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灭螺药物25%杀螺胺悬浮剂(SCN)、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药在实验室和现场的灭螺效果分析及应用成本,评价各种灭螺药物及复配药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将SCN、MNSC和草甘膦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μl/L(室内浸杀法)、2 ml/m~3(现场浸杀法)和2 ml/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同时将WPN粉剂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 mg/L(室内浸杀法)、2 g/m~3(现场浸杀法)和2 g/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设SCN、SCN复配草甘膦(1:1)、MNSC、MNSC复配草甘膦(1:1)、WPN复配草甘膦(1:1)5个实验组,设WPN为药物对照组,另设草甘膦对照组和清水对照组。室内浸杀实验中,每组分别投放钉螺30只;现场浸杀实验投放螺袋9袋,每袋30只钉螺。分别于施药后24、48和72 h从每个投放点各取3个螺袋,计算钉螺死亡率。室内喷洒实验中,每组投放钉螺100只,于施药后第1、3和7天计算钉螺死亡率;现场喷洒实验中,每组施药1个有螺沟渠小区(面积约为100 m~2),施药后第1、3、7天用棋盘式抽样法每组抽取10框钉螺,计算钉螺死亡率。结合灭螺药物及其复配药用药成本、灭螺人工费、除草人工费等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室内浸杀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6.7%(29/30)外,其余4个实验组浸杀24、48、72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喷洒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喷洒后第1天钉螺死亡率为91.0%(91/100),第3、7天钉螺死亡率均≥95%,其余4个实验组喷洒后第3、7天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浸杀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外(95%),其余4个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浸杀24、48、72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喷洒实验结果显示,MNSC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喷洒后第1、3、7天钉螺死亡率均为100%,高于药物对照组的91.8%(258/281)、95.4%(206/216)、94.5%(147/155)(P0.05),其他4个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灭螺中,使用单种灭螺药需先人工除草再使用原药灭螺,需投工两次,SCN、MNSC和WPN 3种原药每100 m~2灭螺的合计成本分别为101.00元、101.80元和103.90元;应用复配药灭螺,每100 m~(2 )SCN复配草甘膦、MNSC复配草甘膦和WPN复配草甘膦的合计成本分别为69.50元、70.30元和72.40元,均低于使用单种相应灭螺药原药的成本。结论灭螺药物SCN、MNSC和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物均能有效灭螺,但综合考虑灭螺的效果和应用成本,推荐在现场喷洒灭螺中应用剂量为2 g/m~2或2 ml/m~2的灭螺药物复配草甘膦药。  相似文献   
12.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人群筛查的费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人群查治病费用与效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索主、被动监测防治策略的合理配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历史文献复习法分析2003~2005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浙江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监测人群查治病费用与效果。结果2003~2005年,3省(区)血吸虫病主动监测查治病费用中,浙江省监测总费用及年平均费用最高,分别为679.82、226.61万元;广西区最低,分别为8.39、2.80万元。被动监测查治病费用中,浙江省监测总费用及年平均费用最高,分别为0.59、0.20万元;广西区最低,分别为0.18、0.06万元。每查治一病例的平均费用,主动监测中,广东省最高,为17.23万元;广西区最低,为8.39万元。被动监测中,广东省最高,为0.06万元;浙江省最低,为0.02万元。人均血检费用广西区最低,广东省最高。人均粪检费用广西区最低,浙江省最高。结论在不同区域内血吸虫病主、被动监测查治病策略的优化配置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进入以全面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为新目标、开展监测预警为主要干预措施的新时期.“十三五”时期,四川、江苏、云南、湖北等4个血吸虫病防治重点省份先后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或通过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技术评估,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流行程度进一步降低,《“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106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近况调查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浙江省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简称晚血患者)近况,开展诊治并为今后的病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选择有现症晚血患者分布的杭州、嘉兴、绍兴、金华和衢州等5市24个县(市、区)和其它流行县(市、区),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血吸虫病史等)、内科体检(腹水征、肝脾触诊)、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或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或ELISA任选其一)和尼龙绢袋集卵孵化结合沉渣涂片镜检法粪检、腹部超声(肝脾大小、有无腹水及肝纤维化分级)等对历史在册晚血患者和有血吸虫病史患者中的晚血患者进行筛查和确认,对确诊的晚血患者给予对症治疗。结果在7市32县(市、区)共确诊晚血患者1060例,主要分布在水网型流行区,以农民居多,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较差。1060例患者平均年龄(66.3±9.3)岁,以50~80岁年龄组最多,占89.3%。临床分型为巨脾型占71.3%(756/1060),腹水型占27.6%(292/1060),结肠增殖型占0.9%(10/1060),侏儒型占0.2%(2/1060)。自愿接受内科治疗救助共1023人,接受救治率为96.5%。对接受救助人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1%的患者曾接受过化疗,69.4%的患者曾出现过严重并发症,52.5%的患者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目前71.1%的患者有自觉症状。内科体检发现65.2%的患者肝肿大并伴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534例未切脾者中有63.5%的患者脾肿大。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率为15.7%(161/1023)。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结合涂片镜检法粪检均为阴性。38例直肠活检中有24例发现有变性血吸虫虫卵。对1023例晚血患者给予消除腹水、减轻门脉高压等对症治疗,经过3年救治,有74.3%的患者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救治效果良好。结论浙江省晚血患者病情仍重,50~80岁年龄组为重点,需长期规范救治并给予关怀。  相似文献   
15.
张剑锋  闻礼永 《疾病监测》2012,27(12):1015-1018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病,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并引起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本文就不同病因导致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为血吸虫病巩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固定或流动血吸虫病监测点,对历史有螺环境、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螺情调查;应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开展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员血吸虫感染调查。采用螺笼饲养法,观察输入性钉螺在秀洲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捕捉野外保虫宿主,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累计查螺面积540.14 hm2,查出有螺面积1.65 hm2,有螺环境以旱地为主,未检测到感染性钉螺,未监测到外来钉螺输入。3年内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共开展血吸虫病查病7 668人·次,未查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3例。现场钉螺生存、繁殖模拟实验显示,输入性钉螺可以产卵与繁殖;野外保虫宿主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结论 嘉兴市秀洲区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和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存在,应重点做好本地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与管理,以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钉螺分布抽样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浙江省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调查点,5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2框方法查螺,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设置假螺点考核查螺质量。 结果 在全省55县7106个村中抽取34县的100村为调查点,在21县的32村中查出有螺条块223个,1572框有螺,有螺面积73300m2。其中山丘型18县29村有螺,有螺面积72640m2,占总数的99.1%,与水网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3.04,P<0.01);1,2层有螺面积71680m2,占总数的97.8%,与 3层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3.71,P<0.01);沟和渠有螺面积占总数的62.6%,显著高于田环境(t=3.02,P<0.01)。解剖活螺7892只,均阴性。推算全省有螺面积理论值为1361940m2 。 结论 估算浙江省当前有螺面积1500000~2000000m2,主要分布在山丘地区近4年内有螺村,以沟渠为主,但未查到感染性钉螺。  相似文献   
18.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0年后人群病情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地区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04~2007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2004~2007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今后本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策略。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螺,复杂环境采用全面细查法,用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以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血清学方法结合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对居民、流动人群及家畜进行查病,阳性人、畜用吡喹酮治疗。建立血吸虫病防治年报表,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4年全省开展查螺累计1774个乡、17590个村,共投工61.19万工,查螺面积2.96亿m2,查出有螺面积403.18hm2,累计解剖钉螺35.21万只,未查获感染性钉螺。累计查病742346人,查出血清学阳性者12359人,阳性率1.67%。累计粪检11756人,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人113例,未查出本地粪检阳性病人。结论浙江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防治成果巩固,但残存钉螺面积居高不下,输人性血吸虫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实施以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尿量及肺损伤评分的影响.方法 3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 rhBNP治疗组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主的ICU综合治疗基础上持续 24 h静脉注射rhBNP 0.01 μg·kg~(-1)·h~(-1);对照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主的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尿量、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及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变化.结果 rhBNP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CVP无明显变化,PaO_2/FiO_2、尿量明显增加(P<0.05),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尿量并无增加,PaO_2/FiO_2、肺损伤评分降低(P<0.05),两组尿量、PaO_2/FiO_2、肺损伤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rhBNP能显著改善机械通气ARDS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有显著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