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反复持续高热一年半的肝脓肿病例的监护,讨论持续高热肝脓肿患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问题。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治疗工作,协同医师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了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QAMS),利用UPLC同时测定麸炒泽泻中4种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同时与HPLC所用校正因子进行比较;并比较相对保留时间法和双标线性校正法在色谱峰定性上的差异。方法:以23-乙酰泽泻醇B为内参物,建立其与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的相对校正因子,比较在UPLC和HPLC上校正因子的差异。同时选择青蒿素为外参物,利用双标线性校正法预测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比较其与相对保留时间法的预测结果。结果:使用UPLC系统,一个样品的分析仅需要5 min。不同厂家、不同炒制温度下所制麸炒泽泻中化学成分差异较大。UPLC和HPLC的相对校正因子差异不大。相对保留时间法在UPLC上某些预测结果与真实值比较相差较大,而双标线性校正法无论是在HPLC还是在UPLC上,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预测值都较为准确。结论:受温度影响,泽泻中三萜类成分含量变化较大,泽泻炮制工艺亟待统一。一测多评的相对校正因子在不同的液相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色谱峰保留时间的预测,双标线性校正法优于相对保留时间法。 相似文献
83.
84.
住院药疹患者临床分析与药学监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分析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药疹的情况和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并对此提出药学监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 12 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收治确诊的药疹患者42例。结果药疹致敏药物主要构成为抗菌药物类(50.00%),解热镇痛类(19.05%),生物制品类(4.76%),抗痛风类(2.38%);药疹疹型主要构成为红斑疹型(69.05%),斑丘疹型(14.29%),猩红热样型荨麻疹、麻疹样型荨麻疹、多形红斑荨麻疹型(共占7.14%),固定型疹(4.76%)及重症药疹(4.76%)。结论抗菌药物类是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抗癫药是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对入院患者用药史要详细询问,及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对其个体化用药并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血清tPSA 4~10μg/L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分级与前列腺癌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200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穿刺标本组织学炎症的范围、位置及程度进行评估,探讨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分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结果:20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学诊断为BPH 169例(84.5%),前列腺癌31例(15.5%)。活检组织学炎症分级1、2、3级位置中前列腺癌阳性率分别为19.3%、25.8%、54.8%(P0.01),炎症范围中前列腺癌阳性率分别为77.4%、19.4%、3.2%(P0.01),炎症程度中前列腺癌阳性率分别为51.6%、29.0%、19.4%(P0.01);而组织学分级炎症位置、范围和程度中BPH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组织学炎症程度分级与前列腺癌无相关性(95%CI 0.796~4.193,OR=1.804,P=0.215),而炎症位置(95%CI 0.052~0.407,OR=0.113,P=0.001)及炎症范围(95%CI 0.068~0.819,OR=0.231,P=0.023)分级与前列腺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r=-2.078、-1.526)。同时运用炎症位置及范围联合预测模型区分前列腺癌和BPH的阳性、阴性预测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51.2%、90.3%、91.5%、50.8%。结论:前列腺组织炎症程度与前列腺癌无相关性;炎症位置及范围与前列腺癌呈负相关,进行前列腺炎症位置和范围的分级描述可以减少一定比例的重复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评估完全液体通气联合体外无泵膜肺氧合应用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重症肺损伤的动物模型效果。方法:本实验以小型实验猪为实验对象,建立肺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和联合应用完全液体通气与体外无泵膜肺氧合技术,通检测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指标。结果:完全液体通气组能改善供氧,降低肺组织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但在CO2排放方面能力有限;ECMO氧合作用明显低于CO2排除,而二者联合后动物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动力学与肺换气功能得以有效地改善。结论:完全液体通气与体外无泵膜肺氧合联合应用可使肺损伤动物模型呼吸动力学和肺功能得以有效地改善。 相似文献
88.
89.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260例,男138例,女122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8岁,平均46岁。病程1周以内者48例,1周~2个月者81例,3~5个月者60例,6~12个月者49例,1~3年者22例,平均病程118天。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小儿咳喘灵颗粒(金银花、麻黄、板蓝根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207、237 nm;柱温35℃。结果 (R,S)-告依春、绿原酸、甘草苷、甘草酸、苦杏仁苷分别在2.166 0~108.300 0、1.999 9~99.995 1、2.025 9~101.292 8、1.847 5~92.375 6、2.140 5~107.026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4%、98.29%、102.03%、100.69%、99.78%,RSD分别为0.97%、1.09%、1.64%、1.09%、1.8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咳喘灵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