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总结舌咽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经验,探讨舌咽神经疼痛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全身麻醉,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首次12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12例患者术中发现血管压迫,责任血管为一根或多根;该12例患者中,10例责任血管接触神经根,但神经根无明显压痕;2例神经根出脑干部位有明显压痕.11例术中发现后组脑神经局部蛛网膜增厚并与神经粘连,其中8例舌咽神经走行正常,3例神经根移位、扭曲,蛛网膜粘连使其固定.有血管压迫的12例患者中,责任血管压迫神经根出脑干区5例,在神经中部4例,靠近颈静脉孔3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能有效治疗舌咽神经痛,血管压迫存在于舌咽神经颅内段全段,蛛网膜粘连使神经根固定,促进血管压迫形成,血管压迫舌咽神经多无明显压痕.  相似文献   
12.
步复迈联合微创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步复迈注射液 (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 )联合微创术治疗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步复迈 微创治疗 )和对照组 (微创治疗 )共 76例 ,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 ,治疗组于术后 3d另加用步复迈 2 5 0mLQdivgtt,连续 2 8d(2个疗程 )。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②治疗 4周后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步复迈联合微创术治疗重症出血性脑卒中较单用微创清除术 ,能明显提高有效率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背景:如何有效促进移植入脊髓损伤组织内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和迁移,是目前神经修复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造模7d,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于脊髓损伤处移植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7μL(1×109L-1),脊髓损伤对照组移植DMEM/F12培养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腹腔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U/kg,1次/d,连续注射7d,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细胞移植后8周取损伤脊髓组织。结果与结论:造模2周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BBB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损伤对照组(P〈0.05),造模4周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组BBB评分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大鼠损伤脊髓组织BrdU阳性细胞数量及迁移距离均大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0.05)。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损伤脊髓组织原位移植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与迁移,加速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4.
周国胜  张新中 《医学综述》2006,12(7):404-406
延髓左侧腹外侧喙端第Ⅸ、Ⅹ颅神经进入脑干区是一个重血压调节中枢,很多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病例中存在微血管压迫延髓左侧腹外侧喙端第Ⅸ、Ⅹ颅神经进入脑干区的现象。目前研究表明微血管压迫延髓左侧腹外侧喙端第Ⅸ、Ⅹ颅神经进入脑干区可能是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病因,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该区域的微血管减压术有可能成为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对48例巨大垂体腺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36例,近全切除8例,大部全切除4例,其中全切除患者垂体柄保留30例.术后发生尿崩症者31例,其中21例在1~2周内恢复正常,7例在3个月内恢复,3例尿崩症持续1年左右.结论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治疗巨大垂体瘤效果确切.术中垂体柄保留是降低术后尿崩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切除技术及并发症防治措施。对48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表明,合适的手术入路,熟悉鞍区各个手术间隙解剖是手术的关键。术前进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术后严密检测尿量和血电解质,积极治疗并发症,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期癌症长期存活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脂代谢变化,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接受长期随访的50例生存期在5 a以上儿童期癌症患者纳入研究(长期生存组),其初诊癌症年龄为0.6~13.7岁(中位年龄5.7岁),入组时已接受随访的时间2.9~28.6 a,随访中位年数12.4 a,入组年龄11.6~32.3岁,中位年龄13.2岁。其中男24例,女26例。随机选取同期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测量二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同时检测二组血脂、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口服糖耐量试验,比较二组超体质量或肥胖、高血脂、异常糖耐量(IGT)、糖尿病(DM)、高空腹血浆胰岛素(HI)发生率。结果二组超体质量/肥胖及BMI无统计学差异,长期生存组腰围/身高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49±0.07)vs(0.46±0.05)P<0.05],IGT、HI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长期生存组高密度脂蛋白较低、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较高[(1.2±0.3)vs(1.40±0.39),(4.8±0.7)vs(4.2±0.8),(5.1±0.8)vs(4.8±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期癌症长期存活者糖代谢异常伴随脂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必须予以重视,并及早给予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不影响术后恢复和便于二期手术的术中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额颞联合颅脑手术86例,其中额部骨瓣保留、颞侧去骨瓣减压54例(A组),额颞骨瓣去除32例(B组)。比较2组术后脱水剂使用时长和拆线时长。结果2组术后脱水剂使用时长和拆线时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额颞联合伤,术中内外充分减压后骨瓣复位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正常恢复,能够保持患者术后的面部正常形态,减少面部畸形给患者带来的心理问题,方便了二期手术(颅骨修补)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骨缺损面积,减少颅骨修补巨额耗材费用。  相似文献   
19.
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利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的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该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患者中经翼点入路手术39例,经额下入路11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6例。手术中充分利用4个间隙来完成肿瘤的切除。结果:全切除41例(占79.2%),大部切除10例(占17.9%),部分切除5例(占8.9%)。并发症的发生中,尿崩症41例(占73.2%),电解质紊乱以低钠血症多发占64.3%,但电解质紊乱经过治疗基本在2周内控制。结论:颅咽管瘤在显微技术下全部切除且并发症较轻微甚至无并发症已成为可能。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丰富的颅底解剖知识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肿瘤钙化明显,肿瘤包膜没切净及肿瘤有残余是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鞍区的显微解剖进行系统地研究,并对传统的翼点入路进行改进以避免既往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鞍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翼点入路操作简便,骨瓣复位以后不需固定且不会发生移位;面神经额支的保留率达到92%,眶上神经的保留率达到96%,颞肌萎缩发生率为0%;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326例,全部肿瘤的全切除率达到95%,垂体柄的保留率达到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