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实际工作中,饱和碘化钾极易被氧化而析出碘,因而易造成浪费,同时给工作带来一些麻烦.为延长饱和碘化钾溶液的保存时间,尝试于饱和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取得满意结果.1 试剂与方法1.1 试剂 饱和碘化钾溶液(配制同国标法,临用时现配);饱和碘化钾溶液分别各加入2滴,0.5ml、1.0ml、2.0ml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他试剂同国标法;以上试剂均冰箱4℃保存.1.2 方法 同GB/T5009.37—199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2 结果用加2滴、0.5ml、1.0ml、2.0ml饱和碳酸钠的饱和碘化钾溶液分别于第1d、3d、5d、7d、9d测同一份油脂中的过氧化值5次,同时用临用现配的饱和碘化钾溶液测其过氧化值作对照,5次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F_(处理)=0.598,F_(单位)=1.406,P>0.05). 相似文献
22.
20 0 3年9月3日,博兴县境内小清河南岸一扬水站发生一起严重的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5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现将中毒经过、原因、现场调查和处理措施等进行分析,以便对小清河沿线扬水站及其类似情况起到警示作用。1 中毒经过2 0 0 3年9月3日1 6 :5 0 ,博兴县湖滨镇柳白村村民准备从小清河南岸一座扬水站水渠中抽水。因水泵发生故障,1名村民下去维修,刚进入水渠口,即掉入水渠中昏迷。此后,先后又有3名村民下去,均昏倒在水渠中。第5名村民刚入渠口,也出现昏迷,被他人救出,于1 6 :5 8送博兴县人民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其他4人,被救上来时已经… 相似文献
23.
目的;综合评价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方法:对该区连续7年(1992-1999)开展的7次14轮强化免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7次14轮强化免疫,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零剂次”儿童的持续积累,人群免疫水平显著提高,阻断了脊灰野病毒株的传播,自1999年至今,已连续10年无脊灰病例发生,目前,“零剂次”儿童逐年减少,其分布趋势集中于<1岁组,其构成比分别是60.08%,89.98%,91.79%,93.96%,94.87%,但1-3岁年龄组仍有漏夏种现象。结论:由于1-3岁年龄组仍有漏复种现象,该区必须加强和提高<1岁组和1-3岁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4.
滨州市某高等学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情况,评价在大学生中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05年3~10月,随机整群抽取滨州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并在教育前后进行有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在50%以上的仅有4项,健康教育后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均在50%以上;健康教育后与健康教育前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5.
生活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气温、余氯含量对生活饮用水中细菌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03-2004年对滨州市东郊水厂和二水厂进行水质监测,每月采集水源水、出厂水、各供水网点末梢水各1次,测定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余氯.依据滨州市气象局提供的气温资料分别对气温与水源水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出厂水及末梢水中余氯含量与细菌总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东郊水厂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与月平均气温均呈正等级相关(细菌总数:rs=0.687,P<0.05;总大肠菌群:rs=0.747,P<0.01),二水厂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与月平均气温均呈正等级相关(细菌总数:rs=0.671,P<0.05;总大肠菌群:rs=0.726,P<0.01).出厂水与末梢水中余氯含量与细菌总数呈负等级相关(出厂水:rs=-0.555,P<0.05;末梢水:rs=-0.486,P<0.05).结论水源水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高,细菌总数随余氯含量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6.
滨州市二次供水系统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二次供水系统中蓄水池(箱)等蓄水设施对水质的影响情况,我们对本市1997~2000年自来水厂直接供水(末梢水)与二次供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与内容1.1 来源 对本市1997~2000年自来水厂出厂水、直接供水、二次供水的监测样品水质资料进行分析。1.2 内容 水样采集与检验方法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山东省滨州市2007年发现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及其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爆发调查、快速评价与主动监测、病例管理、病毒学和血清学监测、应急免疫干预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置,并对调查结果和应急处置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来自监测系统,临床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粪便标本检出Ⅰ型脊灰病毒,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鉴定为VDPV,曾接种过11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Vaccine,OPV),自身免疫功能基本正常。经调查,当地儿童OPV接种率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均处较高水平,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未分离到类似病毒,AFP病例监测系统灵敏有效,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对该病例连续采集粪便标本检测,未再发现VDPV。山东省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诊断为VDPV感染者。结论此次发现的VDPV发生在OPV高免疫覆盖率地区,但未发现形成VDPV循环的证据,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应进一步加强VDPV监测和产生原因及其传播链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焦虑、抑郁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见的负性情绪,也是使心血管疾病加重和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滨州市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阳性率影响因素,提高阳性率。方法2011—2012年,收集滨州市所辖各县区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1226份,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分析阳性率影响因素。结果总阳性率为52.12%(639/1226),发病2d内的标本阳性率较高,时间间隔越久阳性率越低;重症病例阳性率高于轻症病例;西南部县区阳性率高于东北部县区;12~次年1月份和5~7月份阳性率高于其余月份;各年龄组阳性率呈抛物线形。结论采集时间、病例类型、患者年龄、发病月份、地域分布与阳性率相关。 相似文献
30.