄鉴定。结果骨龄鉴定结果具有较大误差,应当结合其他材料,形成完整证据链,才能作为定案依据。结论骨龄鉴定应结合其他材料,综合推断犯罪嫌疑人真实年龄。  相似文献   
78.
张晓龙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00-3101
目的 探讨拔牙术后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拔牙术后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牙龈组织撕裂伤是拔牙术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多数患者经局部综合治疗后,出血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控制。结论 针对拔牙术后出血患者,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其对症处理,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9.
目的调查二连浩特羊寄生蜱种类及蜱携带病原情况。方法对蜱进行形态学种类鉴定,然后提取单只蜱DNA基因组及总RNA,使用PCR技术对莱姆病螺旋体、Q热立克次体、巴贝西原虫、斑点热立克次体、无形体、森林脑炎病毒、布尼亚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等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羊寄生蜱439只,包括亚东璃眼蜱、森林革蜱、草原血蜱。从森林革蜱中检测到斑点热立克次体1例,检出率为0.227 8%,其他病原未检出。结论在二连浩特口岸地区蜱种中存在斑点热立克次体感染。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对比正常人与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恢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受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及抗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抗体(HTA125)干预后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TLR4在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LA-B27阳性前葡萄膜炎恢复期患者10例,相同性别及年龄段的HLA-B27阴性正常人10例作为对照。抽取研究对象外周血分为以下5组体外培养PBMC:(1)正常人非LPS刺激组:加入终浓度为1mg·L-1的PBS进行培养;(2)正常人LPS刺激组:加入终浓度为1mg·L-1的LPS进行培养;(3)HLA-B27阳性患者非LPS刺激组:加入终浓度为1mg·L-1的PBS进行培养;(4)HLA-B27阳性患者LPS刺激组:加入终浓度为1mg·L-1的LPS进行培养;(5)HLA-B27阳性患者LPS+HTA125干预组:终浓度为5mg·L-1的HTA125预先干预PBMC 30 min后再加入1mg·L-1的LPS共同培养。分别于培养4h、8h、12h、24h后,利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NF-a、IL-10和(4)(5)组中IL-6的浓度。结果 LPS未刺激组,PBMC培养4h、8h、12h、24h后,HLA-B27阳性患者TNF-α浓度分别为(1329.46±155.09)ng·L-1、(1926.76±163.28)ng·L-1、(1424.61±141.63)ng·L-1、(526.98±112.29)ng·L-1,正常人分别为(562.83±106.45)ng·L-1、(839.57±73.98)ng·L-1、(559.60±88.48)ng·L-1、(200.81±51.39)ng·L-1,两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LA-B27阳性患者PBMC培养8h、12h、24h后,IL-10浓度分别为(145.51±26.91)ng·L-1、(259.16±32.71)ng·L-1、(435.98±134.54)ng·L-1,正常人分别为(63.57±17.28)ng·L-1、(123.21±15.73)ng·L-1、(247.82±32.10)ng·L-1,两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PS刺激后,正常人与HLA-B27阳性患者PBMC分泌TNF-α和IL-10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比LPS刺激前明显升高,且HLA-B27阳性患者升高更明显。HLA-B27阳性患者PBMC在LPS刺激后与LPS+HTA125干预组相比,后者各时间点分泌TNF-α、IL-10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HTA125干预组IL-6浓度在4h、8h时较单纯LPS刺激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LA-B27阳性患者PBMC对LPS的刺激更加敏感,抗TLR4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HLA-B27阳性患者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