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由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将92例经电子胃镜明确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且Hp阳性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方案为前5 d给予雷贝拉唑10 mg和阿莫西林1000 mg,每日2次口服;后5 d给予雷贝拉唑10 mg、克拉霉素5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46例)方案为标准三联疗法(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口服10 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48%(43/46),对照组为73.91%(3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对成人Hp感染的根除率优于标准三联疗法,且耐受性及依从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1992年6月~1996年9月,我院共诊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7例,其中延误诊治9例,占5.4%。1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16~65岁。农药种类:对硫磷(1605)中毒3例,内吸磷(1059)l例,乐果3例,敌敌畏2例。中毒途径:消化道4例,皮肤及(或)呼吸道5例。中毒程度:轻、中、重各3例。误诊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各1例,急性胃肠炎2例、急性酒精中毒1例。中暑2例,病毒性脑炎1例,美尼尔综合征1例。误诊时间:3h~3d。2典型病例例1:男,36岁。本文作者。值急诊夜班于11时及晨3时抢救2倒重度1059农药中毒患者,4时感头昏乏力,自…  相似文献   
13.
重症急性血吸虫病(下称重急血)指在短期内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经过20天左右出现高热、肝脾肿大、神志淡漠、反应迟钝,重度贫血、消瘦及恶液质等严重毒血症症候群,或表现为某一系统疾病为主的症状与体征。由于粪便内一时未查到血吸虫卵或毛蚴,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笔者1983年6月~1991年10月遇到4例,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观察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的远期效果,我区于1986年9月至1989年1月对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后10年以上患者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陈立新  张承顺  徐娟 《安徽医学》2011,32(4):503-503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0岁,安徽省某监狱犯人。因上腹部疼痛5年,由狱警、狱医陪同来院就诊。5年前自行吞服冰棒棍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弯腰时加重、直立位时疼痛缓解甚至消失,病程中无呕血黑便,饮食正常。  相似文献   
18.
下消化道疾病引起便血在国内常以结肠炎症、息肉、肿瘤等为其病因.我院在近2年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的389例患者中,发现8例便血为血管畸形所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并胆囊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在性别、病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宽度、胆囊壁厚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67例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39例(23.35%)。不同性别间胆囊结石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而病程时间越长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越差,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rs=0.195,P〈0.05,P〈0.01);不同门静脉宽度(〈13mm和≥13mm)和不同胆囊壁厚度(≥4mm与〈4mm)的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肝硬化胆囊结石发生率与病程时间、门静脉宽度、胆囊壁厚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盛超  赵孝文  张承顺  丁浩  刘晓昌  韩玮  梅俏 《安徽医药》2015,19(11):2173-217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血浆蛋白C(protein C,PC)、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游离蛋白S(free protein S,fPS)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方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sTM、PC和fPS水平,进行临床关联分析,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sTM和f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8.89±1.14) μg· L-1vs (10.28±5.03)μg·L-1,(3.69±1.51) μg·L-1vs(1.67±0.39) μg·L-1,P均<0.01,PC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特征情况下,sTM水平在活动期显著高于缓解期(19.29±11.47)μg·L-1vs (5.60±1.06)μg·L-1,P=0.04);重度活动期患者sTM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活动期(24.33±13.10) μg·L-1vs(16.35±9.68)μg· L-1,(24.33±13.1) μg·L-1vs (16.78±9.71) μg·L-1,P均<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sTM和fPS水平增高,sTM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