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7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581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635篇
口腔科学   384篇
临床医学   1817篇
内科学   1054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382篇
特种医学   4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01篇
综合类   3579篇
预防医学   1619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1317篇
  17篇
中国医学   1384篇
肿瘤学   363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84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679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612篇
  2004年   622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医学院校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同时,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日益关注。因此,在新的医疗和高等教育体制下,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面临着巨大冲击。医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医学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教学的现状,初步探讨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2.
乙型脑炎病毒TaqMan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TaqMan技术,研究建立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JEV)的效果。方法根据JEV非结构蛋白基因NS3基因序列(GenBank序列号,U15763),结合生物学软件序列比对分析,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寡核苷酸探针,优化荧光RT~PCR反应条件后,以模板梯度稀释法及相关毒株对比扩增检验测定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引物和探针最佳浓度均为0.20uM,复性温度为55℃。方法至少检测出1 copy/止病毒RNA,与流感、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等病毒均无交叉反应。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hr左右。结论所建立的JEV病毒TaqMan荧光RT—PCR方法敏感特异,有助于JEV感染的实验室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73.
目的通过对文、理科大学生,城乡中学生的湿地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湿地保护的态度、在湿地保护方面宣传教育情况、湿地功能方面的认知情况等调查;找出问题,以采取相应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济宁市两所城乡中学和两所大学4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中学生,文、理科大学生湿地保护的基本概念熟悉程度、所获取湿地知识的渠道、以及湿地功能的了解程度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调查对象在湿地保护意识与知识等方面存在多项不足,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74.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无保护性同性性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无保护性同性性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对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近3个月行为学特征等。结果在所调查的541名男男性行为者中,分别有49.5%(268/541)和36.6%(198/541)的调查对象在过去的1个月与固定和临时男性发生过肛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3个月结婚/与女朋友同居(OR=3.00;95%CI1.40~6.40)更容易与固定男性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近1个月感觉到孤独(OR=0.47;95%CI0.28~0.78)较少与固定男性性伴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近3个月通过浴池/厕所/公园寻找男性性伴(OR=2.01;95%CI1.07~3.79)、近3个月未参加过艾滋病项目(OR=2.84;95%CI1.01~7.98)更容易与临时男性性伴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结论男男性行为者中无保护性肛交行为普遍存在,应加强对这个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降低其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雌孕激素及输卵管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米非司酮阴道给药(6ml/kg,1mg/ml)以及灌药口服给药(6mg/kg)后不同时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结合化学分离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研究血清米非司酮浓度和雌二醇、孕酮浓度以及输卵管内分泌液、输卵管组织中Ca2+浓度。结果:灌药口服给药组的各时间点血清米非司酮浓度均明显低于阴道给药组,1h,2h时间点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给药方式均可使血清孕酮水平降低,雌二醇浓度明显增加。阴道给药组孕酮的浓度最低值以及雌二醇浓度的最高值均明显早于口服给药组,0.5h,1h,2h时间点两组对比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米非司酮阴道给药与灌药口服给药对Ca2+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两种给药方式对输卵管生理状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阴道给药对血清孕酮、雌二醇的影响明显大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976.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我们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的要求,提高医学生的创新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主要措施,以期提高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77.
目的:调查陕南地区汉族人群9个STR基因座(D3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D7S820)的遗传多态性分布. 方法: 采用ABI-310分析仪对Profiler Plus系统的9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和四色荧光自动分析检测. 结果: 在449名无关个体中,共检测到104个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分布在0.0011~0.3579之间. 9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 9个STR基因座的多态信息量均大于0.6765,杂合度均大于0.7248,个体识别力均大于0.8751,非父排除率均大于0.4589,随机个体相同表型的偶合率在0.0405~0.1294之间. 结论:获得了陕西地区汉族人群9个STR座位的多态性分布资料;陕西汉族人群的9个STR座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亲子鉴定、个体识别和人类群体遗传学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78.
慢性活动性胸腔出血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而导致延误治疗或治疗措施选择不当。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闭合性胸外伤282例,并发血胸的217例,其中6例为慢性活动性出血,占2.76%。为了明确慢性活动性胸腔出血的病因,探讨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对6例活动性血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9.
刘新  张晓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103-103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及疾病谱的改变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EPAS1/H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及其相应正常胰腺组织中EPAS1、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分析其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EPAS1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正常胰腺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AS1蛋白、VEGFmRNA和VEGF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均《0.01).EPAS1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EPAS1、VEGF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分期、瘤体大小有关.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EPAS1和VEGF呈过量表达,EPAS1与VEGF显著相关,EPAS1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胰腺癌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