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98篇
综合类   378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58篇
  3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肠造口在肠道良恶性疾病治疗和创伤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规范化实施是减少造口并发症、提高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外科医师首先要建立肠造口是肠道与皮肤吻合口的概念,术前应由外科医师、造口治疗师、病人及家属共同选择造口部位。应采取个体化危险因素评估以决定是否行预防性造口。规范化操作包括:合理选择造口部位、腹部切口大小、腹壁通道宽度以及造口外置高度,良好缝合造口肠管与腹壁各层组织等。造口旁疝是最常见的造口远期并发症。女性、肥胖、糖尿病等是造口旁疝常见的危险因素,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腹膜外造口和预防性补片置入能降低造口旁疝发生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急诊收治的3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软通道微创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好转、无效及总有效率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术治疗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神经功能损伤小等优势,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在屈曲位时利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12~ 18个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法评估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测量并分析比较手术前后的Cobb角.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脱位完全纠正;术后Cobb角由术前平均21°恢复至4°;15例神经功能有1~3级恢复.结论 利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在屈曲位时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复位方法简易.  相似文献   
54.
目的:查找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探讨如何减少退药现象。方法收集医院门诊药房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退药371起,统计和分析退药科室、所退药品的类别和退药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结果退药处方率为0.22%,患者自己要求退药占最大比例,检查取消占第2位。对造成80%责任的前6项因素实施干预,常态化后退药事件大大减少。结论医院发生的退药事件有一定的地域特点,通过提高患者用药的服务水平,与临床加强沟通,加强培训和退药事件的干预等措施可减少退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于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首发,随后逐渐蔓延至全国,扩散至全球多个国家。现已证实新冠肺炎的致病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30日,WHO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防止院内感染是目前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麻醉科室承当了全院的手术室内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麻醉重症监护病房(an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AICU)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急救气管插管、麻醉门诊等多个区域的工作,参与人员多、流动性大,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极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为此,河南省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麻醉科工作建议》,建议各医疗机构麻醉科室在从事麻醉各项诊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采用特制线锯纵割棘突,以自体髂骨作棘突间隔物,行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JOA评分、测量扁平率、CT及MRI复查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10~28个月随防,术后JOA评分及扁平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脊髓压迫解除,植骨全部融合,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充分,疗效确切,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郑民  张卫  郭震  李欣  叶伟 《华夏医学》2006,19(4):639-640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二尖瓣替换术或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替换术的患者40例,每组2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形式的超滤;试验组体外循环中行零平衡超滤,超滤量约60m l/kg,平均3417m l/例。分别在诱导后、体外循环(CPB)结束后2h、24h和48h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两组均无死亡,对照组二次体外循环1例;两组间TNF-α浓度在诱导后、CPB结束后48h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CPB结束后2h,试验组要低于对照组(P<0.05);CPB结束后24h,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循环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可降低患者血中TNF-α的浓度,能有效预防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8.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甘草入药的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初以甘肃、陕西所产为最优,唐宋时期扩展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移至内蒙,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大主产区。历代甘草的主要炮制方法为炙法,唐代之前未提及辅料,唐代出现蜜作为辅料的相关记载,宋代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炙的相关记载进一步增多,并延续至今,形成"炙甘草"的炮制规范。故建议包含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原方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按清炒法进行炮制;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59.
莪术、郁金、姜黄、片姜黄4种药材功效相近,基原有交叉,药材名与植物名又有所重叠,因此关系比较混乱。现从释名、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对以上4味药材进行本草考证,为含这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姜黄、郁金、莪术均从唐代开始入药,唐宋时期同时以原植物性状和药材颜色两种标准划分姜黄属药材,以致明末以前一直以Curcuma longa的根茎为郁金,C.wenyujin或C.aromatica的根茎夹杂老姜Zingiber officinale为药材姜黄,药材莪术主流基原则为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温郁金C.wenyujin的根茎。明清两代转用药材产地及性状来鉴别药材,又因战乱等因素导致交通不便,姜黄和郁金的基原及药用部位发生改变。药材郁金自清起基原转为蓬莪术C.phaeocaulis、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温郁金C.wenyujin和姜黄C.longa的块根。药材姜黄清代以后基原转为姜黄C.longa根茎。片姜黄或称片子姜黄,始载于《本草纲目》,基原为温郁金C.wenyujin等的根茎纵切片。药材郁金历代以川产为道地,清代扩大药源更改后逐步发展成川、广(桂)、温三大道地产区;姜黄主生江南,广南诸州及西番亦有,清代基原改变后,也以川产为佳;莪术在两广、江南、蜀川均有分布,历代温州为主流,后发展成著名的道地药材温莪术。经考证得知,民国以前本草郁金、姜黄两味药材未提及过需要蒸煮至透心,仅药材莪术需蒸熟使呈色黑而入血分。但解放后的著作及文献却明确指出3种姜黄属药材均需蒸煮,可能是为了便于干燥,以及经过高温蒸煮后不易蛀虫出发,然与古代有所出入。四味药材多生用,郁金、莪术可醋制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60.
升麻为临床常用药材,然历代所用品种复杂、屡有变迁,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考证,正本清源,为含有升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及著作,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升麻类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产地、品质、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系统梳理,考证结果表明古代药用升麻的来源主要为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次为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大三叶升麻C.heracleifolia Kom.及其他非正品植物,建议在开发升麻类药材经典名方时优先采用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为主要药用基原。然目前升麻野生资源较少,尚未实现人工栽培,需尽快开展升麻的人工驯化。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