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8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90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74篇
内科学   23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科学   586篇
综合类   1174篇
预防医学   446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465篇
  10篇
中国医学   381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抗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7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其中13例(76.5%)于发病前1~2周有非特异性前驱感染症状。首发症状:痫性发作4例,精神行为异常3例。在整个病程中,出现痫样抽搐发作17例,出现锥体外系症状12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9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4例。17例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为阳性,13例(76.5%)血液抗NMDAR抗体阳性; 5例(29.4%)头颅MRI检查提示脑内非特异性改变; 17例脑电图检查均提示异常,其中3例(18%)存在癫痫样放电。患者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剂量0.4 g·kg-1·d-1)联合甲强龙及阿昔洛韦治疗。患者症状恢复,随访180 d未见复发和后遗症。 结论 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采用脑电图评估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免疫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评估左心房折叠手术对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患者围术期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行左心房折叠手术)和B组(不行左心房折叠手术),每组35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的临床数据,并比较NT-proBNP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71.92±14.17)min比(65.08±10.11)min]及主动脉阻断时间[(44.28±12.15)min比(36.71±9.68)min]显著多余B组,但呼吸机辅助时间[(14.16±5.41)h比(17.20±6.97)h]和ICU停留时间[(29.47±10.84)h比(36.02±12.9)h]显著少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T-proBNP显著增高,在术后1 d达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A组患者术后7 d的NT-proBNP仍高于B组,直到术后6个月,NT-proBNP下降至显著低于术前水平。两组患者NT-proBNP在术前及术后1、3、7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6个月,A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左心房折叠手术有益于二尖瓣置换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呼吸机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并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远期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斧头状”随意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面部圆形或椭圆形缺损周围正常皮肤的弹性力学和几何学原理,设计“斧头状”皮瓣,修复缺损直径最大4.5cm。结果全部“斧头状”皮瓣成活良好,均I期愈合;切口瘢痕不明显,无器官扭转和移位,患者对远期效果满意。结论“斧头状”皮瓣具有设计简便、操作简单、血运可靠及旋转后张力分布均匀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细胞凋亡是心力衰竭时心脏重构的重要方面,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能够减轻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凋亡发生机制复杂,目前没有统一定论。现将心力衰竭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当归多糖通过p38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宫颈癌Hela组细胞正常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细胞用含有10μmol/L顺铂的培养基培养,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分别用含有100、200、400 mg/L当归多糖的培养基培养,SB203580组细胞用含有10μmol/L SB203580的培养基培养,当归多糖高剂量+SB203580组用含有400 mg/L当归多糖和10μmol/L SB203580的培养基培养;通过MTT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p38、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归多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能力,降低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目,下调p-p38、MMP-2和MMP-9蛋白表达;p38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处理后,能够增强当归多糖对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及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当归多糖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通过调节p38信号通路的活性进一步调节MMP-2和MMP-9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的一般手术室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全面系统的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舒适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心理状态处于正常状态的比率明显提高,而处于焦虑、恐惧、悲观状态的比率则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术中和术后感觉舒适的比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确诊为肝癌且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89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情况,探讨术后感染发生率、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比、药敏结果,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89例患者中17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19.1%。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均较非感染患者高(P0.05)。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4株,占比58.5%;革兰氏阳性菌16株,占比39.0%;真菌1株,占比2.4%。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头孢唑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较敏感;革兰氏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较敏感。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的年龄、ALB、肝功能分级、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中损伤左右肝管、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糖尿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中损伤左右肝管、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肝癌肝切除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比较常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建议选择头孢唑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等敏感药物控制感染,有助于降低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年龄、ALB、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损伤左右肝管、糖尿病为肝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中药材祖师麻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为祖师麻人工栽培适宜区的选择及野生抚育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祖师麻23个采集地的生态因子信息,以土壤测试标准手册中的标准程序测定土壤因子信息,结合23个采集地93份祖师麻化学成分含量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成分与生态因子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度、年均降雨量、年均日照强度和年均温等生态因子以及土壤类型、有效铜、pH等土壤因子都是影响祖师麻化学成分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扣带束和钩束的白质微观结构改变,并探讨其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60例Fazekas评分为2~3级的LA患者及30例对照组。LA组分为伴有抑郁(n=33)和不伴有抑郁(n=27)2个亚组。所有被研究对象均进行抑郁评估、3.0T头部MRI常规检查及DTI检查。使用PANDA软件处理DTI数据,提取双侧扣带束和钩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数值。结果 LA组双侧钩束及扣带束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A伴抑郁亚组双侧扣带束和右侧钩束的FA值显著低于不伴抑郁亚组(P0.05);LA不伴抑郁亚组和对照组双侧扣带束、钩束之间的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程度与右侧钩束(r=-0.27,P=0.037)、扣带束(左侧r=-0.329,P=0.01;右侧r=-0.259,P=0.046)FA值呈负相关,与左侧钩束FA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钩束和扣带束白质微观结构变化与LA相关性抑郁存在关联性,但相关程度较弱(r0.4),提示LA相关性抑郁的发生存在多元化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