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于晓黎  林桂梅  谢君  张怀  贾天柱 《中成药》2010,32(7):1166-1168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麸炒枳实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辛弗林,总黄酮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温度、时间、加麸量三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枳实麸炒工艺优选.结果:温度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间、加麸量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确定枳实麸炒最佳工艺为:温度180℃,时间60 s,加麸量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2.
孙建中  张怀  贾天柱  张希 《中成药》2010,32(8):1368-137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沙苑子中沙苑子苷A和鼠李柠檬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考察沙苑子及其炮制品中沙苑子苷A和鼠李柠檬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0~12min,20%~24%乙腈;12~40min,24%~70%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37nm。结果:沙苑子苷A及鼠李柠檬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98.98%;RSD分别为0.58%,1.28%(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同时测定了沙苑子中沙苑子苷A和鼠李柠檬素的含量,可用于沙苑子的质量控制;并且证明了盐炙沙苑子的炮制方法优于其他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患者化疗反应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转移性ESCC患者,给予顺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首次化疗前采集静脉血5 mL用于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法鉴别PARP1基因rs907187C/G、rs8679T/C和rs1136410T/C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研究各多态性与化疗反应率及总生存期(OS)的关联性。结果 rs907187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转移性ESCC化疗反应密切相关,变异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化疗有效率明显升高(CC 22.6%、CG 40.7%、GG 56.1%,χ2=11.116,P=0.004)。杂合基因型CG化疗反应率为CC基因型的2.337倍(95%CI:1.068~5.113,χ2=4.516,P=0.034);纯合变异基因型GG化疗反应率为CC基因型的4.326倍(95%CI:1.771~10.565,χ2=10.334,P=0.001);CG+GG基因型...  相似文献   
44.
丹参中丹酚酸B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目的对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比较两种大孔树脂的吸附能力和洗脱能力。方法以丹酚酸B为考察指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丹参药材在6倍量水时的最佳提取时间以及丹参提取液在两种大孔树脂吸附工艺中的最大吸附量和最佳洗脱条件。结果丹参水煮提取时间以40min时,丹酚酸B含量最大。AB-8型大孔树脂最大吸附量是16.8mg·g^-1,最佳洗脱浓度是50%的乙醇,最佳洗脱体积是4BV;1400型树脂的最大吸附量是17.2mg·g^-1,最佳洗脱浓度是60%的乙醇,最佳洗脱体积是5BV。结论利用大孔树脂精制丹参水溶性成分,在有效地保留丹酚酸B等有效成分的同时,可有效减少丹参提取物中非酚酸类及杂质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制剂载药量。为丹参水溶性成分新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应用确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一种新会陈皮陈化方式的判别方法。【方法】 以不同来源、不同陈化年份、不同处理方式等49批陈皮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陈皮高温加速陈化会发生Maillard 反应的特点,建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 QDa质谱检测器联用测定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方法;制定可以有效判别出高温加速陈化陈皮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限度;在此基础上,引入色差分析仪对陈皮外观色泽进行客观的数据量化,分析非高温加速样品的总色差值?E变化范围,制定可以有效判别出煮茶染色加速陈皮的?E值限度。【结果】 不同来源陈皮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自然陈化陈皮5-羟甲基糠醛含量均< 0.25 mg·g-1,高温加速陈化陈皮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均≥ 0.25 mg·g-1,而煮茶染色处理样品的含量也小于0.25 mg·g-1。结合总色度值?E 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陈化陈皮的?E 值均> 68,而煮茶染色加速陈皮的?E 值均 ≤ 68。【结论】 以双指标 5-羟甲基糠醛含量≥ 0.25 mg·g-1、?E ≤ 68可作为判定加速陈化陈皮的依据。该判定方法同时控制外观色泽及含量限度,可以准确、客观地对陈皮陈化方式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注意力机制U-net(Attention U-net)校正CT图像金属伪影的价值。方法 选取1支猪前蹄,将直径7.5 mm的金属麻花钻头自其蹄部前表面穿至踝部,采集不同角度原始CT图像。分别采用Attention U-net、传统普通阈值金属伪影校正(MAR)、图像增强后的传统普通阈值MAR、Cycle生成对抗网络(GAN)MAR及手动分割MAR校正原始CT图像中的金属伪影;记录校正后每幅图像的像素点CT值、空间非均匀度(SNU)及伪影指数(AI),评估Attention U-net校正金属伪影的价值。结果 以Attention U-net校正后,金属伪影对CT图像的影响降低,细节和轮廓恢复,猪前蹄结构数据得以保留,并减少了二次伪影。相比校正前,校正后图像的振幅及像素点CT值更稳定。校正前、后图像的SUN分别为165.0(133.6,198.1)和27.2(14.4,38.7),AI分别为137.5(99.4,164.6)和29.1(21.1,38.7)。结论 采用基于CNN的Attention U-net算法校正CT图像中的金属伪影可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MAR效率,有助于恢复原始CT图像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7.
聚焦光束在生物组织中传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模拟光子在生物组织类物质中的传输过程,分析漫反射光能分布和组织内部目标区域内光能分布特性。方法 采用蒙特卡洛数值模拟方法,在生物组织内设定目标区域,将光子分为一类和二类光子进行研究。模拟高斯聚焦光束入射并记录目标区域的光能密度分布以及漫反射光子的能量状态和平均散射次数。结果 在目标区域,被散射的一类光子数目随聚焦深度的增加衰减迅速。目标区域外被散射的二类光子的能量分布和平均散射次数基本恒定,与聚焦位置无关。在组织内部聚焦位置的能量密度分布与束腰半径和聚焦深度相关。结论 在散射作用下,一类光子和二类光子随聚焦深度具有不同的衰减特性。聚焦于目标区域的光能密度分布存在扩散现象,高斯光束的束腰越小的光束产生的扩散现象越严重,透射深度越浅。数值计算结果可为生物医学光学成像和光动力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主动轮廓模型具有强大的先验知识引入能力,非常适合解决复杂医学图像分割问题。本文介绍了两种主动轮廓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系,详细综述了模型的几个重要改进措施,包括曲线的表示方式、基于梯度的ACM、基于区域的ACM,以及结合先验形状的ACM,并讨论了医学图像分割中的主要应用实例,最后展望了模型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一、临床资料102例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依照全国高等院校统编的教材。本组病例年龄比较及梗塞部位分布见表1和表2。本组中发生原发性心脏骤停14例,死亡15例,其梗塞部分布见表3和表4。表1102例急性心肌梗塞各年龄组比较二、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由表1~2可知,102例中男75例占(73.53%),女27例占(26.47%),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男性平均52岁,女性平均6o岁。男女患病高峰均在41~65岁之间,故急梗发病与年龄有关。14例原发骤停患者平均年龄63岁。其中男10例占71.43%,女4例占2857%(见表3),男女原发骤停发生…  相似文献   
50.
国人股骨颈干角及扭转角的测量统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马丁氏方法,对西安地区成人干骨206副(男性122,女性84),进行了股骨最大长、颈干角和扭转角的测量,结果如下: 一、股骨最大长:男性股骨最大长平均值为43.68±2.02厘米;女性股骨最大长平均值为40.96±2.84厘米。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为:股骨的最大长左、右侧无显著差异,男、女股骨最大长差异显著。二、股骨颈干角:男性股骨颈干角平均值为128.46°±6.86°;女性平均值为130.52°±6.44°。经统计学显著性测验,结果为:股骨颈干角左、右侧之间无明显差异;男、女性之间差异显著。三、股骨扭转角:男性股骨扭转角平均值为11.95°±8.89°;女性之平均值为12.80°±9.07°。经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结果为:股骨扭转角左、右侧之间差异显著,而男、女性之间无显著差异。四、应用股骨长度分组,观察了股骨最大长变化与股骨颈干角和扭转角的关系,结果是:无论男、女性,其股骨最大长的变化,对颈干角和扭转角的变化无明显影响。此外,对股骨最大长、颈干角和扭转角的左、右侧差、性差以及后两者形成差别的生物力学原因,股骨最大长度与颈干角和扭转角的关系,以及扭转角之动荡范围等进行了人种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