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婴幼儿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如何使婴幼儿早期智力潜能开发社会化,分析社区干预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推广全脑开发技术;制定干预措施并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干预组抽取8-16个月小儿247例,对照组抽取8-18个月小儿100例,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测验两组小儿的精神发高效能 指数(MDI)。结果:自1999年3月-2000年5月从新生儿开始接受干预人数达5275人,社区覆盖率达100%。抽样调查结果,干预组MDI均值比对照组高13.02,系统干预组小儿的MDI高于不系统干预者。结论:婴幼儿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可提高儿童整体的智力水平,坚持全脑开发、建立干预措施及网络并由母亲亲自训练孩子是成功的关键。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玩具的选择影响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行微创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超声评估胆囊收缩功能,观察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术后8周时,80.95%(17/21)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其中71.43%(15/21)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到良好.结论 微创保胆取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2005年间26例肠外瘘的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26例中治愈23例,非确定性手术18例,确定性手术5例。死亡3例。结论:肠外瘘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的应用,69.2%能在非确定性手术治疗下治愈。确定性手术时机的选择主要决定于腹腔感染的控制与营养状态的改善,多选择于瘘发生3mon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导致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负性变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病例16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可能导致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负性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 =0.021)、病程(P =0.034)、治疗组(P=0.008)、疝分类(P=0.035)、围术期并发症(P =0.048)、术后住院天数(P=0.000)、术前合并症(P=0.001)与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负性变异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负性变异的危险因素为围术期并发症(OR=15.291,P=0.010)和术前合并症(OR=5.320,P=0.010).结论 术前合并症、围术期并发症是导致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负性变异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专业营养干预法对高龄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开封市中心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9例高龄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临床医师、护士、药师、营养师组成的专业营养干预小组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实施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对照组由临床医师独立制定营养治疗方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体质量指数变化,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胃肠生活质量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干预组体质量指数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以及G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临床医师、护士、药师、营养师组成的专业营养干预小组对高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胃肠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微创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60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行微创保胆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FTS理念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而对照组行常规的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输液时间、住院费用、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胆囊功能恢复时间、恢复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输液时间、住院治疗总费用均有减少;术后CRP升高程度降低及升高的持续时间缩短、胆囊功能恢复时间短、胆囊功能恢复程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过程中,遵循FTS理念,强化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应激反应,能更好地促进胆囊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加速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阶段处理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例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术后早期阶段处理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3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加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阶段处理,能够提高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合并高血糖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合并高血糖急腹症行急诊手术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肺部感染8例(14.3%),腹壁切口感染6例(10.7%),泌尿系感染4例(7.1%),腹腔感染2例(3.6%),肠瘘1例(1.8%),腹壁切口裂开1例(1.8%)。临床治愈52例(92.9%),死亡4例(7.1%)。结论:对合并高血糖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患者:杨××,男,30岁,婚后爱人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两次,分别在孕2个月和孕3个月左右。 夫妇表型正常,非近亲结婚。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智力正常,精液检查、夫妻双方A、B、O、Rh血型检查未见异常。 夫妇双方取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制片,G显带,各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经镜下和显微摄影分析,其妻染色体核型正常为:46,XX,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t(3;20)(3qter→3p11::20q21→20qter;20pter→20q21::30p11→3pter),系染色体平衡易位。经湖南医科大学国家细胞学培训中心鉴定为国内首报核型。家系中其他成员拒绝行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4年3月~1999年2月共收治肠外瘘21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55.3岁;高位肠瘘8例,低位小肠瘘8例,结肠瘘5例;管状瘘18例,唇状瘘3例;高流量瘘12例,低流量瘘9例;发生于腹部手术后者16例,腹部外伤者3例,溃疡性穿孔者1例,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