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乳管内视镜检查1 337例乳头溢液患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回顾分析1998年10月~2005年8月1337例乳管内视镜检查(fiberoptic ductoscopy,FDS)临床病理资料,其中478例经手术得到病理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导管内病变在乳管镜下各有特征,但图象特征有重叠区域,易导致误诊;乳管内视镜对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和乳腺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5%、88%和93·6%。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乳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还须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提高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2.
X射线摄影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X线摄影(MG)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以及补充诊断方法.方法:对529例首诊并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MG重新阅片,确认MG阴性乳腺癌99例,MG阳性乳腺癌430例,行临床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MG阴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18.7%(99/529),与MG阳性组相比,MG阴性乳腺癌中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34.3%(34/99)vs 12.3%(53/430),P=0.000 1]、肿块较小[(T≤1 cm)和(1 cm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微浸润癌(DCIS—MI)的病理及生物学指标表达差异,探讨DCIS发展为浸润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理或生物学特性改变。方法回顾分析40例DCIS和30例DCIS-MI,采用Pearsonx。检验比较两者导管内癌成分的病理学指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P53及Ki67生物学指标的差异。结果DCIS的病理分型中,粉刺型和非粉刺型的病例分别占25.0%(10/40)和75.0%(30/40),而DCIS。MI的导管内癌成分中粉刺型和非粉刺型分别占63.3%(19/30)和36.7%(11/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38,P=0.001);DCIS—MI的导管内癌成分中高级别的核分级和伴坏死的比例明显高于DCIS(x2=9.52,P=0.009,x2=8.57,P=0.003)。DCIS与DCIS—MI两组间ER、PR、HER-2和P5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DCIS—MI中Ki67增殖指数高表达(〉20%)比例明显高于DCIS(40.0%比17.5%;Z=-2.35,P=0.019)。结论Ki67增殖指数对评价DCIS发生浸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4.
乳管镜临床应用800例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评价乳管镜对乳头溢液诊断的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0月~2003年7月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80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病理证实,乳管镜对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2%(202/219)、86.7%(13/15)和95.2%(40/42).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2.0%(266/289). 结论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的病理符合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纤维瘤病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巨检肿瘤呈结节状,边界欠清,质韧,切面实性,灰白色。镜检肿瘤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呈束状、条带状交错排列,向周围乳腺组织指突样扩展,并浸润到脂肪组织。局部有淋巴细胞浸润,以边缘区多见。瘤细胞vimentin和SMA阳性,Actin和desmin少数细胞阳性,ER、PR、AE1/AE3、EMA、CK5/6、CD34和S-100蛋白均阴性。Ki-67阳性细胞<5%。结论:乳腺纤维瘤病为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共同组成,临床、钼靶和B超检查很难与癌区别,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诊断,形态上应注意与梭形细胞癌、肌上皮癌、肌纤维母细胞瘤、纤维肉瘤、结节性筋膜炎和乳腺反应性梭形细胞结节等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MTAP的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生能力,Transwell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MCF-7细胞中MTA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l(MMPl)的表达.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TAP-siRNA实验组.结果 RNA干扰技术下调MCF-7细胞中MTAP表达后,促进了MCF-7细胞的增生,CCK-8检测显示,MATP-siRNA实验组450 nm吸光度在24 h、48 h、72 h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12.3±11.9)%、(144.4±8.4)%、(169.3±9.4)%.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MTAP-siRNA实验组在570 nm吸光度值分别为0.49±0.06、0.45 ±0.07、0.87±0.07.细胞迁移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MTAP-siRNA实验组在570 nm吸光度值分别为0.46 ±0.06、0.49 ±0.08、0.75±0.07.在下调MCF-7细胞中MTAP的表达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MMP1的表达上调.结论 MTAP表达下调可以增强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并可能与MMP1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FDS)及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病理性乳头溢液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4例行FDS及TCT检查的病理性乳头溢液病例资料,并将检查资料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组434倒病例的FDS检查结果分析,其中溢液性质、末梢乳管出血情况、乳管情况的差异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1例乳管内肿瘤占位病例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的位置(Ⅲ级或以上乳管)和肿瘤形状是评价乳管内肿瘤良恶性性质的主要指标.综合上述FDS图像特征的指标分析,FDS诊断乳头溢液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75.0%;TCT诊断的敏感性为58.6%,特异性为98.9%;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73.9%;FDS联合TCT检查的ROC曲线下的AUC面积为0.801,优于单独TCT或FDS检查.结论:FDS联合TCT检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乳头溢液中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乳腺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93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FNAC检查,按照FNAC诊断标准进行分级诊断;并将其中267例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FNAC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FNAC分级诊断结果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1193例患者中,FNAC诊断:I级886例(74.3%);II级228例(19.1%);III级44例(3.6%);IV级35例(2.9%).乳腺FNAC阳性检出率(III级+ IV级)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显著相关性.FNAC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2.9%(79/85),特异性为100%(182/182);阳性似然比趋向无穷大,阴性似然比为0.07,Youden指数为0.93;假阴性率为7.0%(6/85),无一例假阳性.结论 乳腺FNAC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性高,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为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63例年轻(≤35岁)女性乳腺癌(年轻组)的临床病理资料、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及分子分型,并与同期诊断的94例老年(≥60岁)女性乳腺癌(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80.4%(131/163)。与老年组比较,其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更高、ER表达水平则更低;Luminal A型所占比例较老年组低,而三阴性型较老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间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病理分期、PR及P53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其组织学分级高,而ER表达水平低,三阴性型所占比例高,而Luminal A比例低,其恶性程度更高,临床医生需依据病理学指标进行预后风险评估和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NSM)加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术后美容效果。 方法本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SM或全乳切除术联合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接受NSM+假体重建术,36例接受全乳切除+假体重建术。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97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采用Harris乳房评价标准评价术后美容效果,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美容效果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 结果NSM+假体重建组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4%(11/45)比22.2%(8/36),χ2=0.055,P=0.815;2.2%(1/45)比2.8%(1/36),P=1.000]。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美容效果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的例数分别为14、7、9、6例,NSM+假体重建组分别为20、18、5、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6,P=0.104)。NSM+假体重建组的术后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4.4% (38/45),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为58.3% (21/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2,P=0.009)。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中,NSM+假体重建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附加关注3个部分评分均明显优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t=2.720、2.585、3.160,P=0.009、0.013、0.004);2组的感情状况及功能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6、1.258,P=0.694、0.212)。共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NSM+假体重建组有2例(1例乳头、乳晕部位复发,1例为患侧腋窝淋巴结复发),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1例出现局部复发和纵隔淋巴结转移。2组患者DFS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8, P=0.528)。2组5年OS率均为100%。 结论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术比较,NSM+假体重建术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的美容效果优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NSM+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术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