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核基质结合蛋白1(SAT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SATB1在PDAC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PDA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SATB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 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6对配对冷冻保存的新鲜PDAC组织、癌旁组织中SATB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ATB1在13例PDAC中呈高表达,癌旁组织有5例高表达(26.5%比10.2%).SATB1的表达与PDAC分化程度(x2=4.131,P<0.05)、淋巴结转移(x2 =5.000,P<0.05)、T分期(x2=14.348,P<0.05)和TNM分期(x2=6.69,P<0.05)相关.阳性表达SATB1的PDAC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53 d,阴性表达SATB1者为508 d.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TB1在PDAC患者中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2.432,P<0.0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P>0.05).结论 SATB1在PDAC中表达呈上调状态,与PDAC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2.
乘数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乘数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暗娼人群、静脉吸毒人群、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中的运用。方法 运用乘数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估计。结果 乘数法对绵阳市市区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和乐山市市区静脉吸毒人群的估计分别为5080人和1703人,未能对成都市市区同性恋人群基数做出较好估计。结论 运用乘数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估计实施简易,结果可信,但需注意乘数法的适用人群和实施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饲料中的乳糖添加量、束缚时间和造模持续时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模型的影响,筛选一种较为理想的IBS-D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A组(30%乳糖+束缚1 h)、模型B组(30%乳糖+束缚1.5 h)、模型C组(45%乳糖+束缚0.5 h)、模型D组(45%乳糖+束缚1 h),以造模第7、10、14天腹壁回缩反射时的疼痛阈值评价其内脏敏感性,以腹泻指数评价其腹泻程度,同时以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餐后1 h空肠平滑肌运动波,分析计算运动波振幅和频率,评价其胃肠动力。结果各组模型大鼠容量阈值在第7、10、14天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腹泻指数在第7、10、14天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模型D组发生较显著的平滑肌运动节律异常。结论在当饲料中乳糖比例在30%以上,束缚时间在1 h以上时,造模动物在7~14 d发生典型IBS-D的胃肠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状态。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慢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个体化阶梯性治疗的疗效。方法:慢性胰腺炎患者187例,根据不同类型给予相应的中西医结合个体化阶梯性治疗,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评价疗效。结果:187例中1例在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MODS,经治疗痊愈。全组阶梯性治疗方法有效缓解疼痛93.88%~100%,显著缓解疼痛51.01%~71.42%。结论:根据不同临床分型,给予中西医结合个体化阶梯性方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不同发病阶段慢性胰腺炎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验证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血管介入机器人主要包括机械推进系统和图像导航系统两部分,采用主辅结构.外科医生处于主站点位置,发送控制指令到处于辅位置的机器人,机器人将指令转化为导管动作.在玻璃模型预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外科医牛通过远程控制血管介入机器人,将导管插入到预定的目标,最后评测导管定位误差及手术时间.结果 玻璃检测血管模型预实验中,在机器人的操纵下,造影导管可以进入一个任意分支血管模型,导管定位误差<1 mm.在10只成年犬上成功进行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犬的肾动脉与椎动脉造影均顺利进行,无手术并发症,实验平均用时35 min,医生未暴露在射线下.结论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安全和可行的,可实现导管的医生远程操作,基本上满足血管造影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方法选择性2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ERCP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后,在11~12点位将乳头切开1.0~2.0 cm,<1.0 cm的结石用取石网或球囊取出;>1.0 cm的结石用碎石器粉碎后取出.ERCP术后3~7 d行LC. 结果 ERCP成功25例,其中胆囊管低汇流2例,乳头炎性狭窄6例.发现胆总管下段癌1例,1例EST后取石网篮取石嵌顿不能拖出,余23例经EST一次取石成功,并行LC手术成功.ERCP 2例失败,为十二指肠乳头严重水肿插管失败.ERCP EST术后轻型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4例,对症治愈. 结论内镜ERCP与LC的联合应用对进一步明确胆石症诊断、选择手术方式、预防LC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救治水平。1资料与方法1.1资料36例DKA合并AP患者,年龄11~52岁,平均42岁,男22例,女14例,体重指数21~31kg/m2。发病前4例有饮酒、暴食史,3例有  相似文献   
28.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趋于年轻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的80%。外科治疗是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方案。但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其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我们于2002年6月-2005年8月,应用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治疗了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联合化疗对比,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胫骨多段骨折是下肢损伤的常见病例,也是危及患者生命和截肢的主要原因。胫骨骨折后由于面临小腿局部血运差,软组织缺损所致的骨外露,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所以治疗的关键是找到能够使小腿软组织在得到保护修复的条件下胫骨全长得到相对解剖复位,牢固可靠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44例,CSⅡ组)和多次注射胰岛素组(48例,MSⅡ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稳态时间,所需胰岛素剂量,感染控制时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酮体发生率和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上述观察指标的所有结果CSⅡ组患者显著低于MSⅡ组(P〈0.05或P〈0,01)。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索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疗效可靠,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