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脑脊液(CSF)中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广泛脑挫裂伤中的作用。方法 43例广泛脑挫裂伤患者(GCS≤8分),分别于伤后6h、12h、24h,3d、5d、7d等各时间点取CS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100B蛋白、IL-1β含量,并与10名健康成年人做对照,以3个月后GOS判断预后,结局以生存和死亡分类。结果 ①所有病例伤后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100B蛋白含量在伤后6h达高峰,IL-1β在伤后12h达高峰,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h后均逐渐下降,伤后第5天再次轻度升高。②死亡组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1),伤后第5天S100B蛋白、IL-1β含量也较高。③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进行相关性比较,二者在各时间点呈正相关(P〈0.05)。结论 广泛脑挫裂伤后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含量均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广泛脑挫裂伤后炎性病理反应,其水平值可作为脑挫裂伤判断伤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2.
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及狭窄矫形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治疗胆管残余结石及肝内胆管膜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T管逆行胆管造影及纤维胆道镜诊疗后判定为疑难胆管残余结石12例,共有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29颗,其中3例合并肝内胆管严重膜性狭窄5处,均采用钬激光碎石及膜性狭窄切开矫形术。结果 12例疑难胆管残余结石均于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并取净。5处肝内胆管膜性狭窄切开矫形成功。11例获得随访未见明显的症状及结石复发。结论 胆道镜下钬激光在液体环境中粉碎胆管结石及汽化切开胆管膜性狭窄的方法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3.
54.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CH)是放射学的一种概念,有的称为“Traumatische Spat Apoplexie”或者“Sprat Apoplexie”,就是:(1)外伤后首次CT扫描,脑血管造影,或MR等检查,正常或者只有轻微的脑挫裂伤,颅骨骨折,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2)首次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原发性血肿)血肿清除术后,数小时、数日、数周后反复的CT扫描,MR检查,或者手术探查或尸检证实,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又发现血肿者,统称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可发生于脑内、硬膜外、硬膜下、脑室内,或者呈多发性血肿、或者呈复合性血肿。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6例(增生过长组)异常子宫出血经病理检查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患者及34例(对照组)月经周期正常的育龄女性,超声检查测量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 PI )及收缩期与舒张期比值( S/D ).并对两组受检者的子宫内膜组织行病理检查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增生过长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的RI、PI及S/D的测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增殖早期测值.病理检查86例中检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77例;单纯性增生过长伴灶状复杂性增生过长6例;复杂性增生过长伴不典型增生3例.增生过长组患者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标本中(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39例,子宫切除术8例)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中螺旋动脉管壁增厚,呈过度增长状态,血管外径和管壁厚径与增生过长的程度成正比,均未见增殖早期子宫内膜,而对照组1例子宫全切标本中螺旋动脉细小、管壁平滑肌薄呈正常增殖早期变化.结论 螺旋动脉RI、PI及S/D值的持续增高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螺旋动脉的异常改变可能是难治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比传统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与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拟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选出34例实施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腹部无切口组。以1∶2的配对方式选择同期内年龄、性别一致,体质指数(BMI)相近的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腹腔镜手术方案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附加镇痛处理情况、肠管切除长度、近远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p TNM分期。结果腹部无切口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腹部无切口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清醒时疼痛评分、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肠管切除长度、远近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p 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无切口组随访5~8个月,平均6个月;对照组随访6~9个月,平均7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排气时间,肿瘤根治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脑脊液(CSF)中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广泛脑挫裂伤中的作用.方法43例广泛脑挫裂伤患者(GCS≤8分),分别于伤后6 h、12 h、24 h、3 d、5 d、7 d等各时间点取CS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100B蛋白、IL-1β含量,并与10名健康成年人做对照,以3个月后GOS判断预后,结局以生存和死亡分类.结果①所有病例伤后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100B蛋白含量在伤后6 h达高峰,IL-1β在伤后12 h达高峰,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后均逐渐下降,伤后第5天再次轻度升高.②死亡组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1),伤后第5天S100B蛋白、IL-1β含量也较高.③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进行相关性比较,二者在各时间点呈正相关(P<0.05).结论广泛脑挫裂伤后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含量均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广泛脑挫裂伤后炎性病理反应,其水平值可作为脑挫裂伤判断伤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晚期肝外胆管癌及壶腹癌采用^125Ⅰ粒子置入治疗的方法和价值。方法12例经B超、CT、磁共振检查确诊或拟诊为肝外胆管癌及壶腹癌的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检查,并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确定恶性肿瘤的病变长度,行病变段胆管扩张后置入金属支架,引流胆汁。于支架置入7-14d后采用相应的自制粒子载体将^125Ⅰ粒子置入,行腔内持续近距离放射治疗。术后随访6-32个月,进行B超及内镜复查。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操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超声及内镜结果与术前无明显变化,12例均存活,2例已存活32个月。结论内镜下肝外胆管癌及壶腹癌^125Ⅰ粒子腔内持续照射,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VEGF、内皮抑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6例胆囊癌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分析外周血VEGF、内皮抑素水平与胆囊癌可切除性、病理分级、淋巴结、远处转移及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298.5±80.7)、(142.9±64.3) pg/mL,内皮抑素水平分别为(89.9 ±19.6)、(35.0±9.7) ng/mL,观察组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EGF水平与肿瘤是否可切除、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有关(P均<0.05);内皮抑素水平与是否可切除、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结论 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升高.检测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有助于胆囊癌的病情评估、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ottinghamhealthpoofite,NHP)对89例CT、MRI诊断颅内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的损坏程度与颅内肿瘤的大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颅内肿瘤的体积>25ml比≤25ml者生存质量差,颅内肿瘤位于右侧半球的患者比位于左侧半球的患者生存质量要差,肿瘤位于幕下者比幕上者生存质量更差,恶性程度高的颅内肿瘤患者显示了较差的生存质量。结论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进行估计评价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医学因素,还应考虑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恶性程度对术前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