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复发性垂体瘤二次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年间12例复发性垂体瘤的手术,肿瘤大小(2.3cm×2.3cm)~(6.0cm×4.5cm),复发的肿瘤大多为经蝶术后。结果9例肿瘤获全切,3例次全切除。术后2例复发行第3次手术,其余未见复发。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复发原因多样,复发性垂体瘤应首选手术,全切率高。肿瘤的位置是术式选择的关键,不推荐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2.
金保哲 《医学信息》2006,19(3):90-93
三脑室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根据病变部位有适用于前部病变的经额叶皮质入路、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经终板入路,主要适用于中部病变的脉络丛下入路、经脉络裂入路和脉络裂下经中央帆入路,主要适用于后部病变的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幕下小脑上入路、经胼胝体后部入路及经侧脑室三角区入路。解剖和临床研究表明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达三脑室最近、术后并发症少,掌握该入路路径中扣带回、胼周动脉、胼胝体、穹隆、前连合等重要神经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知识,有利于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63.
岩斜区肿瘤因其位置深在且与颅神经、基底动脉及脑干关系密切,致手术难度很大。本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20例岩斜区肿瘤,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近4年来我院神经外科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26例鞍区肿瘤病例,其中,垂体腺瘤158例,颅咽管瘤89例,鞍区脑膜瘤79例。术前准备主要是进行糖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解剖脑底诸池,经鞍区的5个手术间隙切除肿瘤。术后处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结果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开颅,面神经额支的保留率达到92%,眶上神经的保留率达到96%,颞肌萎缩发生率为0%;全部肿瘤的全/次全切除率达到95%,垂体柄的保留率达到62%;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和电介质紊乱,发生率虽然高达61%,但是经过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处理,97%的病人在术后1个月内得到恢复。结论改良翼点入路对面神经额支、眶上神经和颞肌的损伤机会减少。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应用显微解剖技术,结合积极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的措施,可以提高鞍区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它的治疗终点应该是恢复至正常的窦性心律,但事实上由于受不同病理基础和诱因的影响,只有部分心律失常可达到此目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心律失常,虽经各种治疗也不  相似文献   
66.
脑疝     
脑疝(Hernia of brain)是在各种原因所致颅内压增高情况下,由于颅内压力的不平衡,部分脑组织可由压力较高处,经过解剖上的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位,压迫邻近脑组织或颅神经,特别是压迫脑干,造成直接损害,产生的一系列临床征象;脑疝形成后,尚可压迫血液循环等,造成功  相似文献   
67.
30例小儿轻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儿颅脑损伤病例不断增加,鉴于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使得小儿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较成人有所不同,值得临床工作者予以重视,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为此,我们对近期收治的30例小儿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3岁,其中3-7岁门例,8-13岁13例。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8例,其它7例。合并头皮挫裂伤8例,颅骨骨折5例,脑脊液漏3例。1。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昏迷,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昏迷时间5以内者16例;5-20分钟者8例;头…  相似文献   
68.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326例(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26例鞍区肿瘤病例,其中垂体腺瘤158例,颅咽管瘤89例,鞍区脑膜瘤79例。术前主要是进行糖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解剖脑底诸池,经鞍区的5个手术间隙切除肿瘤。术后处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结果面神经额支的保留率达到92.18%,眶上神经的保留率达到95.72%,无颞肌萎缩发生;肿瘤的全/次全切除率达到95.26%,垂体柄的保留率达到62.44%;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和电介质紊乱,发生率虽然高达61.42%,但是经过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处理,97.12%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得到恢复。结论改良翼点入路对面神经额支、眶上神经和颞肌的损伤机会减少。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应用显微解剖技术,结合积极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的措施,可以提高鞍区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提供颅颈交界区翔实的显微解剖学资料,以提高该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10例成人尸头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颅颈交界区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和拍照;在10例干性颅骨标本上,对颅颈交界区相关的骨性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和拍照。结果:颅颈交界区包括众多的肌肉、血管、神经结构,它们的关系复杂;椎动脉在该区行程曲折。结论:观察和测量的结果有助于术中重要结构的识别和保护。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与经蝶窦入路分期切除不同生长方式的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经颅与经蝶窦入路分期手术的15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方案,研究不同形态及生长方式的手术疗效.本组病例根据生长方式的不同分为:(1)单纯向上呈葫芦形生长经额下入路及经蝶窭人路手术者5例.(2)向鞍上及鞍旁生长经翼点入路及经蝶窦人路手术者7例.(3)向第三脑室及侧脑室内生长经侧脑室入路及经蝶窦入路手术者3例.二次手术间隔时间l~3个月,均采用显微外科.结果 其中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前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肿瘤的形态及生长方式、所累及的解剖腔隙和重要结构,选择合理的分期手术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