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41例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室间隔缺损(VSD)直接缝合16例,补片修补10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均采用直视缝合法,同期行肺动脉瓣成形术5例,三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术2例,结果:1例急诊VSD修补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并发脑栓塞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5例,随访时间3-102个月,无1例死亡和心内膜炎复发,结论: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应强调对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治疗,以防止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E2F1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瘢痕,是创伤后过度愈合反应的结果,以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为特征,其形成机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基因失调是其中的关键.E2F基因是细胞周期G1向S期过渡的重要调控因子,在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和调节细胞增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以正常皮肤组织做对照,初步探讨E2F1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E2F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E2F1蛋白表达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增高,促进瘢痕组织中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高龄老人烧伤病例也越来越多,因此老年人的烧伤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我院从1996年1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65岁以上老年人烧伤95例,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的4.66%,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95例,其中男45例,女50例,年龄65~93岁,平均(76.8±7.20)岁。其中,65~74岁37例,占38.95%;75~84岁46例,占48.42%;85岁以上12例,占12.63%。烧伤原因:热液烫伤54例,占56.84%;火焰烧伤38例,占40%;热力(取暖器、热水袋)灼伤2例,占2.11%;放射性灼伤1例,占1.05%。在家…  相似文献   
24.
重症缺血性心肌病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对重症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1年至 1998年间共收治 44例重症缺血性心肌病病人 ,单纯左室射血分数 (LVEF)≤ 0 35 ,无室壁瘤和其他合并症。平均左室舒张末直径 (LVEDD)为 (6 1 0± 10 5 )mm。PET试验证明 ,缺血心肌部位仍有存活心肌。 35例应用左乳内动脉 (LIMA) ,均与前降支吻合 ;其余用大隐静脉 ,平均每例搭桥 2 5根。 1例术后第 4d死于室颤。 3例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平均随访 (4 2 5± 12 6 )个月 ,出院后 1周 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平均LVEF为 0 49± 0 11,较术前有显著提高 (P <0 0 5 )。平均LVEDD为 (5 6 5±7 3)mm ,较术前有所缩小。结论 CABG在重症缺血性心肌病中的疗效取决于存活心肌的多少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程度。PET心肌显像是目前临床上判断存活心肌的主要诊断方法。围术期处理注意控制高危因素 ,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尽可能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 ,停机困难者应尽早应用IABP ,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5.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自然进展以及睡移植血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病变,接受了CABG手术的冠病人会于若干年后重新发生心肌缺血的症状,因此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0CABG)已成为目前临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就目前Re-CABG的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瓣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法洛四联症 (TOF)术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时机和方法。 方法  5例 TOF患者行根治术后发生严重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选用液氮保存的同种带瓣肺动脉行肺动脉瓣置换术 (PVR) ,并同期分别行三尖瓣成形术 (TVP)、右心室流出道 (RVOT)成形术、VSD残余漏修补术或 RVOT疏通。 结果  1例术后早期因进行性右心功能衰竭死亡 ;余 4例均恢复良好 ,无严重心律失常 ;分别随访 3个月~ 4年 ,心功能为 ~ 级。 结论 早期 PVR能明显改善右心功能 ;采用同种带瓣肺动脉手术简便 ,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与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了提高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手术疗效 ,总结 15 0例体外循环或心脏不停跳下直视闭合成人动脉导管的临床经验。 方法 在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5 8例 ,心脏不停跳下手术 92例 ;经肺动脉直接缝合动脉导管开口 14 1例 ,补片修补 9例。围术期处理主要是防止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 结果  1例术中死于肺动脉壁损伤撕裂出血 ;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 1例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无 PDA残余分流。随访 116例 (77.9% ) ,随访时间 3个月~ 5年 ,无 1例死亡和导管再通 ,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结论体外循环或心脏不停跳下直视闭合成人动脉导管 ,尤其是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是相对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动脉导管内径大于 15 mm最好采用补片修补。  相似文献   
28.
32例Wheat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1996年至 2 0 0 2年间32例Wheat手术病人中男 2 5例 ,女 7例。平均年龄 ( 4 8 6± 8 9)岁。主动脉瓣病变主要是先天性二瓣化畸形 ( 19例 ,5 9% )。升主动脉内径 4 5~ 6 0mm ,平均 ( 5 2 2± 4 5 )mm。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结果 无手术和住院死亡。心功能均恢复至I~II级。平均随访 2 2个月 ,无死亡 ,无远期假性动脉瘤发生。结论 Wheat手术对需要主动脉瓣置换同时合并单纯升主动脉扩张的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9.
我们观察了逆行左室置管转流对正常心脏辅助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表明这种转流方式能明显减少左室容量负荷,减少左室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维持良好的平均动脉压。  相似文献   
30.
观察逆行左室插管转流对缺血心脏的辅助效应。结果显示能明显增加AoMP,提高AoDP,增加全心输出量,同时明显降低mLAP、LVEDP,表明这种转流方式能明显减少左室容量负荷,改善缺血后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