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去污渍溶剂正己烷具有高脂溶性和高挥发性,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有蓄积毒性作用,近年来职业正己烷中毒事故屡有报道[1~3]。昆山市某电子企业是一家台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周边绝缘材料,2004年9月发生多人慢性正己烷职业中毒,主要是包装车间无有效通风排毒设施所致[4]。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根据企业要求,对其进行指导并实施了改造。2006年3月份完成车间通风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并对通风系统的排毒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昆山市某电子企业包装车间为本次整改和效果评价的对象。1.2方法分析已往事故的成因,提出新通…  相似文献   
32.
<正> 旅客列车餐具消毒是否合格是评价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旅客的身体健康,还是衡量卫生监督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于1998~2000年对大同分局管内旅客列车的餐具进行了消毒效果的监测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3.
通过SoildWorks软件构建血液流场和8种不同结构裸支架(支架形状和通透率不同)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借助于有限元软件ANSYS 11.0对不同结构内支架分别置入血管后进行仿真研究.一定通透率范围内,对于半圆形截面支架模型血液从半圆面流向平面时的流阻大于反向流过时的流阻;通透率大到一定值时,结果相反.无论是网格状支架模型还是正弦状支架模型,血液从支架正反两个方向流过时的流阻大小随通透率的增加而减小;相同通透率下,血液从相同方向流过支架时,网格状支架模型的流阻比正弦状支架模型的大一些,大概在1.5倍左右.结果提示,血液从不同方向流过半圆形支架丝时的流阻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支架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成骨效果。方法以24只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只。分别为CCHA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按照标准骨缺损动物模型实验。术后2周、4周、6周、8周对动物进行精神状况、伤口和影像学(X线)观察。每次处死2只动物并取材,以组织学方法对成骨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按照Lane-Sandhu评分法评价效果后采用SSP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成骨效果比较表明CCHA组>自体骨组>空白对照组;炎症反应表明CCHA组<自体骨组=空白对照组。两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HA的成骨效果好、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轻,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BSCC)的内镜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发现并行ESD治疗的早期EBSCC患者32例(EBSCC组),纳入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普通典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ESCC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内镜特征、治疗结果及生存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P=0.746)、性别(P=0.506)、肿瘤大小(P=0.423)和肿瘤浸润深度(P=0.9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肿瘤均好发于食管中段,内镜下分型以0-Ⅱb型为主,所有病灶表面黏膜均粗糙和/或糜烂,放大内镜观察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以B1型为主,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BSCC组较ESCC组病灶表面白斑出现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5%和26.04%,χ2=9.88,P=0.002)。碘液染色:EBSCC组有17例(53.12%)为不染或淡染,15例(46.88%)有斑驳状不染改变...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不同血清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抗原瓜氨酸化蛋白(RACP)的水平,比较RA-CP 与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在RA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3 例RA 患者、71 例其他风湿病患者、105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RA-CP,抗CCP 抗体和RF 的水平。根据抗CCP 抗体和RF 测定结果将RA 患者分为4 种血清类型:抗CCP 抗体阳性/RF 阳性的RA、抗CCP 抗体阳性/RF 阴性的RA、抗CCP 抗体阴性/RF 阳性的RA、抗CCP 抗体阴性/RF 阴性的RA,分析各种血清类型RA 患者血清中RA-CP 的水平。结果 RA 组的血清中RA-CP 浓度水平中位数为4.51(1.80~7.49)单位,高于其他疾病组的0.53(0.40~0.76)单位和健康对照组的0.52(0.35~0.69)单位。RA-CP,抗CCP 抗体和RF 对RA 的敏感度分别为77.7%,65.0% 和69.9%,RA-CP 对RA 的敏感度高于抗CCP 抗体和RF(P < 0.05);特异度分别为95.5%,97.2% 和89.2%。在4 种血清型的RA 中RA-CP 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57/57),40.0%(4/10),100.0%(15/15)和19.0%(4/21)。在抗CCP 抗体阴性的RA 中RA-CP 的检出率为52.8%(19/36)。结论 血清中RA-CP 对RA 的诊断比抗CCP 抗体和RF 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因此RA-CP 可作为RA 临床诊断的新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便携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体系,为下一步研制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偶联磁珠和抗体,利用酰胺键结合方式偶联吖啶酯和标记抗体。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所需的吖啶酯标记检测抗体及磁珠偶联包被抗体的方法、缓冲液配方、封闭液配方等条件。最后将建立的检测体系与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参照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的检测体系与商品化ELISA参照试剂盒阳性符合率为99.20%,阴性符合率为98.91%,总符合率为99.10%,Kappa值为0.982,最低检出限0.66 pg/mL。结论 建立的便携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体系与ELISA参照试剂盒相比具有类似的检测能力,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跟骨截骨配合距舟关节融合治疗Muller-Weiss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Muller-Weiss病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行距舟关节融合治疗,观察组行跟骨截骨配合距舟关节融合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评分法(AOFAS)评估2组术前、术后足踝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术前、术后疼痛程度。比较2组足部解剖参数[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MA)、跟骨倾斜角(PA)、后足力线角(HAA)]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6、12个月观察组AOFAS评分、MA、PA、HAA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足踝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68%比75.00%,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截骨配合距舟关节融合治疗Muller-Weiss病有助于矫正足踝畸形,改善足踝功能。  相似文献   
39.
应用PCR方法,从分泌鼠抗人膀胱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扩增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经DNA接头连接后与噬菌粒pCANTAB5重组,转化大肠杆菌后,通过亲和筛选、再转染、克隆及鉴定,以此获得抗人膀胱癌噬菌体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40.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美容外科伤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与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0年12月共6名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激光整形美容中心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接受美容整形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面部除皱2例,双颞部凹陷自体脂肪充填2例,自体脂肪隆胸1例,乳房提升术1例。术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液20~60 ml,通过离心技术收集富血小板成分的血浆,在一侧术区外用,对侧不做其他特殊处理。结果随访时间1~2年,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一侧,创面愈合质量有显著提升,瘢痕减少。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能显著提高美容整形手术的愈合能力及自体脂肪移植的成活率,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